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调剂 高考调剂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高三网_高考文言虚词练习

tamoadmin 2024-07-27 人已围观

简介1.18个文言文虚词顺口溜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3.高考语文文言必考的十八个虚词是哪些?4.高考必备18个文言虚词5.夏本纪文言文实词虚词6.求所有高考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7.高考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什么?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一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

1.18个文言文虚词顺口溜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

3.高考语文文言必考的十八个虚词是哪些?

4.高考必备18个文言虚词

5.夏本纪文言文实词虚词

6.求所有高考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7.高考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什么?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实词整理高三网_高考文言虚词练习

高考的18个古文言文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一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二、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

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

四、乃

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

18个文言文虚词顺口溜

“则”是会意字。 在图1的金文中,左为“鼎”右为“刀”,表示用“刀”在“鼎”上刻画。部分金文左为两个“鼎”(图2),孙常叙对此字形解释是:“西周金文‘则’字从两鼎一刀,化一般为具体,以鼎代器。上一鼎是所比照的器样,下一鼎是比照器样傲制出来的模型母胎,从刀,表示对它照样进行整形雕饰。把古‘则’字字形结构所反映的词义特点和《说文》所记‘等画物’的‘则’字古义统起来,可以使我们在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程序上又看到一道工序。”“《说文》所的‘等画物’就是比照样子刻画器物——照样子作东西。”? 成批地制作器物,必须首先设立标准,然后按照同一标准生产,长短、宽窄、大小就会相等,形状也相同,而且,在上古人们多将刑书、律法铸于大鼎,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所以“则”有标准、准则的含义。?

图3为春秋金文,图5是战国简牍文字,图6是战国金文,均沿袭西周金文。小篆(图7)将金文的“鼎”讹变为“贝”,隶书(图8、9)、楷书由小篆体演变而来。?

由法则、准则的意思,“则”又能泛指普遍遵守的规定,如:原则,规则。准则、法则是学习的标准,“则”字引申为榜样、模范。成语“以身作则”也正是这个意思。“则”从法典规章又引申为遵守、效法,用作动词,如《论语·泰伯》:“惟天为大,惟尧则之。”两句话大意是:只有上天才是伟大的,而只有尧才能效法上天。凡法典规章,其内容都不止一项,须分别款,一一开列,所以法典规章的一条一款一项,就称为一则。这样“则”又引申为量词,现代汉语多用于计量篇幅短小的文章,如两则新闻,三则寓言等。

此外,“则”还是一个文言虚词,主要用作连词,多表示条件或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那么”,如成语“不平则鸣”,“水至清则无鱼”。“则”作为虚词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也经常使用。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

1. 语文高考十八个虚词的顺口溜

18个虚词口诀 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谐音: 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奇思妙想 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金庸《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 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于 速记口诀 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 谐音: 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 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 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

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 “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 “比”等。例如: 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自、从)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由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 ④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给)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到)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比) 与 速记口诀 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 谐音: 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为了搞 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

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吃冰冻带鱼前,要先解冻, 这就寓意两国关系的解冻。

莲藕同根,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据科学家借助探测仪测得,最古老的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计那时人们结婚不送戒指,送莲子。

释义举例 “与”字动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四种词性。 1、用作动词,译为译为“给与”“参与” “结交”“亲附”例如: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给与) ②骞叔之子与师。

(《骞叔哭师》)(参与)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结交,亲附) 2、用作连词,“同”“和”“跟”。 ①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和,跟,同) 3、用作介词,“同”“和”“跟”; “给”“替”;“和……比较”;例如: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和、同、跟)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给,替) ③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比较) 4、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

例如: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感叹语气)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疑问语气)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测度语气) 焉 速记口诀 句尾词尾常不译,反诘语气常译呢。代词什么之哪里?兼词相当于是之、疑副怎么和哪里。

谐音: 锯尾吃尾常不易,反截鱼鳍长翼呢。带刺什么知那里?见刺相当于是之、姨夫怎么和哪里。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今天我去姨夫家,姨夫说烧鱼给我吃。北冥有鱼,其 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这么大的鱼,吃起来很费劲,吃个尾巴都要用锯子锯,还很难锯下来。鲲的鱼鳍,也就将来鹏鸟的长翼,被称作鱼翅。

不吃鱼尾了, 反过来截鱼鳍。什么?不知道那里居然带刺,刺有多粗?《茶馆》看过吗?相当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家的茶碗那么粗。

我说:“姨夫,怎么吃啊?这哪里是吃鱼翅, 简直是啃大树。” 释义举例 “焉”有助词、代词、兼词、副词四种用法。

1、用作助词,在句中或句尾,或作形容词、副词词尾,一般不译;用于反诘语气,译为“呢”。例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师说》)(句中不译) ②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句末不译) ③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词尾不译)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呢) 2、用作代词,相当于“之” 可译为“他”、“它”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它,指蛇。)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什么)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哪里) 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译为“在其中”“ 从这里”等。

例如: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在其中) ②先世。

2. 求记十八个文言文中虚词的口诀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于(与)焉何其若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语嫣何其弱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奇思妙想 金庸《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 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1、于 自从由于和对于 在给向到被和比 自从鱿鱼和对鱼 再给向导杯和笔 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

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 “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 “比”等。例如: 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自、从)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由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 ④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给)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到)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比) 2、与 动与给参与结交亲 同跟和连介叹测疑 冻鱼给单于结交亲 同根荷莲借探测仪 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

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吃冰冻带鱼前,要先解冻,这就寓意两国关系的解冻。

莲藕同根,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据科学家借助探测仪测得,最古老的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计那时人们结婚不送戒指,送莲子。

释义举例 “与”字动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四种词性。 1、用作动词,译为译为“给与”“参与” “结交”“亲附”例如: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给与) ②骞叔之子与师。

(《骞叔哭师》)(参与)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结交,亲附) 2、用作连词,“同”“和”“跟”。 ①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和,跟,同) 3、用作介词,“同”“和”“跟”; “给”“替”;“和……比较”;例如: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和、同、跟)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给,替) ③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比较) 4、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

