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高考物理专题_高考物理专题训练资料什么好
tamoadmin 2024-06-10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2.高考物理题3.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考物理经典题型归纳4.高考物理关于竖直上抛运动的题目5.12个高考物理解题方法与妙招 与高一高二不同的是,高三复习的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高三物理教案模板范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篇一:精选高三物理教案模板范文 《力的合成》是xx必修x第五章“力与平
1.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2.高考物理题
3.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考物理经典题型归纳
4.高考物理关于竖直上抛运动的题目
5.12个高考物理解题方法与妙招
与高一高二不同的是,高三复习的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高三物理教案模板范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精选高三物理教案模板范文《力的合成》是xx必修x第五章“力与平衡”第x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在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来研究多个力的合力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初中已经学习了二力平衡,作为基础;
2.学生在标量与矢量方面已经有所了解;
3.在《重力》那节课上学习了力的图示等。
所以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合力、分力、共点力、共点力的合成,合力F的大小与分力F1、、F2的夹角α的关系。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力作用的效果来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能区分矢量和标量,能通过实验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
3.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计算在同一直线上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
4.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原来两个共点力间夹角的关系,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共点力的合力。
过程与方法
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和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运用等效的物理思想来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通过实例理解力的合成与合力的概念;教学的难点是: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二力平衡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什么是共点力,并通过归纳总结区别合力与分力,并通过实验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再进一步联系生活,扩展到多个共点力的合成;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归纳总结和实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基础上,复习二力平衡,来引导学生学习合力的概念,强调力的合成不是简单的代数相加、减;进而让学生探究力的合成满足怎样的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观察及归纳总结。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投影(展示自然界的平衡之美)让学生体会到力与平衡的现象随处可见,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提出问题(什么是共点力)让学生阅读课本在回答问题,教师利用实例讲解共点力的概念,强调几个力的延长线会交于一点就是共点力。
教师复习初中“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回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分力、合力的基本概念。教师举例(墙上挂画,一个人提一桶水与两个人合提一桶水等)并作出受力分析的示意图,指出各个作用力并不在同一直线上。怎样进行力的合成?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供学生:橡皮筋,测力计,直尺,白纸等让学生阅读82页的实验探究,并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归纳和总结。进而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师讲解探究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区别,合力与力的合成的区别。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体验合力的大小与原来两个力大小及夹角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好掌握矢量不同于标量的计算法则。
教师给出例题(水平向右力F1=45N;竖直向上的力F2;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让学生分析回答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在进一步的扩展到多个共点力的合成。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二:精选高三物理教案模板范文教学分析
电动势是本章的一个难点。教科书明确提出了“非静电力”的概念,让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理解非静电力,知道非静电力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并能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去理解电动势的概念。
同时为了降低难度,教科书直接给出了电动势的定义式,但只是说“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没有用比值的方法严格定义。电源的内阻在后面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习中很重要,本节作了一些铺垫。
我们常说要让学生经历科学过程,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实验认识新的规律,通过阅读来了解前人的工作过程,跟着教师的思路一环套一环地接受新的概念等,这都是经历科学过程的不同形式。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为电能的装置。
2.了解电路中(电源外部和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
4.理解电源内电阻。
教学重点难点
电动势概念的建立是重点也是难点。此套书多处对“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思想都有阐述和铺垫,此处再次运用这种功能关系的观点来学习电动势。可以使学生对电源电动势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本节课从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进行比较建立电动势的概念。也为后面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习作了铺垫。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演示、逻辑推理。在电压和电动势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中通过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进行比较教学,建立新的概念。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金属板、酸溶液、灵敏电流计、多种型号的干电池、学生电源、导线、电键、小灯泡、投影仪。
知识准备
1.课前复习:电势差的定义式:U=Wq。
2.课前说明: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由于它们带负电荷,电子向某一方向的定向移动相当于正电荷向相反方向的定向移动。为了方便本节按照正电荷移动的说法进行讨论。
篇三:精选高三物理教案模板范文知识目标
1、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涡流对我们的不利和有利的两个方面,以及如何防止和利用。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本节是选学的内容,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等。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者知道学生阅读什么是涡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涡流和自感一样,也有利和弊两个方面.教学中应该充分应用这些实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可用事物或)
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的铁芯都不是整块金属,而是由许多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
引导学生看书回答,从而引出涡流的概念:什么是涡流?
