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高考论语重点,高考论语复习

tamoadmin 2024-07-0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二论语选读原文2.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重点学哪本?3.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4.高考语文文言文故字用法1.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必背诗歌和文言 必修1:《沁园春 长沙》 ,《雨巷》,《再别康桥》,《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

1.高二论语选读原文

2.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重点学哪本?

3.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

4.高考语文文言文故字用法

高考论语重点,高考论语复习

1.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必背诗歌和文言

必修1:《沁园春 长沙》 ,《雨巷》,《再别康桥》,《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还有后面陶渊明写的《咏荆轲》(我们老师要求背的)必修2:《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2. 高一语文书 必修一 必修二 要背的文言文和古诗等 具体有那些

<;考试大纲》规定必背名篇

1 文言文

《论语》6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逍遥游》《劝学》《曹*论战》《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师说》《陋室铭》《阿房宫赋》《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成天寺夜游》《赤壁赋》《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2 诗词曲

《关雎》《蒹葭》《氓》《离骚》《观沧海》《饮酒*结庐在人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蜀道难》《望岳》《春望》《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钱塘湖春行》《观刈麦》《琵琶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杜牧 《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游山西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千古江山》《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3.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必备的古诗词,文言文有哪些,请详细说明(

高考语文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二[教材篇目]——《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考点知识巩固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兰亭集序》(1)悟言一室之内 通“晤 ”,面对面《赤壁赋》(2)举酒属客 通“嘱”,饮酒(3)冯虚御风 通“凭”,乘《游褒禅山记》(4)长乐王回深父 通“甫”,古代男子名字后加的美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兰亭集序》(1)列坐其次:旁边(2)足以极视听之娱:乐趣(3)信可乐也:实在(4)向之所欣:以前,过去《赤壁赋》(5)凌万顷之茫然:越过(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7)山川相缪:缭、盘绕(8)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9)苟非吾之所有:如果(10)纵一苇之所如:任(11)知不可乎骤得:屡次(12)而卒莫消长也:到底(1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和“不”连用译为“连……都……”《游褒禅山记》(14)褒禅山亦谓之华山:称、叫(15)其文漫灭:模糊、磨灭(16)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持、拿(17)有碑仆道:倒(18)夫夷以近:平坦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兰亭集序》(1)是日也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词。(2)有感于斯文古义:代词,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常指“文化”“文人”。《赤壁赋》(3)七月既望古义:农历每月十五。

今义:希望,远望。(4)冯虚御风古义:名词,太空。

今义:空虚,虚假。(5)纵一苇之所如古义:动词,往。

今义:表列举,如同、适合。(6)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容颜漂亮的女子。《游褒禅山记》(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表分数,十分之一。

今义:数字。(8)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动词+介词,“至”意为“到达”;“于”,介词,引出后面的处所。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兰亭集序》(1)引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导将军夜引弓:拉(2)一一觞一咏:数量词,一些俯仰一世:数词,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做一样(3)临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动词,面对、迎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居高临下:动词,从高处往低处看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副词,将要(4)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思想情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不爱珍器重宝肥 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赤壁赋》(5)危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危言耸听:吓人(6)属举酒属客:劝酒序属三秋:属于、为《游褒禅山记》(7)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动词,观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观,景象(8)道有碑仆道:名词,道路何可胜 道也:动词,说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9)文独其为文犹可识:名词,文字皆披发文身:动词,刻花纹或文字(10)名莫能名者:动词,识其本名有仙则名:动词,出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动词,命名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兰亭集序》(1)群贤毕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

(2)少长咸集: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映带左右:名词用作动词,围绕。

(4)一觞一咏:名词用作动词,饮酒。(5)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都作动词用,“一”,把……看做一样;“齐”,把……看做相等。《赤壁赋》(7)歌窈窕之章:名词用作动词,歌咏。

(8)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均为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9)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10)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12)侣鱼虾而友麋鹿: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游褒禅山记》(1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1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16)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17)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弄错,使……错。

(18)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19)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2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于①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对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④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介词,引出处所(2)其①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石碑)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自己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那、那些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⑤其孰能讥之乎:副词,难道(3)以①以其。

4.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必备古诗文

《五人墓碑记》(张溥)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 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中的名句。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谏太宗十思书》(魏徵)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最后一段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 *** ,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5.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的文言文有哪些

1、《沁园春·长沙》—— ***

2、《雨巷》——戴望舒

3、《再别康桥》——徐志摩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6、《鸿门宴》——史记

除此之外还有《劝学》、《师说》、《赤壁赋》

常考的句子有: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

2、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驽马十驾, 。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