例如: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感叹语气)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疑问语气)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测度语气) 3、焉 句尾词尾常不译 反诘语气常译呢 代词什么之哪里 兼词相当于是之 疑副怎么和哪里 锯尾吃尾常不易 反截鱼鳍长翼呢 带刺什么知那里 见刺相当于是之 姨夫怎么和哪里 今天我去姨夫家,姨夫说烧鱼给我吃。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这么大的鱼,吃起来很费劲,吃个尾巴都要用锯子锯,还很难锯下来。鲲的鱼鳍,也就将来鹏鸟的长翼,被称作鱼翅。

不吃鱼尾了,反过来截鱼鳍。什么?不知道那里居然带刺,刺有多粗?《茶馆》看过吗?相当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家的茶碗那么粗。

我说:“姨夫,怎么吃啊?这哪里是吃鱼翅,简直是啃大树。” 释义举例 “焉”有助词、代词、兼词、副词四种用法。

1、用作助词,在句中或句尾,或作形容词、副词词尾,一般不译;用于反诘语气,译为“呢”。例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师说》)(句中不译) ②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句末不译) ③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词尾不译)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呢) 2、用作代词,相当于“之” 可译为“他”、“它”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它,指蛇。)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什么)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哪里) 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译为“在其中”“ 从这里”等。

例如: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在其中) ②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从这里) 4、用作疑问副词,译为“怎么” “哪里”。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哪里) 4、何 代定宾谓 什么哪里原因 副形动前首 。

3.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把它分得清楚些.用法和意义.还有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

4. 文言虚词“乃”的用法有多少

文言虚词的顺口溜:之乎者也若,夫且何吁哉,耶(邪)所矣焉耳欤,其诸而乃然。

这里就重点的文言虚词讲一下: 1、之:代词:我见相如,必辱之(代“相如”)《廉颇蔺相入列传》;助词: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耳矣!《三国志》,宋和罪之有?《墨子》;连词:皇父之二子四焉。《左传》这里之的用法同“和”。

2、乎:主要表疑问:子见夫子乎?《论语》,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3、者:······的人: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代词:者边走,那边走〈醉妆词〉 4、也:判断句式的代表语,用于句末:廉颇,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提顿语气: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 5、若:你:若毒之乎?《补蛇者说》翻译:你怨恨它(代指补蛇的差事)吗?;连词,如果:若潜师以来,国可得矣。《左传》 6、焉: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5. 文言文实、虚词的记忆方法

如何推断文言文中虚词的词义文言文难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言虚词难以把握.由于大多数文言虚词是从实词中借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文言文中某个词有时是虚词,有时又是实词.这是区别和确认虚词的一个难点.此外,同一个虚词在具体的语言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我们经常接触到“以”字,义项就相当丰富.作动词,“以”有“以为”“认为”义;作介词,“以”有“用”“拿”“凭借”“依据”“按照”“把”“因”“由于”“在”“从”等义;作连词,“以”有“而”“又”“而且”“并且”“用来”“以致”“因为”等义;“以”还可以通“已”,有“止”“已经”等义.那么,我们如何准确地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1.依据语法功能析用法,根据用法辨词义,请看下面的例句:①苏回为郎,二人劫之.(《赵广汉办案》)②其母就与之诀.(《范滂别母》)③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范滂别母》)④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冯唐论将》)⑤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优孟衣冠》)⑥顷之,上行出中渭桥.(《张释之执法》)要判别以上几例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可根据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破口.如①中“二人”是主语,“劫”是谓语,那么“之”就是宾语,而作宾语的常常是名词和代词,所以此句中的“之”作代词,代前句中的苏回.②句中主语是“母”,谓语是“诀”,“就”和“与之”只能作状语,这样看来“与之”只能是一个介词结构.“之'就应该是介词“与”的宾语,作代词.③句中“割”是谓语,宾语部分是“不可忍之恩”,中心词是“恩”,“不可忍”作“恩”的修饰成分,那么“之”就只能作结构助词“的”.④句中廉颇李牧是主语,“为”是谓语,“之”用在主谓之间,是助词,但不译.⑤句中“以”是“凭借”的意思'.“楚国堂堂之大”若理解为“楚国的强大”或“楚国强大”,与下句连接起来不够流畅.译成“强大的楚国”就好多了.这样看来“大”作楚国的定语,中心词应是“堂堂楚国”,“之”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⑥句中“顷”是个时间词.作了主句的状语,“之”附在“顷”后,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一个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如果“之”作动词“到”“往”义.用语法知识来判别也容易明白.例如“曾子之妻之市”.在这个句子中,“妻”是主语,“市(集市)”是宾语,第二个“之”不作谓语,句子就不通了.由此看来.根据语法知识可判别虚词意义,办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再看虚词功能.2·用删换替代看变化,通过比较辨词义.请看下面的例句:⑦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刘安世为谏官》)⑧军功爵赏·皆决於外:归而奏之(《冯唐论将》)⑨皆知大王 *** 而贵马也.(《优孟衣冠》)10一丝而乳,以至于寸.(《乐羊子妻》)11虏魏太子申以归.(《孙庞斗智》)__12以媚人,吾不为也.(《周教颐传》)_13从军平阵,以功除峨州刺史.(《循吏辛公义》)我们如何辨别以上几句中加点的“而”和“以”呢 ?如我们把⑦句至⑩句中的“而”全部删去,读起来仍然流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作连词,只有删去连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我们再用换位法,即将“而”连接的前后词句交换一个位置,就会辨出这几个“而”意义上的差异·换位后只有句⑨不影响原意,这说明此句中的“而”是并列连词.其他三个用“而”的常用义项来替代,句⑦中可用“可是”“但是”,句⑧中可用“就”“接着”·句⑩中可用“地”代换.“一丝”是“累”的状语,“而”表修饰关系.11至13中“以”用删的方法,1112句可行13句不可.这表明1112句中“以”是连词,先“虏”后“归”,显然“以”表承接,“”是方式,“媚人”是目的,“以”是表目的的连词13句中的“以”不能删的原因是它是“介词”,“以”和“功”组成介词结构,用“由于”“因”等替代就可确定它的意义3瞻前观后析语境,根据位置辨词意请看下面的例子.14儿妾食麦而已.(《任 其人》)15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范滂别母》)16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书何易于》)17 军士十七市取酒,以刃刺绷酒翁.(《太尉平乱》)18臣请以雕玉为棺.(《优孟衣冠》)19何后期为? (《穰苴执法》20帝愀然为之不说.(《寇准为相》)21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张释之执法》)22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寇准为相》)23君子当正其威仪.(《陶侃在广州》)如何准确地鉴别以上加点词的词义呢?我们可通过语境分析.观察这个词所在的位置,进而通过位置判别它的用法及意义.14句中的“而,用在句末和“已”结合在一起,它不可能充当连词、代词之类,只能作语气词,可以推而广之.而15句中的“而”用在两个连续动词之间只能是连词,有承接意义.1617两句中的“以”用在动词之前的是连词(一般是这样),有“用来”义,用在名词前和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后面有动词作谓语,它就是状语,所以17句中的“以”是介词,有“用”的含义.181920句的“为”用在名词和代词前,后面接动词的,它就应该是介词,后面没有动词。