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或者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块内自成闭合回路,很象水的旋涡,因此叫做涡流。整块金属的电阻很小,所以涡流常常很大。
(使学生明确:涡流是整块导体发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同样遵守电磁感应定律.)
二、涡流在实际中的意义是什么?
⑴为什么电机和变压器通常用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就可以减少涡流在造成的损失?
⑵利用涡流原理制成的冶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炉有什么优点?
电学测量仪表如何利用涡流原理,方便观察?
提出上述问题后,让学生看书、讨论回答
三、作业
让学生业余时间到物理实验室观察电度表如何利用涡流,写出小文章进行阐述。
篇四:精选高三物理教案模板范文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复习本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分;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如正确区分各种功率(电功率、热功率、机械功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公式,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对本章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和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实验的考查灵活多变,包括仪器的选取、读数,器材的连接,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因此,对电学中实验的复习,要抓住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与限流接法的选取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重点,还要加深和巩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总是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已经对本章内容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比较弱,对实验题中器材以及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选取、电路故障的分析等都比较薄弱。因此在复习时,要加强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并特别加强对实验部分的复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并会运用电阻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2.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掌握电功率、热功率及机械功率的区别与计算;焦耳定律及其运用。
4.本章四个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器材选择、接法选取等;电路故障的分析。
(电学实验另设专题复习)
(二)过程与方法
1、列表疏理重要的知识点。
2、利用学案导学,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讲解各实验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数据分析等,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严谨性,培养认真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电路故障的分析、电路典型计算题及相应实验的计算与分析,让学生体会电路规律的实用性与利用学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成就感,从而加深对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电功率、热功率及机械功率的区别与计算。
3)本章四个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器材选择、接法选取等;电路故障的分析。
五、教学策略:
对重要知识点建立框图,力求简明扼要;对电学中实验的复习,要抓住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与限流接法的选取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重点;利用学案导学,在复习中注意讲练结合。
篇五:精选高三物理教案模板范文1、理解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知道全振动的含义。
2、了解初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3、了解简谐运动位移方程中各量的物理意义,能依据振动方程描绘振动图象。
4、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振动图象判断振幅、周期和频率等。
重点难点: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全振动等概念的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教学建议:本节课以弹簧振子为例,在观察其振动过程中位移变化的周期性、振动快慢的特点时,引入描绘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振幅、周期和频率),再通过单摆实验引出相位的概念,最后对比前一节得出的图象和数学表达式,进一步体会这些物理量的含义。本节要特别注意相位的概念。
导入新课:你有喜欢的歌手吗?我们常常在听歌时会评价,歌手韩红的音域宽广,音色嘹亮圆润;歌手王心凌的声音甜美;歌手李宇春的音色沙哑,独具个性……但同样的歌曲由大多数普通人唱出来,却常常显得干巴且单调,为什么呢?这些是由音色决定的,而音色又与频率等有关。
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高考物理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1.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量度,外力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内能减少。
2.热传递:它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传递的热量的数值来量度,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吸收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取负值。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
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4)熵是用来描述物体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越高,物体的熵就越大。
注:1.第一类永动机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第二类永动机也是无法实现的,它虽然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但却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高考难点之动力学分析
纵观整个高中物理,最难的地方还是在于力学。如果你是一位十年教龄的老师,相信您绝对认可我的这句话。
貌似有不少的老师总是把“力学是物理的基础”挂在嘴边(咦,好像我也是这个样子的),这也是一个大实话;但这总是被学生误解,他们会认为物理中的力学问题都很基本的、简单的。
其实往往情况相反,力学的很多问题,真的很难。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遇到过力学难题,那说明你物理学得还不错,推荐你去买本物理竞赛的书看看吧。一天之内保证让你感慨:TMD,原来力学这么难啊!
