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高考虚词考点,高考虚词大全

tamoadmin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常考的120实词18虚词2.高考文言文的30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急~!!!3.高考必备18个文言虚词4.高中文言文18个常见的虚词5.文言文18虚词用法与举例6.伶官传序中的虚词有哪些一、 而 1、 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高考常考的120实词18虚词

2.高考文言文的30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急~!!!

3.高考必备18个文言虚词

4.高中文言文18个常见的虚词

5.文言文18虚词用法与举例

6.伶官传序中的虚词有哪些

高考虚词考点,高考虚词大全

一、 而

1、 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 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 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如:既而儿醒,大啼。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 何

1、 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 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 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4、 同“呵”,喝问。

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 乎

1、语气助词

(1) 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

如:欲安所归乎?

壮士,能复饮乎?

(2) 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 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如: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 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 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词尾。

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四、 乃

1、 副词

(1) 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才”等。

如:良乃入。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 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 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

如: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你”“你的”。

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用作副词,起帮助判断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

五、 其

1、 代词

(1)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她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第三人称,一般代人,可译为“他”“它”“她”(不加“的”)。

如:秦王恐其破璧。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 第一人称,用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 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 副词

(1) 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

如:其皆出于此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怎么”。

如:其孰能讥之乎?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 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恐怕”。

如:吾其反也。

(4) 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可”。

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连词

(1)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2) 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

4、 助词,作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如:霰雪纷其无垠兮。

六、 且

1、 连词

(1) 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且矫诏纷出。

(2) 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可译为“又”“并且”。

如:河水清且涟漪。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3) 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再说”。

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如:不出,火且尽。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七、 若

1、 代词

(1) 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如:更若役,复若赋。

若入前为寿。

(2) 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

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2、 连词

(1)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设”。

如:若止印三二本,则未为简易。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2) 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以“夫”“至”结合,放在一段或者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如: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4、 动词,“像”“好像”。

如:若水之归下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八、 所

1、 助词

(1)组成“所”字结构。后面必须跟动词,如不是动词则要活用为动词。相当于“……的”。是一个名词性结构。

如:置人所缯鱼腹中。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 组成“为……所……”表被动。

如: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3、 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1) 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如: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表凭借、手段、目的。译为“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4、 名词。译为“处所”“地方”。

如:某所,尔母立于兹。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九、 与

1、 介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

如:且与府吏要。

秦伯说,与郑人盟。

(2) 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跟……相比”。

如:吾与徐公孰美。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 连词,边接并列成分。

如:今秦之与齐犹齐之与鲁也。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入与非常也。

3、 语气助词,通假字,同“欤”。

如:王庶几无疾病矣与。

无乃尔是过也。

4、 动词,译为“给予、结交、参加、赞许、亲附”

如:蹇叔之子与师。

失其所与,不智。

与嬴而不助五国者。

十、 于

1、 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得复见将军于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 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 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1) 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关系,古今同义。

如: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秦王不怿。

(2) 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在这”“从这”。

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 词缀,嵌在动词之前,构成双音节词,不译。

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十一、为

1、 介词,读四声。

(1) 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 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为君翻作《琵琶行》

公为我献之。

(3) 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4) 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5) 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6) 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如:恐为操所破。

2、 助词。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以伐为?

3、动词,“成为”“变成”“治理”“作为”“当作”“以为”“认为”“是”等。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

十二、焉

1、 助词

(1) 语气助词。

A、 陈述语气,可不译。

如:于是余有叹焉。

B、 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C、 句末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如:盘盘焉。

2、 代词

(1) 人称代词,一般代物,作第三人称,可译为“它”。

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2)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

则将焉用彼相矣。

3、 兼词

(1) 用作“于此”“于是”。

如:青麻头伏焉。

风雨兴焉。

(2) 用作“于之”。

如:使皇武子辞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十三、因

1、介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如:因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

因击沛公于坐。

我欲因之梦吴越。

2、 连词

(1) 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如:相如因持璧却立。

府吏闻此便,因求假暂归。

(2)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如: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十四、也

语气助词

(1) 表示判断语气。

如: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 表示肯定语气。

如: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3) 表示疑问语气。

如:吾王庶几无疾病矣,何以能鼓乐也。

缚者何为者也?

(4) 表示感叹语气。

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能鼓乐也。

(5) 用在句未,表示反诘语气。

如:安求其能千里也?