5、孔子曰:“三人行, 。”是故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

8、舞幽壑之潜蛟, 。

6.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背篇目(包括古诗词和文言文)有哪些

我马上上高二。

这是老师发的资料,我给你弄上来。第一册1。

沁园春 长沙 ---- *** 2。采桑子 重阳----- *** 3。

错误-----郑愁予4。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5。

周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劝学----荀子第二册1。

过秦论---贾谊2。兰亭集序---王羲之3。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4。师说----韩愈5,。

阿房宫赋----杜牧第三册1,卫风。氓---诗经2,秦风。

无衣---诗经3,此风。静女----诗经4,离骚---屈原5,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6,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7,短歌行---曹操8,归园田居---陶渊明10,长歌行---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2,琵琶行---白居易13,山居秋暝---王维14,登高---杜甫15,蜀相---杜甫16,石头城---刘禹锡17,锦瑟---李商隐18,书愤---陆游19,虞美人--李煜20,雨霖铃--柳永2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2,鹊桥仙---秦观23,声声慢---李清照24,永乐遇。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25,扬州慢---姜026,渔翁---柳宗元27,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神28,李凭箜篌引---李贺29,过华清宫---杜牧30菩萨蛮---温庭筠31浪淘沙---李煜31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32江城子---苏轼33苏幕遮---周邦彦34一剪梅---李清照35纪念刘和珍君---鲁迅36六国论---苏洵37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第四册1长亭送别---王实甫2陈情表---李密3赤壁赋---苏轼4逍遥游---庄子5滕王阁序---王勃第五册咏柳---贺知章蜀道难---李白将进酒---李白兵车行---杜甫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客至---杜甫旅夜书怀---杜甫登岳阳楼---杜甫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第六册报任安书---司马迁屈原列传---司马迁就选我的呗,我打了很久,3Q那个第三册要提前背,太多了,不然上学了要受罪。

7. 高中语文选修1背诵古文大全,

01.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定《选读》背诵部分《论语》选读01《为政以德》指定背诵部分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指定背诵部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6?2)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 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3)《论语》选读04《知其不可而为之》背诵部分*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8?5)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8?7)《论语》选读05《仁者爱人》背诵部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26)《论语》选读06《君子之风》背诵部分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1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1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19)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论语》选读08《周而不比》背诵部分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6?4)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2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2?24)《论语》选读11《诲人不倦》背诵部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8)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论语》选读12《高山仰止》背诵部分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论语》选读13《沂水春风》背诵部分“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选读14《中庸之道》背诵部分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3)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3?24)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7?13)。

8. 高一语文必修一需要背诵的课文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chco球球

高一语文必背课文必修一1.第一课 《沁园春长沙》 *** 背诵要求:全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第二课 《雨巷》戴望舒 背诵要求:全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chì|chù)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3.第二课 《再别康桥》徐志

高二论语选读原文

这篇关于《古文版高考冲刺励志名言》的文章,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励志名言 www.qqken.com)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重点学哪本?

天之未丧斯文也

8、原文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本章为时人对孔子所担当的文化责任的评价。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程石泉仪封人赞孔子云“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益见世道之陵替,虽僻处小吏亦望孔子能振聋发聩,而孔子实亦以此为己任矣。故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第十七》)

封人和孔子谈了是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会面结束后,封人如此大赞孔子,可见谈得很投机。是孔子的抱负打动了封人,还是其人格感染了封人?无法知晓,也不需知晓。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让人得之言外,符合“富于包孕的片刻”,即“事势必然而事迹未毕露,事态已熟而事变未发生”。也像是一种侧面烘托,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此外,弟子恐怕对老师也不够信任,孔子真够孤独的。先行者不可能随大流,不被理解在所难免,否则,孔子就不会感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原文 9?5

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本章表明孔子以传道即保存、传递“先王之道”为己任,即今天所说的文化使命感、历史责任感。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文不在兹乎”:文指礼乐制度,人群大道所记。孔子深通周初文武周公相传之礼仪制度,是即道在己身也。“匡人其如予何”:今我既然得到此道,知道天意不想丧失这个文化传统,那么匡人对我也无可奈何。孔子临危时,常发信天知命之言。大概孔子极为自信,认为自己所行之道,就是上天所欲行之道。非常自谦,认为自己能明晓此道,并不是自己由于自己的智慧,一定是天意使他明白的。和孔子一样具有这样责任感的有司马迁、玄奘等。