插入一句哈,有意向自主招生的同学,高一就开始准备点竞赛的书看看吧。高中老师可不像是初中老师一样当你的保姆,一切都考你自己,尤其是重点中学。回来了啊,接着说物理的问题。
如果是静电场的问题,难度就在于判定电场的分布情况以及运动模式,这一点2011年的北京高考理综物理压轴题考察的比较好。
至于电磁感应的问题,难点往往在于电路与电热的分析,如果命题者在力学上面玩狠些的,也比较讨厌。
好了,我们好像有点跑题了,还是回归下,来说力学的问题。
我们的力学模块非常清晰,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次进行力学体系的改革总是换汤不换药。整个高中物理的力学部分只有三大部分,分别是:
(1)牛顿动力学(包括直线运动、受力分析与牛顿定律);
(2)曲线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天体运动);
(3)机械能与动量。
高考物理的第二轮复习建议
1、要把整个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有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把握知识模块,将知识进行专题整理
2、针对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效地补缺补差。
3、总结考试中出错问题和作题中的共性问题,对问题进行集中整理、集中强化训练与矫正。
4、归纳解题方法,归纳题型。
5、训练如何分析物理过程,如何寻找陌生题的突破口,如何提高熟题的解题准确率。
6、回头是岸,注重双基,熟透知识,题型,方法
7、积累解题,应试经验,对每次考试都写出书面总结分析
高考物理题
物理,向来被很多人视为理综成绩的“杀手”。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点多,难度大,导致很多人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三物理 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选择题
选择题中,纯粹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有大概5道,从以下章节中抽取:相对论、光学、原子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交变电流。这些考题的特点是: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应用,题型简单、易掌握。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知识点吃透就没问题了。而搞定这些知识点最好的办法,除了老师的讲解,就是做题,做历年北京市的高考原题、所有期中、期末的考试题,以及所以有区的模拟题,每章最多50道。把这些题弄明白了,考试没有理由在这些提、题上丢分。30分到手,轻而易举。
余下的三道选择题中,有两道会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需要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感应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如果后面的大题能解,那么这两道题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最后一道选择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是考察一种解决问题的 方法 ,比如2010年的,就是考察用图象法表示物理公式。而2008、2009两年考察的是推测的能力。可以说这道题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考的是智力和应变能力,知识点倒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经过一个月的“特训”以后,选择题达到做对6道的水平是非常轻松的。
实验题
再看实验题。实验题会考两道,基本上一道电学一道力学,力学实验共有八个、电学实验七个。并且上一年考过的实验,接下来的几年肯定不会再考。因此只剩下十个左右的实验。每个实验有三到五个固定的考点,也就是无论怎样出题,都离不开这几个知识点。对于实验的复习,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背”。背完了把各城区的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试上面的题研究明白。16分以上,稳稳收入囊中。至于花费的时间,一个月最多了。
好了,现在你还没做大题,分数大约是五十多分。你答卷所花费是3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于复习的时间是两个月,每天拿出90分钟足矣,还是挺值的哦。
计算题
计算题,就是我们整天学的那些东西吧,什么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电场力做功、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电磁感应之类的。这三道题中,第一道是白送的,如果你平时听讲,有一定基础,那么肯定没问题。16分等于白捡。
第二道,肯定是应用题,考察的内容包括电磁感应、复合场、机械做功、能源等等。说实话,这道题要想完全做对十分的不简单。但是,它一般会分为三个小问,第一个问几乎还是白给的,那你还客气啥?把题大概读一遍就往上写吧,一般一步就出来了。当然,你还是要对这道题考察的模型有一定的了解的。这就取决于你平时的功夫了,没别的。如果你是速成型的,那最好放弃后面的两问。理综试卷题量太大,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如果你平时的基础较好,可以专门找些综合性强的题目做些专项的练习,一般在各种参考书上都会找到相应的模型。总的来说,这道题再难你至少也得拿下10分吧。
第三道,现在的命题者是越来越倾向于给你一道探究型的问题。一般会是纯力学或者纯电学,考察的是你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期中会设有两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还是最基本的模型,只要你有基础是一定能做出来的。后面的问就量力而为吧。除非你基础特别好,或者已经做完其他两科并检查过一遍然后没有什么事情做,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冲击一下北京市理综最高分了。不多说,这道题8分是一定要拿到的。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是:
1.力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2.电学: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分配;电功、电功率;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安培力,左手定则;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电磁感应现象;
3.光学:光的反射和平面镜;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由于高考物理试题的题量较少,所以突出学科内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如:
1.牛顿第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是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中出现。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一是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
高三物理复习的技法训练
1、强化知识网络的复习
由于第一轮针对学科知识点的复习程序已经完成、学科知识框架已全部构建,因此复习重心可以转移到串接知识点这一层面上,定期将知识点在头脑中过一遍,逐步形成以题型为主线的知识网络,将力、热、电、光、原形成一个整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去做 文章 ,提高自身思维的敏锐性和准确性。