(6) 表示祈使语气。

如:勿从俱死也!

(7)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十五、以

1、 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用(凭)什么身份“”按照“。等。

如:余船以次俱进。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2) 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秦亦不以城予赵。

(3) 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相当于“在”“于”。

如:余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5)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2、 连词

(1)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目的关系。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

如:敛赀财以送其行。

以尽吾齿。

(3)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余以四人拥火以入。

(5)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如:以是人多以书假台口余。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发于新硎。

4、 副词,同“矣”,相当于“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

十六、则

1、 连词

(1)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原来是”“已经是”。

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临视,则虫集冠上。

(2)假设关系,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或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 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可译为“可是”“却”,或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可译为“虽然”“倒是”。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 副词,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寡人之罪也。

十七、之

1、 代词

(1) 人称代词,第三人称。

如:作《师说》以贻之。

(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之二虫又何知?

2、 助词

(1) 结构助词。

A、 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或不译。

如:吾尝闻少仲尼之闻。

B、 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

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 音节助词,凑成音节,不译。

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十八、者

1、 助词

(1) 构成“者”字结构,名词性短语。

如:用叶者取叶禄长足时。

(2) 起提顿作用,可不译。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 代词

(1) 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 放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之类。

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高考常考的120实词18虚词

 在古汉语中,文言虚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在表意上也同样重要。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因的用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因的用法

 1.作介词

 ⑴表示依据、凭借。译为:依照,根据,依靠,凭借。趁着。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④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⑤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⑥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⑵表示经由、条件。译为:通过,,经由

 ①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⑶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祥符年间,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2.作连词

 表示承接上文,后面说的是情况导致的结果。 可译为:于是、就、便、因而。

 相如因持璧却立?

 3.实词用法

 ⑴作名词,机缘,缘由。

 ① 于今无会因。

 ⑵作动词,承袭,沿袭。

高考文言文的30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急~!!!

高考文言虚词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 “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译作“为什么”

“什么原因”。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

何以哉?(《曹刿论战》)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译作“吗”“呢”。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猜度语气。译作“吧”。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4)表感叹语气。译作“啊”“呀”。如: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吴起列传》)

2、介词:用法相当于“于”。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九章?涉江》) 生乎吾前……(《师说》)

3、作形容词词尾。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作“就”“这才”“于是”等。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译作“却”“竟然”“反而”等。如:

而君幸于赵王……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译作“才”“仅”等。如: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译作“是”“就是”。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作定语或主语,译作“你的”“你”,不作宾语。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发:发兵)

五、其

1、人称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译作“他(们)的”“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作“他”。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主谓短语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主谓短语作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译作“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后面多是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一人专心致志。(《弈秋》)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常和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语气。相应译作“大概”

“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猜度,译作“大概”)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问,译作“难道”)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祈使,译作“还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可省去不译)

3、连词

(1)表选择,两个“其”连用。译作“是……还是……”。如:

其然乎,其不然乎?(韩愈《祭十二郎文》)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假设,译作“如果”。如: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六、且

1、连词

(1)表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尚且”“再说”,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2)表并列关系。一般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作“一边”“又”,如: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中山狼传》)

2、副词

(1)表动作或情况就要发生。译作“将”“将要”。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接近某个时间或数字。译成“快要”“将近”。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汉书?匈奴传》)

(3)表短暂时间。译作“暂且”“姑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七、若

1、代词

(1)、作第二人称。做主语或定语。译作“你”“你的”。如:

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连词

(1)、表假设。译作“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可译作“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军降者,皆万户。(《汉书?高帝记》) 时有军役若水旱……(《汉书?食货志》)

3、动词,像,好像。如: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八、所

1、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⒊“所以”连用

⑴、表原因,译作“……的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表根据、依靠或凭借,译作“……的根据”“……的方法“靠他来”“用来”等。如: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察今》) 吾知所以拒之矣,吾不言。(《公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4、名词: 表处所,地方。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九、为

1、介词:表被动时读二声,其它读四声。

(1)表对象。译作“向”“对”等。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涕。(《触龙说赵太后》)

(2)表替给。译作“替”“给”等。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表时间。译作“当……的时候”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廪。(王安石《上执政书》)

(4)表目的。译作“为着”“为了”。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孟子?告子上》)