高考语文文言必考的十八个虚词是哪些?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得车千乘不如闻烛过一言赵简子围

小题1:(1)通“敝”,疲惫(2)通“殁”,死(3)满溢,盛多(4)距离(大赛的答案为“割去”,似不妥。)(5)乘势、追逐

小题2:首先针锋相对,是君王不能用民,而不是民有不足;其次,用本国自古而来的例子,说服力强;再次正反对比论证,气势逼人。

小题3:是赵简子自己没有身先士卒,没有用身教鼓舞士气。

小题4:精良的军事装备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如何让用人。是烛过“一言”让赵简子省悟,身先士卒远胜于优良装备。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译文

赵简子围攻卫国国都的外城,拿着坚固的大小盾牌作掩护,站在箭和滚石打不到地方,击鼓命令战士进攻,然而战士却不冲上去。简子扔了鼓槌说:“哎呀!我的战士这么快就疲困了。”行人烛过脱下头盔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话:只有君主不会使用战士的,战士没有会疲困的。过去我们的先君晋献公吞并了十七个国家,征服了三十八个国家,打了十二次胜仗,用的是这些民众。献公死了,惠公登上君位,他荒*无度,残暴昏乱,自己只管喜欢美女,于是秦国人肆意入侵,距离晋国的都城绛只有十七里,用的也是这些民众。惠公死,文公继承君位,围攻卫国,得到邺地;城濮的战争中,五次打败楚军,在天下得到霸主之名,用的也还是这些民众。所以,只有君主不会使用战士的,战士没有会疲困的。”简子于是丢了盾牌,站在箭和滚石能打得着的地方,敲击战鼓命令战士进攻,战士乘势响应,打了个大胜仗。简子说:“我与其得到一千辆兵车,还不如听到行人烛过的一番话啊。”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小题1:B

小题1:(1)使……活下来 (2)被

小题1:哪有早晨侍候梁帝晚上却服侍晋王的道理,这样我活着有何脸面见天下的人呢!

小题1:用他自己的话说明他的忠义。

小题1:表现了王彦章英勇善战、宁死不屈、爱国忠君的精神。

小题1:试题分析: “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这句话的含义是“ 臣和陛下血战 了十几年”,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谁,做了什么”,即“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点评:给文言句子划分节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1:试题分析:(1)“活”,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活下来”的意思;(2)“见”,被动用法,“被”的意思,它的实词含义是“看见;面对”等。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联系原句来理解,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这句话时,要注意把“岂有”(哪有)、“梁”(指“梁帝”)、“晋”(指“晋王”)、“事”(服侍)、“生”(“我”,指“王彦章”)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1:试题分析:“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这句话是王彦章常说的一句话,它的意思就是“人生在世要留下东西给后人,比喻留美名于身后”,他战败后,宁死不降的忠义举动正好印证了他所说的话。

点评:解答本题时,先要理解句子含义,再分析它在文章中的作用。也可以根据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来分析其作用。

小题1:试题分析:从“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中,可以看出王彦章是一个英勇善战的人,因为战败后,庄宗劝降,从他说的那句话“……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中可以看出,王彦章具有宁死不屈、爱国忠君的精神。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小题1:D小题2:D小题3:B小题4:B 小题1:试题分析:从语法角度来看,“责”前有结构助词“之”,可判断“责”在此句中应是名词;从句意来看,责,通“债”可翻译为 侮辱。

“前辱之责”可以理解为“从前所受的屈辱”。小题2:试题分析:A项,前一“而”连接的是两个动词,且动作上有先后关系,因此,“而”为表承接的连词;后一“而”表修饰。

B项,都为介词,但前者意为“给”、“与”;后者表被动, “为”字句――“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C项,前者为介词,因此;后者为表目的的连词,相当于“来”“用来”。D项,都为介词,表被动。

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判断例句的句式,根据例句的句意,特别是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判断,其句式为被动句式。A项,“身”与“物”后都有“之”这一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所以A句为定语后置句;B句为被动句,“见”表被动;C句通过“于”后置状语,为状语后置句;D句,“也”帮助表判断,为判断句。

小题4:试题分析:“不以为辱”错,据文中“则仆偿辱之责”,意即我以前所受的侮辱,可知B项“不以为辱”不符合文意。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饱而知人之饥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

小题1:(1)BCD (2)AD

小题2:(1)景公披着白色狐皮大衣,坐在厅堂一侧的台阶上。

(2)真奇怪啊!连续下雪三天,然而天气不冷。

小题3:晏子早就有意进谏,乘天寒,入见景公才随机而进言。这从晏子之言严谨而雄辩可看出。

小题4:排比 使谏言语意集中,文气酣畅,加强了说服人的力量。

小题1:(1)B:指荒年/C:偏义复词,偏义与“饥”,指荒年。/D:指荒年。)(2)(A/D:给予/B:参与。/C:交好。)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译文