注意知识的归纳和 总结 ,注意物理学科不同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通过归纳、类比、图表、知识结构图等形式,将分布在各章节零散而又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便于记忆和巩固的知识网络,从新的高度把握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为知识的迁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知识的考查难度和范围较学科物理试卷下降了,但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试题越来越灵活,这要求考生多通过实验探究、课堂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等。
理论联系实际还成为高考试题内容的一个明显倾向,这要求考生跳出题海,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和活化能力,能从实际问题中获取新的信息,建立物理模型,其次还应强化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要认真搞好专题复习,对物理学的主干知识(考试说明中的II层次内容),应做到深刻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重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的训练,重视近代物理知识、设计性实验的专题训练,对高考第一轮复习中的薄弱环节,要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对做错的题进行专题过关、查漏补缺、深化知识。
重视物理学科中基础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高考 热点 内容(如能量、场、振动和波等),注重信息题、新情景题的专题训练,不断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把握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要重视物理解题方法的归类总结和专题训练,常用的物理解题方法有构建物理模型法、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高考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等效法、极端假设分析法、估算法、图像法等。
思维方法技巧是物理解题的核心,第二轮复习中要围绕这个核心下工夫,即要认真总结各篇章的解题思路,归纳出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熟悉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此,复习中要精选典型例题,配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习题应增加生活和科技的时代信算,避免偏题、怪题和过难题,通过针对性的导和练,活化知识和方法,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方法的内在实质。
由上述可见,知识和方法的专题复习是有机融合、交错进行的。
3、加强设计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高考中的实验题源于课本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但万变不离其宗,课本实验不真正吃透,难以对付改编后的实验题,放松对教材实验的思考,到处找新题做,这是舍本求末的错误做法。
在实验复习中,应侧重理解实验原理和设计思路,能变演示实验为随堂实验,力求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从课本实验的设计思想角度向深层次进行挖掘与提升,同时还需再进实验室,重温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归纳实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特点,进一步提高自身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相关文章:
★ 高考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 高考常考三大典型物理试题解析及复习方法
★ 高考物理五种题型详解介绍分享
★ 高三物理题型的解题方法总结归纳
★ 高考物理综合题型答题攻略
★ 高考物理常见的12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
★ 高考物理大题解答技巧及提分技巧
★ 高考物理选择题必考类型+答题模板汇总
★ 高考物理大题答题方法技巧
高中物理48个解题模型 高考物理经典题型归纳
解:研究棒:下滑距离为x的过程,设平均电流为I,
流过的电量为q=It,
由欧姆定律知I=E/2R,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E=ΔΦ/t=BLx/t
代入整理得q=BLx/2R,故x=2qR/BL
注意:(1)v、θ在这个问中没有用,它们是计算该过程电热及时间用的。
(2)本题金属棒的运动是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不能用推荐的那种错误方法处理。
高考物理关于竖直上抛运动的题目
学好高中物理可以多积累些做题解题的经典模型。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最常用的几种解题模型,供参考!
高中物理解题常用经典模型
1、'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2、'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
3、'运动关联'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
4、'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
5、'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
6、'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7、'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
8.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9.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
10、'平抛'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
11、'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
12、'全过程'模型:匀变速运动的整体性,保守力与耗散力,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全过程整体法.
13、'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
14、'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
15、'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
16、'追碰'模型: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
17.'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
18.远距离输电升压降压的变压器模型.
19、'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
20、'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
21、'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
22、'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
23、'对称'模型:简谐运动(波动),电场,磁场,光学问题中的对称性,多解性,对称性.