10。原文18?5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本章通过隐者对孔子的批评,衬托出孔子济世安民的执著及进取的可贵。

歌词意思是说事不可为,政治危险,还是退隐,不必为此栖栖皇皇,四处奔走了。可见道家早于孔子,早有隐者了。

附《庄子?人世间》:“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却曲却曲,无伤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这里借接舆唱出乱世景象,“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在重税与苦役下喘息的人民,能免于刑是福。“祸重于地”“殆乎,殆乎”,写出了人民所遭受的重压与危难。“迷阳迷阳”(荆棘遍地),“无伤吾行”,“无伤吾足”,处世之艰,当慎重留意。

接舆,其超尘脱俗世人难以达到,他所讥讽孔子的原因,不是说孔子徒慕虚荣,爱好荣华富贵,只是因世事不可为,而使车马劳顿,为孔子感到可惜。而孔子的意思是,天下没有不可为之时,自己有不忍断绝的感情,有不可逃脱的道义。孔子虽然与接舆旨趣不投,但仍真诚地对待他,想要和他交流,希望来广大自己的心志,这也是孔子深厚仁心的一种流露。

11.原文

18?6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5)以:与。 易:改变。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长沮对子路问津不肯回答,还讥笑孔子应该是知津之人。桀溺责备孔子只知道避人,而不知避世。所谓“避人”就是避他人的言语和脸色,暗示孔子是择人而事,但滔滔天下都是这类诸侯大夫,为之奈何?不如躬耕自食其力,借以避世。

孔子说不可与鸟兽同群是因为本性不同,道就不同。长沮、桀溺谋偷生于乱世,而孔子则谋行道于乱世。孔子知道之不行及,及事之不可为,所以不非议隐者之行。但说;“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意谓一旦天下有道则无庸栖栖皇皇,转于道路,也可跟从这个隐者而隐。

“怃然”二字是怅然若失的样子,所蕴涵的感情力量是非常深沉的,或许隐者的话触动了他那“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的万千感慨了,引动了内心的无限的辛酸,可见孔子内心也有非常柔弱的地方,这也显示了其普通的人性一面。“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第五》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九》

12.公孙丑下

原文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①色然。前日虞闻诸 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③。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 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注 

①豫:快乐,愉快。②不怨天,不尤人:这是引孔子的话,见《论语?宪问》。尤,责怪,抱怨。③名世者:有名望而辅佐君王的人。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老师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 可是以前我曾听老师您讲过:‘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责怪别人。”’

孟子说:“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从历史上来看, 每五百年就会有一位圣贤君主兴起,其中必定还有名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从年数来看,已经超过了五百年;从时势来考察,也正应该是时候了。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了吧,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不快乐呢?”

这是孟子对自己承担的历史文化责任的表白。

这一段话有不不少名言。它所表达的孟子的思想感情是极复杂的。有些像告老还乡歌,又有些像解甲归田赋。

孟子的学生是很不错的,在这时深知老师的心情,于是了引用老师平时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来加以劝慰。老师也是很不错的,坦率承认“彼一时,此一时也。”人非圣贤,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情绪呢?所以,平时说“不怨天,不尤人是对的,可一旦事情真正落到自己头上,有抱怨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接下来,孟子话说天下大势,实际上也向学生解释了自己不愉快的原因。“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孟子的政治历史现,成为名言,对后世发生着深刻影响。按照这个观点推算,孟子的时代正应该有“王者”兴起了,可孟子周游列国, 居然没有发现这样的“王者”,好不容易遇到齐宣王,看来还有些眉目,可最终还是斗不过那些“贱丈夫”,自己没有能够说服齐宣王实施“王天下”的一套治国平天下方案。没有“王者”,“名世者”又怎么显现出来呢?而孟子分明觉得自己就正应该是那“名世者”,所以才有如许惆怅。又怎能“不怨天,不尤人”呢?所以他说“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了吧”,反过来又自我安慰说,如果老天还想使天下太平,“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样一想,也就没有什么不快乐了。“吾何为不豫哉?”与其说是对学生充虞的回答,不如说是自我解嘲更准确些。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大有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的味道。其底蕴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孟子的表达是有愤激情绪的,因此也成为后世批判孔、孟之道时的靶子之一,认为他不可一世,狂妄到了极点。要说狂妄,伟大的人物从内心来说总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如果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加以定罪,那孟子当然也就难辞其咎了,因为他毕竟说过那样一句话啊!