景公在位时,雨连续下了三天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白色狐皮大衣,坐在厅堂一侧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进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真奇怪啊!连续下雪三天,然而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小题1:魏郎/弄戟多少

小题1:(1)等到 (2)停止,在文中有“松懈”之意 (3)传扬

小题1: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他的精力毫不懈怠。

小题1:(1)年十五,颇已属文。 (2) 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

小题1:是个心胸宽广,头脑冷静的人。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的节奏一定要遵循句子的结构原则,比如本句就要在“魏郎”这一主语后划分节奏。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在理解时,除了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好药注意到有些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辍”这个字,就要注意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要注意“积、为、辍”等关键字,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成份,必要时还要调整句序,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1)年十五,颇已属文。 (2) 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这两话来分析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郑伯的嘲笑,魏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虚心接受了”这件事来分析“魏收”的人物形象即可。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6分)文侯与虞人期猎

小题1:(1)约定(2)这

小题1: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小题1:做人要诚信、守时等。

小题1:试题分析:“期”在课内文言文中有出现,如《陈太丘与友期》,它们的意思相同。“是”在文言文中常是代词用法。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雨”“ 焉”‘ 之’等。“雨”是名语用作动词,下雨的意思。“ 焉”是哪里的意思。‘ 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把各个词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1:试题分析:“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人物的语言这个语句体现了人物守信的精神 。

点评:启示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语句也是很重要的。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1)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辱,家庭不免有风雨飘摇的祸患。(得分点:数、见、患、大意,共4分)

(2)孺允修补玉岩公住过的屋子,趁机在院中建造了五间房屋,收藏了上万卷书。(得分点:葺、因、大意,共4分)

小题4: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起官陟宪使”意思是(玉岩公)被重新起用提升为宪使,“陟”在这里是动词,“提拔”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C项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①代词,他的;②代词,自己。B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D①介词,对于;②介词,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数”,多次;“见”,被;“患”,祸患。(2)句中“葺”,修补;“因”,趁机。

小题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解答时考生要通读全文,理清结构,然后按照题干要求组织答案。第一自然段写了玉岩公打算建杏花书屋,交代了杏花书屋的由来。第二自然段写孺允修补玉岩公住过的屋子,趁机在园中建造杏花书屋。第三自然段围绕唐代杏花之宴展开议论。第四段表达对周家子孙的美好祝愿。考生把上述内容按先后顺序整理成答案即可。

附文言文译文

杏花书屋,是我的朋友周孺允建造的读书的房子。孺允自己说他的已故的父亲大人玉岩公担任御史之职,被贬谪到沅水、湘水一带时,曾经梦见自己住在一间房子里,房屋旁边杏花烂漫,孩子们在屋里读书,琅琅的读书声传到屋外。嘉靖初年,(玉岩公)被重新起用提升为宪使,就从故居迁到县城的东门,这就是他现在居住的房子。玉岩公指着房子后面的空地对孺允说:“今后应当修建一间房子,给它命名为杏花书屋,来记下我做的梦。”

玉岩公后来调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没来得及回家就死在南京。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辱,家族不免有风雨飘摇的祸患。像这样过了几年,才找到一个安定的居所。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补玉岩公住过的屋子,趁机在园中建造了五间房屋,收藏了上万卷书,用玉岩公曾经命的名,(写好)悬挂在门楣上,周围种植花果竹木。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杏花开得鲜艳灿烂,恍惚间就像玉岩公往年在梦中见到的情景一样。回想玉岩公被贬谪在沅、湘一带的情景,真可谓醒来时所看到的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进入房间,想到玉岩公,能不感慨吗?

从前唐朝人重视进士科,读书人要登第时,正是长安杏花盛开的时候,因此人们都把新进士的杏园之宴当作大事。现在考进士,也正当杏花盛开的时候。读书人考中进士,大多以梦见杏花为先兆,这是世俗对荣誉和名声没有忘记才这样的缘故:玉岩公因为直谏之事触怒了天子,辗转岭南十多年,(历尽艰险,)玉岩公心性刚毅,对于追求富贵的念头已灰飞烟灭了。把通过考科举获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大概古代的君子,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只是自己鞠躬尽瘁。对他的后代,还希望他们世代享受祖宗的德泽,永无止境的为朝廷效劳。玉岩公的良苦用心就是这样的。

现在距离玉岩公去世,还没有多长时间,以前与玉岩公一起考中进士做官的人,富贵显赫一时,可他们的后代不知道沦落在何地。孺允兄弟目前虽然不得志,但人们希望他们能得以重用。且玉岩公的孙辈们都才华出众,可以凭这知道是受了《诗》《书》传家的恩泽啊。《诗经》说:“打如今开了头,年年都有好收成,君子有了厚禄就留给子孙。大家都欢乐无比啊!”我在周氏家族这里看到《诗经》中所说的情形了。

高考必备18个文言虚词

一、 而

1、 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 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 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如:既而儿醒,大啼。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 何

1、 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 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 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4、 同“呵”,喝问。

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 乎

1、语气助词

(1) 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

如:欲安所归乎?

壮士,能复饮乎?

(2) 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 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如: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 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 用作助词,可作形容词词尾。

如: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四、 乃

1、 副词

(1) 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才”等。

如:良乃入。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 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竟然)”。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 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仅”。

如: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你”“你的”。

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用作副词,起帮助判断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

五、 其

1、 代词

(1)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她的”(包括复数)。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第三人称,一般代人,可译为“他”“它”“她”(不加“的”)。

如:秦王恐其破璧。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3) 第一人称,用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 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 副词

(1) 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

如:其皆出于此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怎么”。

如:其孰能讥之乎?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 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恐怕”。

如:吾其反也。

(4) 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可”。

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连词

(1) 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2) 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如:其真耶?其真不知马耶?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

4、 助词,作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如:霰雪纷其无垠兮。

六、 且

1、 连词

(1) 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且矫诏纷出。

(2) 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可译为“又”“并且”。

如:河水清且涟漪。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3) 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再说”。

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如:不出,火且尽。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七、 若