24、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
高中物理解题模型总结必修一
1、传送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2、追及相遇模型:运动规律,临界问题,时间位移关系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
3、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
4、斜面模型:受力分析,运动规律,牛顿三大定律,数理问题。
必修二
1、“绳子、弹簧、轻杆”三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
2、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
3、抛体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
选修3-1
1、“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
2、“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
3、“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
4、“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
选修3-2
1、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
2、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
选修3-4
1、“对称”模型:简谐运动(波动),电场,磁场,光学问题中的对称性,多解性,对称性。
2、“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
选修3-5
1、“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2、“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
12个高考物理解题方法与妙招
没有想到我出去没有时间解决,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结果。
我来解决。
1、要碰撞,必须在甲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乙球刚好也到这点。
若设甲球初始速度为V,则其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V/g,距离为根号下V^2/2g
此时乙球运动的时间也为V/g,距离为(1/2)g(V/g)^2
则有V^2/2g+(1/2)g(V/g)^2=h,解得V=根号下gh ,故答案为C。
2、时刻对于计算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时刻差有意义。
假设该球运动到X1的位移为S1,从开始到运动到此列出运动矢量方程有:S1=v0T+0.5gT^2
很明显,以上方程有两个解,T1,T2,对应的一个解就是t1时刻,另一个解就是t4时刻,根据韦达定理有:
T1+T2=-2V0/g,T1T2=-2S1/g
这些对解题还是没有意义,但T1-T2就有意义了,因为它对应就是
t4-t1。
所以(t4-t1)^2=T1-T2=(T1+T2)^2-4T1T2=4V0^2/g^2+8S1/g
同理对第二个过程有(t3-t2)^2=4V0^2/g^2+8S2/g
以上两式相减得:(t3-t2)^2-(t4-t1)^2=8(S2-S1)/g
因为S2-S1=X2-X1
所以:(t3-t2)^2-(t4-t1)^2=8(X2-X1)/g
即g=8(X2-X1)/[(t3-t2)^2-(t4-t1)^2]
解毕!
高考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就像万人一起过独木桥一样,谁能够从独木桥上走过,那么就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前途。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12个高考物理解题 方法 ,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12个高考物理解题方法
巧解物理选择题的妙招
高考物理成绩怎么快速提高
12个高考物理解题方法
1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 热点 ,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
(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4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
(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5圆周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
思维模板:
(1)对圆周运动,应先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F合=mv2/r=mrω2列方程求解即可;若物体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应将物体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物体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合力等于向心力.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①绳模型:只能对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为重力等于向心力;②杆模型:可以提供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是速度为零;③外轨模型:只能提供背离圆心方向的力,物体在最高点时,若v<(gR)1/2,沿轨道做圆周运动,若v≥(gR)1/2,离开轨道做抛体运动.
6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
题型概述: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每年在高考中都会出现,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天体运动类题目是牛顿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综合性题目,近几年来考查频率极高.
思维模板: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桥梁,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可以根据力来分析运动情况,也可以根据运动情况来分析力.对于多过程问题一般应根据物体的受力一步一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直到求出结果或找出规律.
对天体运动类问题,应紧抓两个公式:
GMm/r2=mv2/r=mrω2=mr4π2/T2 ①。GMm/R2=mg ②.对于做圆周运动的星体(包括双星、三星系统),可根据公式①分析;对于变轨类问题,则应根据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分析轨道的变化,再根据轨道的变化分析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
7机车的启动问题
题型概述:机车的启动方式常考查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恒定功率启动,一种是以恒定加速度启动,不管是哪一种启动方式,都是采用瞬时功率的公式P=Fv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f=ma来分析.
思维模板:(1)机车以额定功率启动.机车的启动过程如图所示,由于功率P=Fv恒定,由公式P=Fv和F-f=ma知,随着速度v的增大,牵引力F必将减小,因此加速度a也必将减小,机车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F=f,a=0,这时速度v达到最大值vm=P额定/F=P额定/f.
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Pt计算,不能用W=Fs计算(因为F为变力).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恒定加速度启动过程实际包括两个过程.如图所示,“过程1”是匀加速过程,由于a恒定,所以F恒定,由公式P=Fv知,随着v的增大,P也将不断增大,直到P达到额定功率P额定,功率不能再增大了;“过程2”就保持额定功率运动.过程1以“功率P达到最大,加速度开始变化”为结束标志.过程2以“速度最大”为结束标志.过程1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F·s计算,不能用W=P·t计算(因为P为变功率).