(5)表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如: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论》)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6)表被动。译作“被”,“为”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有时也可不出现施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被动式 。如: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助词:读二声,放在疑问句末,表反问,译作“呢”。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或反问语气,用在句中,表提顿,相当于“也”。一般译作“嘛”“呢”“呀”等。也可不译。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庄子?秋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2、代词

(1)相当于“之”,作宾语。如: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疑问代词。作状语,译作“怎样”“哪里”等。如: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兼词。一种兼“于+何”,作状语,译作“在哪里”。一种兼“于+是”或“于+之”,用在句末作补语,译作 “在那里”,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礼记?檀弓下》)

集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4、作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盘盘焉,困困焉……(《阿房宫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高考必备18个文言虚词

是十八个啊

一、 而

1、 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 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 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如:既而儿醒,大啼。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 何

1、 疑问代词

(1) 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 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 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

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4、 同“呵”,喝问。

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 乎

1、语气助词

(1) 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

如:欲安所归乎?

壮士,能复饮乎?

(2) 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 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如: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 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 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词尾。

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四、 乃

1、 副词

(1) 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才”等。

如:良乃入。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 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 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

如: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你”“你的”。

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用作副词,起帮助判断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

五、 其

1、 代词

(1) 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她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 第三人称,一般代人,可译为“他”“它”“她”(不加“的”)。

如:秦王恐其破璧。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 第一人称,用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 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 副词

(1) 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

如:其皆出于此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怎么”。

如:其孰能讥之乎?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 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恐怕”。

如:吾其反也。

(4) 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可”。

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连词

(1)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2) 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耶?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

4、 助词,作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如:霰雪纷其无垠兮。

六、 且

1、 连词

(1) 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且矫诏纷出。

(2) 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可译为“又”“并且”。

如:河水清且涟漪。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3) 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再说”。

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如:不出,火且尽。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七、 若

1、 代词

(1) 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如:更若役,复若赋。

若入前为寿。

(2) 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

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2、 连词

(1)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设”。

如:若止印三二本,则未为简易。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2) 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 以“夫”“至”结合,放在一段或者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如: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4、 动词,“像”“好像”。

如:若水之归下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八、 所

1、 助词

(1) 组成“所”字结构。后面必须跟动词,如不是动词则要活用为动词。相当于“……的”。

是一个名词性结构。

如:置人所缯鱼腹中。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 组成“为……所……”表被动。

如: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3、 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1) 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如: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表凭借、手段、目的。译为“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4、 名词。译为“处所”“地方”。

如:某所,尔母立于兹。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九、 与

1、 介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

如:且与府吏要。

秦伯说,与郑人盟。

(2) 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跟……相比”。

如:吾与徐公孰美。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 连词,边接并列成分。

如:今秦之与齐犹齐之与鲁也。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入与非常也。

3、 语气助词,通假字,同“欤”。

如:王庶几无疾病矣与。

无乃尔是过也。

4、 动词,译为“给予、结交、参加、赞许、亲附”

如:蹇叔之子与师。

失其所与,不智。

与嬴而不助五国者。

十、 于

1、 介词

(1)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

“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得复见将军于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 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 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

应。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 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1) 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关系,古今同义。

如: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秦王不怿。

(2) 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在这”“从这”。

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 词缀,嵌在动词之前,构成双音节词,不译。

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十一、为

1、 介词,读四声。

(1) 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 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为君翻作《琵琶行》

公为我献之。

(3) 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4) 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5) 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6) 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如:恐为操所破。

2、 助词。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以伐为?

3、 动词,“成为”“变成”“治理”“作为”“当作”“以为”“认为”“是”等。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

十二、焉

1、 助词

(1) 语气助词。

A、 陈述语气,可不译。

如:于是余有叹焉。

B、 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C、 句末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如:盘盘焉。

2、 代词

(1) 人称代词,一般代物,作第三人称,可译为“它”。

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2)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

则将焉用彼相矣。

3、 兼词

(1) 用作“于此”“于是”。

如:青麻头伏焉。

风雨兴焉。

(2) 用作“于之”。

如:使皇武子辞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十三、因

1、 介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

“经过”“通过”。

如:因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

因击沛公于坐。

我欲因之梦吴越。

2、 连词

(1) 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如:相如因持璧却立。

府吏闻此便,因求假暂归。

(2)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如: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十四、也

语气助词

(1) 表示判断语气。

如: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 表示肯定语气。

如: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3) 表示疑问语气。

如:吾王庶几无疾病矣,何以能鼓乐也。

缚者何为者也?