记孟子所说的“此一时”,是指教书时要告诉学生基本的原则和恒常的道理;而“彼一时”,则要考量天下百姓的福祉,与个人能否得君行道。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孔孟一脉相承,多为天下不平治而深感忧虑,他们既有治国平天下之志,又有惟自己才能治国平天下的自信。但往往事与愿违,所以只能把天下能否平治归之于“天命”。

13、离娄下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译孟子说:“君子的影响,过了五代后便衰竭了;小人的影响,过了五代后也衰竭了。我没能成为孔子的门徒,我是私下里向别人学取(孔子之道)的。”

解这句话既表明了孟子的社会责任感,还表明了他自觉继承孔子思想的强烈意识。

记三十年为一世。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而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所以从孔子到孟子正好是第五世。这是将绝未绝的时候,孟子继承孔子理想的心志,十分明显。他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14、万章下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①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②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3)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④于我侧,尔焉能浼⑤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 鄙夫(6)宽,薄夫(7)敦。孔子之去齐,接淅(8)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 国之道也!’可以速而(9)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 金声而玉振之(10)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 譬力也。由(11)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菲尔力也。”

①横:暴。②顽:贪婪。③遗佚:不被重用。④袒揭 (XT)裸裎:四个字意思相近,同义复用,都是赤身露体的意思。⑤浼:污染。(6)鄙夫:心胸狭窄的人。(7)薄夫:刻薄的人。(8)接淅:淘 米。(9)而:则。以下几句同。(10)金声:指钋鎛(b6)钟发出的声音。玉振:指玉磐收束的余韵。古代奏乐,先以鎛钟起音,结束以玉磐收尾。 (11)由:通“犹”。

译文  

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丑陋的事物,耳朵不听邪恶的声音。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使唤。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就隐退不出。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暴民的地方,他都不愿意居住。他认为和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 就像穿戴着上朝的礼服礼帽却坐在泥途或炭灰上一样。当殷纣王暴虐统治的时候,他隐居在渤海边,等待着天下太平。所以,听到过伯夷风范的人,贪得无厌的会变得廉洁,懦弱的会变得意志坚定。

伊尹说:‘哪个君主不可以侍奉?哪个百姓不可以使唤?’所以,他是天下太平做官,天下混乱也做官。他说;‘上天生育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的人来开导后知的人,先觉的人来开导后觉的人。我就是这些人中先知先觉的人,我要开导这些后知后觉的人。’他认为天下的百姓中,只要有一个普通男子或普通妇女没有承受到尧舜的恩泽,就好像是他自己把别人推进山沟之中去了一样--这就是他以挑起天下的重担为己任的态度。

“柳下惠不以侍奉坏君主为耻辱,也不因官小而不做。做官不隐藏自己的才能,坚持按自己的原则办事。不被重用不怨恨,穷困也不忧愁。与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也照样很自在地不忍离去。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就是赤身在我旁边,对我又有什么污染呢?’所以,听到过柳下惠风范的人,心胸狭窄的会变得宽阔起来,刻薄的会变得厚道起来。

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不等把米淘完就走;离开鲁国时却说:‘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父母之邦的路啊!’应该快就快,应该慢就慢;应该隐居就隐居,应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

孟子说:‘伯夷是圣人里面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人里面最负责任的;柳下惠是圣人里面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人里面最识时务的. 孔子可以称为集大成者。集大成的意思,就好比乐队演奏,以鎛钟声开始起音,以玉磐声结束收尾。鎛钟声起音是为了有条有理地开始,玉磐声收尾是为了有条有理地结束。有条有理地开始是智方面的事,有条有理地结束是圣方面的事。智好比是技巧,圣好比是力量。犹如在百步以外射箭,箭能射到靶子,是靠你的力量;射中了,却是靠技巧而不是靠力量。”

本章说明孟子对圣人的看法。他以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四人为例,分别代表圣人之中的“清者,任者,和者,时者”,并且以孔子为集大成,“时者”为何特别困难,因为一方面有始有终,另一方面能智能配合圣德,使生命犹如一首完美的乐章。

孟子在这里罗列的,是四种圣人的典型:伯夷清高,伊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柳下惠随遇而安,孔子识时务。比较而言,孟子认为前三者都还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而孔子则是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具有“智”与“圣”相结合的包容性。