1、 代词

(1) 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如:更若役,复若赋。

若入前为寿。

(2) 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

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2、 连词

(1) 设关系,可译为“如果”“设”。

如:若止印三二本,则未为简易。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2) 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以“夫”“至”结合,放在一段或者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如: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4、 动词,“像”“好像”。

如:若水之归下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八、 所

1、 助词

(1)组成“所”字结构。后面必须跟动词,如不是动词则要活用为动词。相当于“……的”。是一个名词性结构。

如:置人所缯鱼腹中。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 组成“为……所……”表被动。

如: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3、 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1) 表原因。译为“……的原因”。

如: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表凭借、手段、目的。译为“用来……的”。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4、 名词。译为“处所”“地方”。

如:某所,尔母立于兹。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九、 与

1、 介词,

(1)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

如:且与府吏要。

秦伯说,与郑人盟。

(2) 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跟……相比”。

如:吾与徐公孰美。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 连词,边接并列成分。

如:今秦之与齐犹齐之与鲁也。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也入与非常也。

3、 语气助词,通字,同“欤”。

如:王庶几无疾病矣与。

无乃尔是过也。

4、 动词,译为“给予、结交、参加、赞许、亲附”

如:蹇叔之子与师。

失其所与,不智。

与嬴而不助五国者。

十、 于

1、 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得复见将军于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 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比”“胜过”。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 构成复音虚词“于是”。

(1) 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关系,古今同义。

如: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秦王不怿。

(2) 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在这”“从这”。

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 词缀,嵌在动词之前,构成双音节词,不译。

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十一、为

1、 介词,读四声。

(1) 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 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为君翻作《琵琶行》

公为我献之。

(3) 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4) 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5) 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6) 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如:恐为操所破。

2、 助词。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以伐为?

3、动词,“成为”“变成”“治理”“作为”“当作”“以为”“认为”“是”等。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

十二、焉

1、 助词

(1) 语气助词。

A、 陈述语气,可不译。

如:于是余有叹焉。

B、 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C、 句末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如:盘盘焉。

2、 代词

(1) 人称代词,一般代物,作第三人称,可译为“它”。

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2)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

则将焉用彼相矣。

3、 兼词

(1) 用作“于此”“于是”。

如:青麻头伏焉。

风雨兴焉。

(2) 用作“于之”。

如:使皇武子辞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十三、因

1、介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如:因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

因击沛公于坐。

我欲因之梦吴越。

2、 连词

(1) 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如:相如因持璧却立。

府吏闻此便,因求暂归。

(2)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如: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十四、也

语气助词

(1) 表示判断语气。

如: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 表示肯定语气。

如: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3) 表示疑问语气。

如:吾王庶几无疾病矣,何以能鼓乐也。

缚者何为者也?

(4) 表示感叹语气。

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能鼓乐也。

(5) 用在句未,表示反诘语气。

如:安求其能千里也?

(6) 表示祈使语气。

如:勿从俱死也!

(7)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十五、以

1、 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用(凭)什么身份“”按照“。等。

如:余船以次俱进。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2) 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秦亦不以城予赵。

(3) 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相当于“在”“于”。

如:余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5)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2、 连词

(1)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目的关系。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

如:敛赀财以送其行。

以尽吾齿。

(3)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余以四人拥火以入。

(5)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如:以是人多以书台口余。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发于新硎。

4、 副词,同“矣”,相当于“已经”。

如:固以怪之矣。

十六、则

1、 连词

(1)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原来是”“已经是”。

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临视,则虫集冠上。

(2)设关系,引出设的情况相当于“使”“如果”或表示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 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可译为“可是”“却”,或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可译为“虽然”“倒是”。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 副词,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寡人之罪也。

十七、之

1、 代词

(1) 人称代词,第三人称。

如:作《师说》以贻之。

(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之二虫又何知?

2、 助词

(1) 结构助词。

A、 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或不译。

如:吾尝闻少仲尼之闻。

B、 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

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 音节助词,凑成音节,不译。

如: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十八、者

1、 助词

(1) 构成“者”字结构,名词性短语。

如:用叶者取叶禄长足时。

(2) 起提顿作用,可不译。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 代词

(1) 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 放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之类。

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夏本纪文言文实词虚词

太多了,写不开,去百度的虚词吧看吧,那里有详尽的解释,我这只写了一个。。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林》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求所有高考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1. 文言文实词虚词

赤壁赋(一)通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始得西山宴游记》通字僇 自余为僇人 戮 (受)刑辱趣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趋 往、赴颢 悠悠乎与颢气俱 浩 浩大古今异义漫漫 漫漫而游 没有目的,随意 今指(时间、地方等)长而无边的样子。

披 到则披草而坐 拨开 盖或搭在肩背上凡是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两个词,凡是这个 所有的然后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这样以后 表承接,接着颓然 颓然就醉 摇摇晃晃的样子 精神萎靡不正于是 游于是乎始 从此 连词,表承接向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先前 介词,朝着土壤 则凡数州之土壤 疆土 泥土天际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两个词,天空,交会 天边虚词多义其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连词,表设 如果日与其徒上高山 代词 自己的,我的其高下之势 代词 那些之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结构助词 的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结构助词, 的始指异之 代词 它,指西山穷山之高而止 结构助词 的故为之文以志 代词 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而 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连词,表修饰 ……地觉而起,起而归 连词,表承接 就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连词,表承接 然后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连词,表转折 却穷山之高而止 连词,表承接 才为 不与培塿为类 动词 是故为之文以志 介词,表目的 为了以 醉则更相枕以卧 连词,表修饰 相当于“而”,……着故为之文以志 连词,表目的 相当于“而”,来词类活用N—V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梦 做梦故为之文以志 文 写作文章N—状 箕踞而遨 箕 像簸箕一样Adj—V 入深林,穷回溪 穷 走到……的尽头Adj—N 无远不到 远 远方的山水萦青缭白 青,白 青山、白水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远 远处Adj—意V 始指异之 异 以……为异,认为……奇特Adj—使V 倾壶而醉 倾 使……倾尽,全部倒出特殊。