(4) 表示感叹语气。

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能鼓乐也。

(5) 用在句未,表示反诘语气。

如:安求其能千里也?

(6) 表示祈使语气。

如:勿从俱死也!

(7)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十五、以

1、 介词

(1)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用(凭)什么身

份“”按照“。等。

如:余船以次俱进。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2) 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秦亦不以城予赵。

(3) 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4)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相当于“在”“于”。

如:余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5) 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2、 连词

(1) 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 目的关系。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

来”“以致”。

如:敛赀财以送其行。

以尽吾齿。

(3)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 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余以四人拥火以入。

(5)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 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如:以是人多以书假台口余。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发于新硎。

4、 副词,同“矣”,相当于“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

十六、则

1、 连词

(1)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原来是”“已经是”。

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临视,则虫集冠上。

(2) 假设关系,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或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

么”“就”。

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 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 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可译为“可是”“却”,或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可译为

“虽然”“倒是”。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 副词,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寡人之罪也。

十七、之

1、 代词

(1) 人称代词,第三人称。

如:作《师说》以贻之。

(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之二虫又何知?

2、 助词

(1) 结构助词。

A、 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或不译。

如:吾尝闻少仲尼之闻。

B、 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

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 音节助词,凑成音节,不译。

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十八、者

1、 助词

(1) 构成“者”字结构,名词性短语。

如:用叶者取叶禄长足时。

(2) 起提顿作用,可不译。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 代词

(1) 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 放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之类。

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高中文言文18个常见的虚词

太多了,写不开,去百度的虚词吧看吧,那里有详尽的解释,我这只写了一个。。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林》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文言文18虚词用法与举例

18个常见的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扩展资料

 一、而

 (一)连词基本认知:而是古代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连词,它包括各种语法、逻辑的关系,如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修饰、目的等。所谓连词,就是连接上下文并且表示某种关系的虚词。

 ⑴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和、又,或不译。

 ①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秦强而赵弱(《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表承接(顺承)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然后。表承接关系的前后两件事,逻辑上联系比较紧密,时间上有先后关系。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②余闻而愈悲(《狱中杂记》)

 ③(秦)灭滑而还(《崤之战》)

 ⑶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⑷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可是、然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⑸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使。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⑹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所以。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二)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们)、你(们)的。中学教材有时说而通尔。

 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三)动词用作比况动词,译为如同、好像。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二、何

 在古汉语中,何曷盍三字音同义通,都表示疑问。

 (一)作疑问代词

 ⑴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呢)。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⑵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翻译时,语序要调整。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

 ⑶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里。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那么。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②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怎样学习文言文相关知识

 文言文作为高考语文里的重点知识,学习掌握是很有必要的',上述知识简单的介绍了两个虚词的讲解,想要了解更多文言文相关知识,我推荐《蝶变文言文阅读专项》里面包含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等重要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讲解,是个非常适合高中同学学习使用的教辅书。

伶官传序中的虚词有哪些

1. 18个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和例子及例子的翻译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一、而 ér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

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

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

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hé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三、乎hū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例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例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舒缓语气,可不译。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例①: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比)吾。

例②:吾尝疑乎(于)是。例③:叫嚣乎东西。

3.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四、乃nǎi1.副词。

(1)表示顺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例: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例①:今君乃亡赵走燕。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表示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例①:臣乃敢上璧。

例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表示出乎意外,可译为“竟然”。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例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例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例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而且”、“可是”、“却”、“于是”等。例①:非独聂政能,乃其姊者烈女也。

例②: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都,美男子;狂且,狂行愚拙之人)。例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五、其qí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

例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

例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例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例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2.副词。

放。

2. 高考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

(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3. 文言文十八种虚词用法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穷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三里之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览物之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2)用在主谓词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学也不知日之入 (3)补充音节(这一类很少):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3、动词(这一类初中课本中极少) 如: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4、语法作用(这一类涉及到文言语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词(这一类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远指相当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闻其贤 苦其心志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荡 今观其文章 听其议论之宏辩 日与其徒上高山 2、表语气(这一类较少) 如,其真不知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三、以 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顺(凭、凭借) 不以物喜(因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气可以养而致(凭、凭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凭)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 2、连词 (1)表目的:译为 来 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故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众 以知天地之广大 将以攻宋 (2)表结果:译为 以致 例、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 3、其它 (1)以为:译为 认为 例,或以为死 (2)所以: a、用来之意,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动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课本中只此一个) 四、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 颓然乎其间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一般用在形容词后):例,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相当于“……的样子”) 五、虽 1、即使之意。