显然,孟子给了孔子以最高赞誉。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伯夷过于清高,清高得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所以他最后要与叔齐一道“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但是,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也就由此生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许也正是由此观念出发,伯夷才被推崇为“圣人”之一。伊尹“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曾经说过,“把历史扛在肩头”的人。其实,他的这种精神,正是曾子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论语?泰伯》) 所以,伊尹是非常符合儒教精神的“圣人之一,历来也的确成为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古代圣贤人物。但他的这种精神,在进入所谓“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时期后,已被视为过于沉重,过于执着的“古典意识”,与“轻轻松松过一生”的现代生活观念有格格不入,或者说,已不那么合时宜了。柳下惠一方面是随遇而安,另一方面却是坚持原则,我行我素。随遇而安体现在他不 耻于侍奉坏的君主,不羞于做低贱的小官,不被重用不抱怨,穷困不忧愁。这几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太困难了,尤其是后面两句,的确人有圣贤级的水平。所以,传说柳下惠能够做到 “坐怀不乱”,具有超人的克制力,圣人的风范。最后说到孔圣人。 事实上,到后世,尤其是到我们今天仍然家喻户晓为圣人的,四人之中,也就是孔圣人了。孟子在这里并没有展开对孔子的全面论述,而只是抓住他应该怎样就怎样的这一特点,来说明他是“圣之时者”,圣人中识时务的人。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孟子所强调的,是孔子通权达变,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所以才有“孔子之谓集大成”的说法。而且,由“集大成”的分折,又过渡到对于“智”与“圣”相结合的论述,而孔子正是这样一个“智”“圣”合一的典型。说穿了,也就是“德才兼备”的最高典范。这样一说,圣人也就与我们有接近的地方了,我们今天不也仍然强调“德才兼备”吗?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成为圣人,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为精神方面的追求总还是可以的吧

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受儒家思想的熏陶由来已久,汉武帝时董仲舒曾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管理,因此受到诸多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和源泉。

古代也有高考,称之为科举制度,考试的内容离不开经史策论,而考试范围也围绕四书五经为主。

一、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初始于宋朝,顺序也是按照由浅入深的排列,其中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因此一度被奉为官书,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教材。

明清时期沿袭元朝的科举制度,八股文就成了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而八股文的内容便是出自四书之中。

《大学》的主要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大的环境入手,小到个人的成长发展,都进行了阐述。中心思想也是围绕儒家传统道德理论,从而衍生各方面的思想启蒙。

《中庸》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不偏不倚、不过分粉饰也不掩盖事实,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影响了众多朝政大员,在朝局中保持中立,也是保持自我的一种方法。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孔子的语录自然也成了儒家学说的经典。《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弟子之类的言行语录,是儒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表现。

与《论语》的所成相似,《孟子》也是以孟子和弟子们的言行收录为主,其中“君为贵民为轻”的思想也有利于统治阶级对封建王朝的统治。

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艺五经,是后世文章的源头和典范。—《颜氏家训·文章篇》

同四书类似,五经的合称也是集五部儒家经典书籍为一体,悠远浪漫的古代诗歌合集《诗经》、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尚书》、古代及先秦礼仪教制《礼记》、中华民族思想大道之源《易经》、鲁国编年体的国史著作《春秋》。

以往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定离不开四书五经,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古典书籍中的名篇佳作,五经在国际文化史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三、四书五经的现实意义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幼童的国学启蒙可以从《三字经》、《千字文》开始,成年人或者有基础的人,则可以从四书五经开始。

从中国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的传世名作,不仅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也可以让我们领悟古人的思想,从这些文字中窥探历史的原貌。

高考语文文言文故字用法

1.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大全

爱:吝啬者。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敬重,爱护。

“吴广素爱人,士卒皆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喜欢,喜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爱惜,珍重“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吝啬,舍不得“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

梁惠王上》安:安逸的坏境“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兵器,武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军事”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朝: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朝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朝会“相如每朝时,必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使来朝见“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朝拜“燕赵韩巍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除:任命“承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辞:言语,言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魏公子列传》文辞,措辞“其文约。

其辞微”《屈原贾生列传》告别,辞别“旦辞爷娘去”《木兰辞》离开“我去年辞帝京”《琵琶行》信:本义是话语真实。(1)形容词。

意为“诚实”“忠诚”“守信”。如:A.信臣精卒。

(《过秦论》)B.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2)动词。

意为“相信”。如:A.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B.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屈原列传》,这里“信”可进一步引申为“亲近”“宠爱”之意。)

附虚词用法:用作副词。(1)表随便,可译为“随意”“随便”。

如: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2)表确凿,可译为“实在”“确实”“的确”等。

如:烟波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兴:本义是共同把一件东西举起来。

用作动词:(1)兴起,发生。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2)发动。如成语“兴师动众”。