8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
题型概述: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一般分四类.第一类为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第二类为多体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第三类为单体动能定理问题,第四类为多体系统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多体系统的组成模式:两个或多个叠放在一起的物体,用细线或轻杆等相连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直接接触的两个或多个物体.
思维模板:能量问题的解题工具一般有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动能定理使用方法简单,只要选定物体和过程,直接列出方程即可,动能定理适用于所有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同样适用于所有过程,分析时只要分析出哪些能量减少,哪些能量增加,根据减少的能量等于增加的能量列方程即可;
(3)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在力学中也非常重要.很多题目都可以用两种甚至三种方法求解,可根据题目情况灵活选取.
9力学实验中速度的测量问题
题型概述:速度的测量是很多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速度的测量可研究加速度、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都要进行速度的测量.速度的测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片等方式获得几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研究速度;另一种是通过光电门等工具来测量速度.
思维模板:用第一种方法求速度和加速度通常要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两个重要推论:①vt/2=v平均=(v0+v)/2,②Δx=aT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求加速度时还要用到逐差法.用光电门测速度时测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求出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认为等于该点的瞬时速度,即:v=d/Δt.
10电容器问题
题型概述: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历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的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及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三个方面.
思维模板:
(1)电容的概念:电容是用比值(C=Q/U)定义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多少,对任何电容器都适用.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其电容也是确定的(由电容器本身的介质特性及几何尺寸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荷量的多少、板间电势差的大小等均无关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由两极板正对面积、两极板间距离、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决定,满足C=εS/(4πkd)
(3)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关键在于弄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抓住三个公式[C=Q/U、C=εS/(4πkd)及E=U/d]并分析清楚两种情况:一是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充电后断开电源),二是两极板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始终与电源相连).
1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综合了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方法与质点动力学一样,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力学规律,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
思维模板:
(1)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从两种思路着手①动力学思路:重视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然后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规律求出位移、速度等物理量.②功能思路:根据电场力及其他作用力对带电粒子做功引起的能量变化或根据全过程的功能关系,确定粒子的运动情况(使用中优先选择).
(2)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是否考虑粒子的重力
①质子、α粒子、电子、离子等微观粒子一般不计重力;
②液滴、尘埃、小球等宏观带电粒子一般考虑重力;
③特殊情况要视具体情况,根据题中的隐含条件判断.
(3)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画好粒子运动轨迹示意图,在画图的基础上运用几何知识寻找关系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1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考查较多,命题形式有较简单的选择题,也有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且难度较大,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三种:
(1)突出对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量(半径、速度、时间、周期等)的考查;
(2)突出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及与力学问题综合方法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为主;
(3)突出本部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为主.
思维模板:在处理此类运动问题时,着重把握“一找圆心,二找半径(R=mv/Bq),三找周期(T=2πm/Bq)或时间”的分析方法.
(1)圆心的确定:因为洛伦兹力f指向圆心,根据f⊥v,画出粒子运动轨迹中任意两点(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场的两点)的f的方向,沿两个洛伦兹力f作出其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圆心.另外,圆心位置必定在圆中任一根弦的中垂线上.
(2)半径的确定和计算:利用平面几何关系,求出该圆的半径(或运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并注意利用一个重要的几何特点,即粒子速度的偏向角(φ)等于圆心角(α),并等于弦AB与切线的夹角(弦切角θ)的2倍(如图所示),即?φ=α=2θ.
(3)运动时间的确定:t=φT/2π或t=s/v,其中φ为偏向角,T为周期,s为轨迹的弧长,v为线速度。
<<<
巧解物理选择题的妙招
1.识记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低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主要题型有:
(1)组合型
(2)填空型
以上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大致类似,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必定是正确的选项.
(3)判断型
此题型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理论是非的判断能力.考生只要熟悉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得出正确的选项.
(4)比较型
此题型的题干是两个物理对象,选项是对题干中的两个物理对象进行比较后的判断.考生只要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区别相似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就能进行正确地比较,并从比较中识别各个研究对象的特征,得出正确的选项.