例,虽有千里之能 虽不能察 虽多何为 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之意。例,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风力虽尚劲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六、然 1、代词:这样的意思。

例,吴广以为然 然,胡不已乎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2、作词尾:表……的样子。例,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满目萧然 3、连词:表转折。

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2、有时候:如,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为 1、介词(相当于“被”“替”):如,士卒多为用者 山峦为睛雪所洗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动词:如,为坛而盟(筑) 酿泉为酒(酿造)。

4. 18个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和例子及例子的翻译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一、而 ér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

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

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

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hé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三、乎hū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例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例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舒缓语气,可不译。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例①: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比)吾。

例②:吾尝疑乎(于)是。例③:叫嚣乎东西。

3.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 四、乃nǎi1.副词。

(1)表示顺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例: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例①:今君乃亡赵走燕。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表示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例①:臣乃敢上璧。

例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表示出乎意外,可译为“竟然”。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例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例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例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而且”、“可是”、“却”、“于是”等。例①:非独聂政能,乃其姊者烈女也。

例②: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都,美男子;狂且,狂行愚拙之人)。例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五、其qí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

例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

例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例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例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

5. 文言文18个虚词用法

1 而

(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连词;第二人称;

2 何

代词,作宾语;作定语;副词,表反问,表程度

3 乎

语气助词,表疑问;表测度;用于感叹句;

作介词,相当于“于”

4 乃

(顺承,逆转,限制)副词;第二人称代词;判断动词

5 其

第三人称代词;代词(作主语短句的小主语,活用为第一人称);指示代词(表远指,表包含);语气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连词,表假设或选择

6 且

连词,表递进、并列;副词,译为将要,姑且

7 若

代词,表对指(你,你的),表近指;假设连词;选择连词

8 所

助词,表被动;组成“所”字名词性结构

9 为

读去声,介词表对象;介词,表(替代,时间,目的,原因);助词,表诘问

10 焉

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助词,表反诘

11 也

语气助词,表(判断,肯定,疑问,感叹),表停顿;连词,表递进,并列;副词,译为将要,姑且

12 以

介词,表(工具或方法,起提宾作用,原因,时间或处所,对象);连词,表(并列递进,承接,目的或结果,因果关系,修饰关系)

13 因

介词,表原因、凭据、方式;连词,顺接上文

14 于

介词,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表比较;表被动

15 与

抱歉,我在虚词里没找到

16 则

表(承接,假设,并列,转折,判断)关系

17 者

助词,构成名词性短语;起停顿作用;置于数词之后

18 之

指代人或事物等;指示代词,表近指;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6. 文言文虚词者,与,哉用法及举例

者 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如: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采草药》) “者”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古之让天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 “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与 ① 给予,授予.与斗卮酒 ② 结交.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1)(形声.本义:语气词.《说文》:“言之间也.”表感叹)(2)同本义 [alas](3)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幸甚至哉.――曹操《步出夏门行》非人哉.――《世说新语·方正》旦旦有是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变诈几何哉.――《聊斋志异·狼三则》美哉,我少年中国.――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4)又如:远哉遥遥;快哉此风;命不易哉;谁不为之痛心哉(5)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如:敢不畏君王哉;不若鸡犬哉(6)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岂独一琴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岂主之子孙不必善哉.――《聊斋志异·促织》岂独一箸间哉.――清·周容《芋老人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7)又如: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吾又何能为哉?(8)表示测度,相当于“吧”我其试哉!――《书·尧典》(9)又如:我岂有所失哉!(10)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召南》。

7. 初中文言虚词“也”的用法,具体的,最好是结合初中文言文举例.

也(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②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唐雎不辱使命》)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②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同上)。

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示例解释:

1、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译文: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矣,用于陈述句尾。助肯定语气。可译为“了”。

2、也——此三者,吾遗恨也。译文: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扩展资料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具体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

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在写法上,则欲抑而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与人”的结论,显得更加令人信服。

文章笔力雄健而有气势,表达情见乎辞,篇幅虽然短小,却是一篇搏兔而用全力之作。

百度百科-五代史伶官传序

文章标签: # 可译 # 表示 #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