又如:怀王大怒,大兴师伐秦。(《屈原列传》)(3)兴办,创办,复兴,振兴。

如成语“百废待兴”。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传序》,一说“兴”为形容词,意为“兴旺”“兴盛”,在此活用为使动词。)行:本义是道路,读háng。

(1)动词。读xíng。

①运行。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②行走。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③行动,执行,奉行。如成语“行之有效”,又如:A.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战》)B.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行古道:奉行古人求师之道。)

(2)名词①读xíng,意为“品行”“品德”。如: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B.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②读xíng,一种古诗体,属歌行杂体。如:《琵琶行》③读háng,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如:(陈涉)蹑足行伍之间。(《过秦论》)附虚词用法:副词,读xíng,可译为“将要”“即将”。

如成语“行将就木”。又如: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行休:即将完结。)幸:本义是幸运。

(1)动词①宠爱,宠信。如: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特指皇帝到某处,可译为“驾临”“来到”。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③庆幸。如成语“幸灾乐祸”。

附虚词用法:副词,有两种情况:(1)表情态,可译为“侥幸”“幸亏”“幸好”。如:A.……则幸得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B.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2)表尊敬,相当于“希望”,有时不必译出。

如:A.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传》,冀幸:希望。)

B.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不译。)

2. 高中文言文中“所以”一词多义

文言文“所以”句式结构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今日点击:1467 推荐:高中视频同步辅导视频! 文言文“所以”句式结构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

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

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缘故,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呀。

3.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缘故。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墨子?公输》)——我知道怎样抵御你的办法了,我不说。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6.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高中学习网:) 。

3. 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

《论语六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学了、学过,后面省略了学的内容;而,顺接连词;时,时常“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学了、学过,后面省略了学的内容;而,顺接连词;时,时常,常常;习,温习、复习;之,代学习的内容;说,通“悦”,高兴,愉快。

不亦……乎,表示反问,乎相当于“吗”。学了(什么),并经常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这里指同一师门的师兄弟。

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共同学习、研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别人;知,了解;而,转折连词;愠,怨恨,心里不满;君子,这里指有道德修养高的人。别人不了解(自己),可是自己却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常常;习,温习、复习;之,代学习的内容;说,通“悦”,高兴,愉快。

不亦……乎,表示反问,乎相当于“吗”。学了(什么),并经常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这里指同一师门的师兄弟。

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共同学习、研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别人;知,了解;而,转折连词;愠,怨恨,心里不满;君子,这里指有道德修养高的人。别人不了解(自己),可是自己却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1.《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期行》一文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

《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2.结合《期行》中陈元方的言行,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甲生:元方小小年纪,却知“明礼诚信”的道理,面对无礼无信的大人,他果敢地表现出自己的义愤。他是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勇敢率真的小孩子。

乙生:元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友人”已经深感惭愧并向他表达歉意,可他却“入门 《伤仲永》之: 忽啼求之:它,代“书具”。 邑人奇之:他,指方仲永。

或以钱币乞之:他,指方仲永。 仲永之通悟:的,结构助词。

受之天也:于,介词。 不受之人:于,介词。

余闻之也久:这。指仲永聪明非常。

于; 环谒[于]邑人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可以翻译为“向”。 [于]舅家见之 于:介词。

引出动作的处所。可以翻译为“在”。

受[于]人 于: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自:a.自己,eg:并自为其名;b.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 a.听说,eg:余闻之也久;b.名声,eg:不能称前时之闻。 为: a.动词,作为,eg: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eg:卒之为众人。

贤 ; 贤于材人远矣 ( 超过) 如此其贤也 (有德行的;有才能的。) 《木兰诗》以 其诗以养父母 或以钱币乞之走:古义为跑;今义行走。

《孙权劝学》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强:古义有余;今义强大。转:古义当时官爵分为若干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级为最高的勋级;今义?爷:古义指父亲;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郭:古义为外城;今仅用作姓氏。但:古义为只,副词;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4. 高考古文一词多义汇总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

5. 文言文《秋水》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特殊句型急

秋水 文言现象整理一、通假字 泾 同 径 直 泾流之大 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 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卒 同 萃 聚集 人卒九州豪 同 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面 名作动,面向 东面而视2.名作状时 名作状,按时 秋水时至 东 名作状,向东 顺流而东行东 名作状,向东 东面而视3.形作动少 形作意动,认为。

少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 形作意动,认为。轻 而轻伯夷之义者穷 形作动,走到尽头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多 形作意动,认为。