2. 常用文言文实词与虚词词义整理实词136个虚词15个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3. 文言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区别词、副词、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

把语法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掌握较多的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通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18个高考要求的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4. 高考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 表恢复的:复、还

7) 表兼代的:兼(表兼任); 领(兼代); 权,行,,署(代理);

8) 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 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 知(典、主) 视事 用事 下车(伊始) 掾 丞 洗沐 乞骸骨 致仕

⑴而 ①连词: 表并列, 表递进 ,表承接, 表转折, 表修饰,表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 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 ① 疑问代词: “什么”、“哪里”; “为什么”、“怎么”。 ②副词:“多么”。

⑶乎 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 表测度,“吧”; 表感叹,“啊”、“呀”; 作词尾。

②介词 :“于”、“在”、“从”。

⑷乃 ①副词: 表承接,“就”、“才”、“于是”; 表转折,“却”、“竟”; 表判断,“就是”。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 表反诘,“难道”; 表婉商,“还是”; 表期盼,“可要”、“要”。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 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 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 表选择,“还是”;表设,“如果”; 表让步,“即使”、“尚且”; 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 ①代词,第二人称; 指示代词,这 ②连词,表设; 表选择,“或”、“或者”。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 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 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 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 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 介词: ①表对象,“向、对”; 表替代,“替”; 表目的,“为着、为了”; 表原因,“由于、因为”; 表被动,“被”。 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 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 ③兼词“于之”; ④作形容词词尾⑤

(11)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②表疑问语气;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 ①介词: 表凭借,“凭”、“用”、“靠”、“按照”; 表原因,“因”、“由于”; 表对象,“跟”、“和”;

表时间、处所,“于”。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 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 因 ①介词 “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 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 于 介词 ⑴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

⑵表比较,“比”; ⑶被动,“被”。

(15) 与 ①介词,“跟”,“同”; 介词,“给”、“替”; 介词,“和……相比”; ②连词,“和”、“及”;

③通 “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 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

(16)则 ①副词:表判断,“就是”; ②连词: 表承接,“就”、“便”、“原来是”; 表设,“如果”、“设”;

表并列,“就”; 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 ①助词 :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 ② 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 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 ①助词: 衬助音节; 取消句子独立; 结构助词(“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5. 文言文的虚词与实词有哪些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

者。

也”、被动句的“为。

所。

”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设。)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

6. 文言文虚词和实词

实词

如果掌握了文言文的常用实词,就可以算是基本上读懂了文言文。在文言文中,文言实词是主要的语言材料,也是我们阅读时遇到的较大障碍,而学习实词的难度比起学习虚词来又小得多。所以,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对学习文言文时很有帮助的。

那么,如何积累和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实词呢?基本步骤应该是:逐步积累,反复巩固,扩展延伸。同一个常用实词,在这篇课文复习到时,可以想一想其它课文中是否见过,如果其它课文中见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和其它课文中出现的这同一个词用法是否相同。若用法相同,则巩固旧知识;若用法不同,看一看不同在哪里,有什么规律可循。用这种方法,既省时间,又见效果。

虚词

所谓虚词,就是指那些不能够单独成句,词汇意义又比较抽象,但能通过它把实词组织在一起,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因此要想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要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7. 求文言文120个实词18个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在句子中起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只是帮助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具体、完整。

18个高考文言虚词、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高中文言虚词、初中文言虚词、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出处/wenyanxuci/

文言实词定义: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虚词。现在 把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 词和拟声词六类。(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

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通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高考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什么?

文言实词填空练习(常见120个文言实词)

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 )人。(《过秦论》)

⑶爱( )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⑷嗟夫!使六国各爱( )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⑴既来之,则安( )之。(《季氏将伐颛臾》)

⑵沛公曰:“君安( )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⑶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鸿门宴》) ⑸项王曰:“沛公安( )在?” (《鸿门宴》) ⑹思国之安( )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⑺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 )人(《谏太宗十思疏》)

⑻安(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⑼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 )附”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⑴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 )冰雪。(《促织》)

⑵屈原至于江滨,被( )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⑶虽万被( )戮,岂有悔哉! (《报任安书》) ⑷项王亦身被( )十余创。(《项羽本纪》) ⑸将军身被( )坚执锐(《陈涉世家》)

⑹成语“泽被( )后世”“被( )发左衽”

4、倍:①一倍,加倍;②通“背”,背向着,背对着;③通“背”,违背;④通“背”,背叛,反叛。

⑴尝以十倍( )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⑵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 )德也。(《鸿门宴》)

5、本:①草木的根;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本业,特指农业;⑤推究,探究;⑥副词,本来;⑦底本,版本;⑧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

⑴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 )也。(《韩非子》)

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⑶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⑷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 )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⑸今背本( )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末,指工商业;残,祸害。)(《论积贮疏》) ⑹成语“舍本( )逐末”“本( )末倒置”

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鄙视。

⑴孔子鄙( )其小器。(《训俭示康》)

⑵蜀之鄙( )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⑶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⑷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7、兵: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伤害人;③军事,战争;④军队;⑤兵士。

⑴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⑵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寡人之于国也》)

⑶左右欲兵( )之。(《史记?伯夷列传》)

⑷当是时,项羽兵( )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

⑸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⑹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

⑺成语“穷兵( )黩武”“兵( )不厌诈”“厉兵( )秣马”“兵( )临城下”

8、病:①重病;②患病,生病;③疲倦,劳累;④困苦;⑤毛病,缺点;⑥担心,忧虑。

⑴其后二年,余久卧病( )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⑵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⑶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 )矣。(《捕蛇者说》)

⑷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

⑸君子病( )无能焉,不病( )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9、察: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考察;④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精明;⑥明察,细究。

⑴察( )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⑵前太守臣逵察(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⑶明足以察( )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成语“明察秋毫”)(《齐桓晋文之事》)

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 )则无徒。(《答客难》)

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狱,案件;以,根据。)(《曹刿论战》)