2.理解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中等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逻辑思维 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等.主要题型有:
(1)型
此题型的题干内容多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或物理现象,选项则是对题干的理解.它要求考生理解基础知识,把握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发散型
此题型要求选项对题干的内容做多侧面、多角度的理解或说明,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因果型
此题型要求考生回答物理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题于是果、选项是因,或者题干是因、选项是果.它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运用水平类
这是选择题中高水平的能力考查题型,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题型有:
(1)图线型
此题型的题干内容为物理图象和对该图象的语言描述,要求考生利用相关知识对图象中的图线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其中,弄清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以及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和交点等的物理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信息型
此题型的题干内容选自于现实生活或工农业生产中的有关材料,或者是与高科技、现代物理前沿理论相关的内容,要求考生分析、思考并正确回答信息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或运用物理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解答该题型的关键是,先建立与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语句对应的物理模型,然后再运用与之对应的物理规律来求解.
(3)计算型
此题型其实就是小型的计算题,它将正确的和错误的计算结果混在一起作为选项.其中,错误结果的产生一般都是对物理规律的错误运用、对运动过程的错误分析或由于运算中的疏漏所造成的.此类题型利用正确的物理规律通过规范的解题过程和正确的数字运算即可找出答案.
(1)审题干.
在审题干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明确选择的方向,即题干要求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正向选择一般用什么是、包括什么、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这表明等表示;逆向选择一般用错误的是、不正确、不是等表示.其次,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找出关键词句?――题眼。 再次,明确题干规定的限制条件,即通过分析题干的限制条件,明确选项设定的具体范围、层次、角度和侧面.
(2)审选项.对所有备选选项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运用解答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下文将有论述),将有科学性错误、表述错误或计算结果错误的选项排除.
(3)审题干和选项的关系,这是做好不定项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常见的不定项选择题中题干和选项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没有关系,这种情况下该选项不选.
第二、选项本身正确,且与题干有关系,但选项与题干之间是并列关系,或选项包含题干,或题干与选项的因果关系颠倒,这种情况下的选项不选.
第三、选项并不是教材的原文,但意思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同或近似,或是题干所含知识的深层次表达和解释,或是对某一正确选项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这种情况下的选项可选.
第四、单个选项只是教材中知识的一部分,不完整,但几个选项组在一起即表达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这种情况下的选项一般可选。
在了解和掌握以上诸多分析方法的前提下,解答不定项选择题尚有以下的10种方法和技巧.
解答好选择题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要对基本物理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解答时要根据具体题意准确、熟练地应用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解答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仔细审题,抓住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物理含义,找出物理过程的临界状态、临界条件。还要注意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第二步:每一个选项都要认真研究,做出正确判断。当某一选项不能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要错选。
第三步:检查答案是否合理,与题意是否相符。
1、统一型选项:四个选项要说明的是同一个问题。大多出现在图像图表型和计算型选择题中。此类选项中习惯使用关键词“一定”、“可能”,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要求准确、全面,选项将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问题。
2、发散型选项:四个独立选项,分别考查不同的概念、规律和应用,知识覆盖面广。各种类型的选择题都可以是该类选项。
3、分组型选项:选项可分为两组或三组。大多出现在概念判断型、现象判断型、信息应用型和类比推理型中,以类比推理型为最多。
<<<
高考物理成绩怎么快速提高
1、公式理解记忆
学生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会接触很多的高中物理公式,怎么才能够记住这些公式呢!高中生怎么才能够学好高中物理呢!如何才能够快速的提高自己的分数?这些都是需要高中生每天思考的问题。高中生想要学好高中物理,首先就需要对这些公式理解性的记忆。
2、大量练习物理题
有的物里知识点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但是要真正地应用到屋里体重,这些学生会感觉非常的困难。就是这些学生理解了公式的含义,理解了这些知识点的含义,但是没有办法真正的灵活应用到物理题目中,就需要这些学生大量的练习物理题。
<<<
12个高考物理解题方法与妙招相关 文章 :
★ 12个高考物理解题方法与妙招
★ 高考物理做题技巧方法
★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 物理解题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 高考物理压轴题及解题方法汇总
★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方法
★ 高中物理选择题答题方法
★ 高三物理题型的解题方法总结归纳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