多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少 形作意动,认为。少 方寸乎见少4.形作名美 形作名,美景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三.一词多义1.之结构助词,提宾标志 我之谓也结构助词,的 仲尼之闻 代词,指天下 伯夷辞之以为名2.于动词,到达 吾非至于子之门介词,被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比 莫大于海介词,由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3.以动词,认为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动词,凭借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连词,来 伯夷辞之以为名4.为动词,认为 以为莫己若'者介词,用 不可为量数动词,取得 伯夷辞之以为名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我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2.省略句顺流而东行 (省略主语)东面而视 (省略主语)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省略主语)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省略主语)3.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存乎见少拘于虚也笃于时也束于教也4.定语后置句闻道百5.宾语前置句以为莫己若'者 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句又奚以自多 介词宾语前置句6.介词结构后置句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自以比行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1. 高考文言文中“与”字有哪些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与”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又能把书读薄,效率也高。

1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2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3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2. 高考文言文中“以”字有哪些用法

以”是古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中的“以”就作“用”解.“以”常和“为”连用,组成“以为”或“以……为……”结构,译为“认为”,“认为……是……”.例如: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认为)妙绝.(林嗣环《口技》)又如: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古文中,也有单独的“以”字作“认为”解的,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中的“以”便解释成“认为”.“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下面就结合初一语文新教材(最后两例外),谈谈它的用法.

一、作介词用.“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凭”、“根据”等.例如:① 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例句中“以”引出“劈”的工具“刀”,“以”译为“用”.② 以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例句中“以”引出“知之”的凭借(或根据)“酌油”,可译为“凭借”.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如:①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例句中“以”的宾语省略,可译为: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② 以告富者.(彭端淑《为学》)译文:把他的情况告诉了富和尚.

二、作连词用.只表顺接,不表转折.

1、表原因,作“因为”、“由于”解.例如:①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译: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用“文”做他的谥号.

2、表目的,作“(用)来”解.例如: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译: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3、表结果,作“以至”解.例如:① 以至于寸.(范晔《乐羊子妻》)译:以至达到一寸.

三、作副词用.

相当于“己”,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结束,可译成“已经”.例如:① 以啮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译:(假设)已经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治好了.

四、作代词用.表示指代,可译作“这”、“这样”.例如:① 子贡曰:“无以为也!”(《论语?子张》)译:子贡说:“不要这样做!”

当然,“以”字的用法还有很多,限于教材篇目,不再赘述,留待读者自己理解和领悟.

1.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2.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 何陋之有?(《陋室铭》)② 宋何罪之有?(《公输》)③ 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一、必修二中以和之字的用法~人教版高中

以:1、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2、以乱易整 介词,用3、越国以鄙远 介词,把4、焉用亡郑以陪邻 相当于连词“而”5、以其无礼于晋 连词,因为6、具告以事 介词,把7、不然,籍何以至此 介词,凭8、军中无以为乐 连词,用来9、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连词,表目的,来.10、引以为流觞曲水 介词,把11、亦足以畅叙幽情 介词,用来1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介词,因1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介词,因为1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相当于连词“而”15、可以无悔矣 介词,凭1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连词,相当于“来”之:1、唯君图之 代词,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2、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助词,的4、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辍耕之垄上 动词,到、往 6、所之既倦 动词,往、到达7、以之兴怀 代词,指“向之所兴,……,已为陈迹”8、夫人之相与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9、极视听之娱 结构助词,的.。

4. 文言文为字的用法为字有哪些用法请回答得与高考有关

为为为 wéi《动词》(1) (为的本义是母猴。

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2) 假借为“伪”。

做,作,干,搞。我生之初,尚无为。

——《诗·王风·兔爰》子为不知,我将不坠。——《左传·定公十二年》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

——《管子·枢言》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为,施也。

又,成也。——《广雅》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

——《世说新语·巧艺》为之难。——《论语》。

皇疏:“犹行也。”可以为师。

——《论语》人之为学。——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推为长。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3) 又如:为事(办事;成事);为诈(作假);为薪(取薪);为善(做善事);为道(学道,实践圣道);为头(居首;从头开始);为人(做人);为后(立后);为底(治足茧)(4) 制作;创作。

造作,为也。——《尔雅》以为乐器。

——《周礼·春官·典同》。注:“为,作也。”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墨子·节用上》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见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为棺椁。