10、朝:①早晨;②一日,一天;③上朝,朝拜,朝见(天子);④朝廷;⑤拜见;⑥朝代;也指某皇帝的一代。

⑴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过秦论》) ⑵序八州而朝( )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⑶朝( )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⑷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陈情表》) ⑸相如每朝( )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⑹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 )开济老臣心。(《蜀相》)⑺成语“班师回朝( )”“朝( )秦暮楚”

11、曾:①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②zēng,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竟然”或“连……都……”;③通“增”,增加;④céng,,曾经。

⑴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 )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⑵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⑶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琵琶行》)

12、乘:①驾驭,乘坐;②登上;③趁,顺应;④顶着,冒着;⑤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⑥车的量词,“辆”。

⑴乘( )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⑵因利乘( )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⑶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 )之势。(《过秦论》)

⑷张良曰:“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鸿门宴》)

⑸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⑹若夫乘( )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⑺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⑻成语“乘( )人之危”

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连词,表设,“如果”“果真”。

⑴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⑵盖在殷忧,必竭诚( )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⑶君人者,诚( )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⑷楚诚( )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列传》)

⑸成语“诚( )惶诚恐”

14、除:①台阶;②任命,授职;③去除,除掉;④修治;⑤流逝,过去。

⑴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陈情表》) 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朱子家训》) ⑶兴利除( )弊。 ⑷爆竹声中一岁除( ) (《元日》)

⑸即除( )魏阉废祠之址而葬之。(《五人墓碑记》)

15、辞:①口供;②言词,文辞;③告诉,讲话;④推辞,不接受;⑤辞别,告别;⑥文体的一种;⑦托辞,借口。

⑴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⑵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⑶臣以供养无主,辞( )不赴命。(《陈情表》) ⑷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⑹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 )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⑺成语“在所不辞(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16、从:①跟随;②使……跟随;③依傍,紧挨着;④顺从,听从;⑤堂房亲属;⑥通“纵”,合纵。

⑴合从( )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⑵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⑶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⑷樊哙从( )良坐。(《鸿门宴》)

⑸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 )之。(《谏太宗十思疏》) ⑹升死,其印为余群从( )所得。(《活版》) ⑺弟走从( )军阿姨死。(《琵琶行》) ⑻成语“从( )善如流”“恭敬不如从( )命”

17、殆:①危险;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通“怠”,懈怠;③几乎;④副词,大概,恐怕。

⑴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 )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

⑶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 )遍。(《梦溪笔谈》)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⑸有殆(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18、当:①在(某处、某时);②占据,把守;③掌管,主持;④判罪;⑤抵挡,阻挡;⑥担当,担任;⑦通“倘”,如果。

⑴当( )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⑵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 )项王乎?”(《鸿门宴》)

⑶人君当( )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思疏》)

⑷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⑸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⑹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 )斩。(《陈涉世家》)

⑺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⑻成语“当( )家作主”“锐不可当( )”

19、:①道路,通道;②途径,方法,措施;③规律,道理;④指道家,道教;⑤主张,思想,学说;⑥说,讲;⑦dǎo,通“导”,引导;⑧道义,正义;⑨风尚,风气。

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 )夫先路。(《离骚》)

⑵养生丧死无憾,王道( )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⑶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⑷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 )也。(《韩非子?五蠹》)

⑸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鸿门宴》)

⑹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 )哉?(《谏太宗十思疏》)

⑺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⑻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师说》)

⑼嗟乎!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 )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⑾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 )也哉!(《游褒禅山记》)

⑿成语“道( )不同不相为谋”

20、得:①应该,应当;②对,合适;③能够;④收获;⑤心得,体会;⑥得意,满足;⑦融洽;⑧通“德”,感激。

⑴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事之。”(《鸿门宴》)

⑵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 )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⑶当其欣于所遇,暂得( )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⑷古人之观於天地……,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⑸轩凡四遭火,得( )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⑹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欤?(《鱼我所欲也》)

⑺某亦守法,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21、度:①量长短的标准;②限度,尺度;③制度,法度;④度量,气度;⑤渡过,越过;⑥量词,表示次数;⑦duó,量长短;⑧duó,估计,揣度,推测;⑨谱曲,谱写;⑩思考,考虑。

⑴内立法度(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⑵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 )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⑶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谏太宗十思疏》)

⑷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⑸度( )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⑹会天大雨,道不通,度( )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王昌龄《出塞》)

⑻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 )之。” ⑼权,然后知轻重;度( ),然后知长短。

⑽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 )此曲。(《扬州慢》)

⑾成语“置之度( )外”“一年一度( )”

22、非:①不对的,不合理的;②非难,责怪;③不是;④无,没有;⑤认为……不对。

⑴非( )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⑵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臣之辛苦,非( )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

⑷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 )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⑸是己而非( )人,俗之同病。 ⑹成语“惹是生非( )”“是古非( )今”

23、复:①夹层的,双层的;②繁复,重复;③再,又;④返回;⑤恢复;⑥回答;⑦告诉,上报;⑧通“覆”,遮盖,盖上。

⑴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师说》)

⑵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 )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⑶乃使人复( )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⑷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⑸复( )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⑹有复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齐桓晋文之事》)

⑺成语“髀肉复( )生”“故态复( )萌”

24、负:①背,用背驮东西;背靠着;②承载,担负,支撑;③使承担;④凭借,依仗;⑤享有;⑥违背,背弃;⑦辜负,对不起;⑧蒙受,遭受;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⑵使负( )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⑶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⑷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⑸久负( )盛名 ⑹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⑺秦贪,负( )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同上)

⑻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约不偿城。(同上)

⑼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同上)

⑽成语“负( )屈衔冤”“负( )隅顽抗”

25、盖:①车盖;②遮蔽,掩盖;③胜过,超过;④副词,大概,大约,表推测,推断;⑤连词,表示推测原因,译为“大概因为”;⑥ 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⑦通“盍”,何不;⑧通“盍”,何,怎么。

⑴ 盖(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⑵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 )寡。(《谏太宗十思疏》)

⑶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 )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⑷盖(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同上)

⑸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 )矣。(《项脊轩志》)

⑹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⑺盖(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⑻盖(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⑼力拔山兮气盖( )世(《垓下歌》)

⑽嘻,善哉!技盖( )至此哉?(《庖丁解牛》)

26、故:①旧,与“新”相对;②旧有的,原来的;③老朋友;旧交情;④衰退,衰老;⑤原因,缘故;⑥故意,特意;⑦所以,因此;⑧复音词“是故”,因此。

⑴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⑵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⑶(吴)广故( )数言欲亡,忿恚尉。(亡:逃亡。忿恚:使……愤怒。)(《史记?陈涉世家》)

⑷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⑸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 )业,因遗策。(《过秦论》)

⑹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

⑺故(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⑻豫章故( )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

⑼是故( )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⑽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

⑾成语“故( )弄玄虚”“故( )伎重演”“一见如故( )”

27、顾:①回头看;②看;③探望,拜访;④顾念,考虑;⑤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只是”、“不过”;⑥ 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⑴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⑵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⑶樊哙曰:“大行不顾( )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⑷每移案,顾( )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⑸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 )妻子(《报任安书》)

⑹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⑺相如顾( )召赵御史书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⑻顾( )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同上)

⑼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 )未有路耳。(《史记?魏公子列传》)

⑽成语“瞻前顾( )后”

28、固:①坚固,牢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②巩固、稳固,安定,使……坚固(稳固);③坚持,坚决;④固执,顽固;⑤鄙陋;⑥本来,原来;⑦确实,实在;⑧表让步,固然。

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⑷君臣固( )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过秦论》)

⑸斯固( )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⑹至于颠覆,理固( )宜然。(《六国论》) 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 )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⑻人固( )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⑼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⑽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 )陋。(《报任安书》) ⑾成语 “固( )若金汤”

29、归:①女子出嫁;②返回;③送回,归还;④归附,归顺;⑤汇聚;⑥通“馈”,赠送。

⑴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 )之,若水之归( )下也。(《勾践灭吴》)

⑵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孔雀东南飞》) ⑶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 ⑷自牧归( )荑,洵(的确,确实)美且异。(《静女》)

⑸成语“完璧归( )赵”

30、国: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③国都,京城。

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岳阳楼记》)

⑵九国( )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②图穷而匕首见。(《史记·荆轲刺秦王》)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设,可译为“如果”“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

婉贞》)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②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做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音节助词

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2.代词

(1)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

①豫州今欲何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3.复音虚词

“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做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4)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舒缓语气,可不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介词,相当于“于”

①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比)吾。(《师说》)

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3.用于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词

(1)表示顺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左传·曹刿论战》)

(2)表示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

臣乃敢上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2.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五、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做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做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做宾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做主语)(《师说》)

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做宾语)(《芙蕖》)

(3)第一人称代词。可用做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做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①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大概)(《师说》)

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游褒禅山记》)

③汝其勿悲!(表婉商,可要)(《与妻书》)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一定)(《伶官传序》)

⑤吾其还也。(表祈使,还是)(《烛之武退秦师》)

3.连词

做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表设)(《送东阳马生序》)

②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表选择或反诘,难道)(《马说》)

六、且

1.连词

(1)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又”。

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①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七、若

1.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2.连词

(1)表设,相当于“如果”“设”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复音虚词

“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①若夫*雨霏霏。(《岳阳楼记》)

②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八、所

1.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

后序》)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

3.复音虚词

“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表示原因)(《出师表》)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示手段或凭借的方法)(《师说》)

九、为

1.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史记·鸿门宴》)

(2)可译为“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史记·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可译为“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鸿门宴》)

2.介词

(1)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表示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②公为我献之。(《史记·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6)表示被动。读“wéi”,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结构。

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③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助词

读“wéi”,常用于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十、焉

1.语气助词

(1)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予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用在形容词、副词词尾,起附加作用,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

(1)相当于人称代词“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3.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是”。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在这件事情上)(《五人墓碑记》)

十一、也

1.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判断。

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②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2)表肯定。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3)表疑问。“也”表示疑问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4)表感叹。“也”表示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商量。可译为“吧”。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送东阳马生序》)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十二、以

1.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①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问:“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④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

(1)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承接,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等。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因果,可译为“因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5)表修饰,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6)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助词

(1)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4.动词

可译为“认为,以为”“用”“行”等。

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5.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余。(《送东阳马生序》)

十三、因

1.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实施的根据、前提。可译为“根据”“依据”“按照”等。

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凭借、依靠、依赖的事物或条件。可译为“凭借”“依赖”“依靠”“凭(着)”等。

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借助的时机、条件。可译为“乘”“趁着”“趁”“顺着”等。

不如因善遇之。(《史记·鸿门宴》)

(4)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或实施某一动作行为。可译为“通过”“由”等。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2.副词

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连词

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时人多以书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4.动词

沿袭。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1.介词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①得复见将军于此。(在)(《史记·鸿门宴》)

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墨子·公输》)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出师表》)

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⑤故燕王欲结于君。(跟、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对于)(《师说》)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①良曰:“长于臣。”(《史记·鸿门宴》)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复音虚词

“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做状语或补语,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十五、与

1.介词

(1)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鸿门宴》)

(2)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连词

和,跟,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3.动词

(1)给予,授予。

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鸿门宴》)

(2)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参加,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4)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通。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十六、则

1.连词

(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史记·鸿门宴》)

(2)表设,相当于“使”“如果”或“那么”“就”。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并列,这种用法都是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转折、让步,可译为“可是”“却”,或译为“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2.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十七、者

1.代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表示“……的”,“……的(人、东西、事情)”。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鸿门宴》)

2.助词

(1)语气词,用于词、词组之后,表示提顿、说明与判断。经常与“也”配合,组成“……者,……也”这一文言典型判断句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与“如”“似”“若”等相呼应,表示同类事物或类似事物的关系,可译为“……的样子”“……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十八、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她(们)、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作《师说》以贻之。(代人,做宾语)(《师说》)

② 使之然也。(代物,做兼语)

(《劝学》)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做复指性定语。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

为“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于倒置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6)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意义,译时应省去。

文章标签: # 可译 # 表示 # 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