——《庄子·人间世》应声便为诗。——《世说新语·文学》(5) 治理。

为,治也。——《小尔雅》诸葛瑾为 豫州。

——《世说新语·排调》(6) 又如:为国(治国);为政(治理国家;执掌国政)(7) 变成,成为。何遽不为福。

——《淮南子·人间训》不能为祸。终为忠臣。

——《世说新语·自新》而改为入。——宋· 洪迈《容斋续笔》(8) 又如:由徒为师(9) 是。

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不为近者热。

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谓为三横。

——蔡元培《图画》(10) 又如:十尺为一丈(11) 学习,研究。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可亡也。

——《韩非子》(12) 种植;营作。东周欲为稻, 西周不下水, 东周患之。

——《战国策》(13) 设置;建立。如:为法(制定法律;成为法律);为命(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为山(建立功业)(14) 使。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15) 以为;认为。

为汝多智。——《列子·汤问》惊为生人。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我将为无人会使此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16) 演奏。

如:为乐(奏乐;作乐)《名词》为姓词性变化《介词》(1) 被。——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不为酒困。

——《论语·子罕》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为予群从所得。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为操所先。——《资治通鉴》悉为逆据。

——《广东军务记》(2) 又如: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贼所盗;为敌所败(3) 于,在。——表示时间或处所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

——《淮南子》《连词》(1) 和。——表示并列关系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

——《孟子·公孙丑下》犀首以梁为 齐战于 承匡而不胜。——《战国策》(2) 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3) 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

——《史记》(4) 或,抑。——表示选择关系助教顾良戏之曰:“汝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河水之河?” 妥应声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为新故之故?”——《北史·何妥传》《太誓》之注不解“五至”,…不知为一日五来,为当异日也。”

——《诗·周颂·思文》疏不审先生梁朝出仕,为复隐居?——《太平广记》(5) 又如:为复(还是,抑或);为是(抑或;还是);为当(抑或;还是)《助词》(1) 的,之。——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后汉书》(2) 宾语前置的标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孟子》(3) 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

如:大为高兴;广为宣传(4) 附于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意。如:广为流传;更为重要《语气词》(1) 用于句尾,表示反诘、疑问,多与“何”相配合使用。

如:何乐而不为(2)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何命焉为。

——《墨子·公输》相为倚伏。——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相为应答。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为、为、为 wèi《动词》(1) (为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

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2) 帮助;佑助。

福禄来为。——《诗·大雅·凫鷖》(3) 又如:为虎添(傅)翼(4) 通“谓”。

言说;告诉。宋,所为无雉兔孤狸者也。

——《墨子·公输》管仲, 曾西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孟子·公孙丑上》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谷梁传·宣公二年》太子怒,入为王泣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词性变化《介词》(1) 因为,由于。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做)。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又如:为是(因为是,为的是);为甚(为什么)(3) 替,给。为王吹竽。

——《韩非子·内诸说上》为。

5. 高中文言文常用词的意思.然、者、所、何、乃.分别举出各种用法极其

然 ⑴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康肃忿然曰.③杂然相许,其妻疑曰.④夫子喟然叹曰.⑤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 ⑵然而,但是.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④然君之职分难明.⑤然群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⑥然是说也,余尤疑之.⑦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⑧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⑨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 ⑶是的,对的.例:①然之.命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然之:以之为然)②植然其言及圣门,门吏阻住.③吴广以为然.乃行卜.④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⑤然,诚有百姓者. ⑷如此,这样.例:①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②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③子墨子曰:“然,胡不己乎?”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⑤惟博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⑥后这为人君者不然.⑦ 使之然也.⑧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⑨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⑩此亦不然矣. ⑸用在句末,“像.一样”.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⑵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⑶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⑷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⑸然后得一夕安寝.⑹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⑺然后以六合为家.⑻然后渡扬子江.⑼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⑽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11)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⑵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⑶然则成于下之得.⑷然则诸侯之地有限.⑸然则废衅钟与?⑹然则一羽之不举,不为用力焉.⑺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⑻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例:⑴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⑵然而隐忍以行.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汀?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所 ⑴处所,地方.例:①持童抵主人所.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⑤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⑥某所,而母立于兹.⑦此何所也?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⑴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⑵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⑶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⑷汉高祖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所在」 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何 ⑴什么.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⑵怎么样.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②却看妻子悉何在.③。

6.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而”和“以”字的用法求解

“席地而睡”中的而表修饰。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7.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而”字有几种用法

①<;名>;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而。”

②<;代>;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③<;动>;通“如”。好像《察今》:“军惊而坏都舍。”

④<;连>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而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而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肴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⒌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⒍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⒎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⒏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⑤<;助>;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⑥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而,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文章标签: # 孔子 # 论语 #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