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高考的评论文章_对高考的评论
tamoadmin 2024-06-20 人已围观
简介1.如何评价梁实的高考行为2.怎样评价纪录片《高考》3.对于高考你有什么看法?4.如何评价CCTV9纪录片《高考》曾经有过的认真严肃的讨论,一直都把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归结为升学教育而非素质教育,猛烈挞伐的文章非常多见。很多人以发达国家为样板向人们阐述教育的目的,那完全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并不决定你的地位高下,也和你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更和你是否受到尊敬无关。然而,这些说法仍然无
1.如何评价梁实的高考行为
2.怎样评价纪录片《高考》
3.对于高考你有什么看法?
4.如何评价CCTV9纪录片《高考》
曾经有过的认真严肃的讨论,一直都把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归结为升学教育而非素质教育,猛烈挞伐的文章非常多见。很多人以发达国家为样板向人们阐述教育的目的,那完全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并不决定你的地位高下,也和你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更和你是否受到尊敬无关。然而,这些说法仍然无法改变那些驱使着学生拼命升学的老师和家长在心里认定了的一个“硬道理”——通过高考这条路径,人可以由社会的底层一跃而上成为主流社会的一分子。如果他原来的家庭已然生活得不错,那么为了保留这种地位,他也仍需参加高考。农民们把这形容为“小鲤鱼跳龙门”。电视剧《大宅门》里的老奶奶问小男孩:“说,长大了是开银行还是掏大粪?!”都是这个意思。你说上大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没人反对,但是在内心,这个重要性肯定比不上跳龙门更实在。
从高考造成的全社会的紧张情形来看,社会等级观念、高低贵贱之分可能不但没有在人们心目中消失,反而更加严重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却似乎越来越淡。
中国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在此之前的十年中,只有工农兵子弟通过推荐可以进入大学学习。这些人一般都是家境最贫穷的人,尤其以那些祖祖辈辈不识字的家庭为多,那时候大学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知识教育,但是工农兵的子弟们仍然趋之若鹜,因为这是脱离艰苦的劳作成为干部的重要机会。
恢复高考后,人们开始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是进步。但是学生们参加高考的目的仍然少有改变。1980年上大学的结果应该比现在更有价值,不管你以前是什么,反正大学毕业就是国家干部,档案就要放在另外一个类别里,这意味着你就是一个“官”了。是“官”当然就得有事做,所以工作自然不用愁,社会福利也高人一等。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当初的高考尽管升学率比现在低得多,但也没有达到今天这种令全社会紧张的程度。这是否意味着那时候的人们还不像现在这样对于社会等级的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
现在的高考结果应该说已经不完全是决定人生命运的惟一要素了。跳不过龙门的人还有很多办法补救,比如学校可以多收一些计划外的学生,只要家长多出一点钱就行。那么为什么现在的人反倒比过去更加紧张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社会正在分化,分化的结果是使得处于主流地位的人生活越来越优厚,而处于社会低层的人越来越切实地感到了生活的艰辛。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尚未完全建立起一个真正人人平等,一个贫富不同、地位不同的人可以共融、互敬的社会人文体系。贫穷的人不仅感觉到贫穷,他们已经察觉到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够公平的现象。在占有社会资源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在相关的权利表达方面,区别都日益明显。
每个家长都处心积虑希望借高考来完成如此现实的目的,但事实上大学已经越来越不具备这种功用,这样的变化肯定会加重家长们内心的恐惧。这样下来,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经不住事,即使上了大学,他们的素质也不会有太多提高。
这种情形不是一时可以改变的,但我们对此应当有所认识,并且要有意识地开始改造我们的社会。
如何评价梁实的高考行为
知识的积累是需要不断而丰富的获取,分享与摩擦才能实现的,而恰巧现在高考在即,所以本篇推送笔者想让大家分享一下自身是对待高考的看法,体会以及观点,以为我们大家收获更为丰富的分析思路与更合理的角度以及参考,从而使得我们拥有更为理性而全面的分析能力。因此问题是:
现阶段你是怎样看待高考的?
你后悔高考前自己筹备不足吗?
你怎么看待选择不高考而是创业的个体?
你觉得以供给高考为目的的针对性知识学习有没有用?
你有什么相对现阶段高考的考生想说的话?
配图作者
Amedeo Modigliani
RoyLichtenstein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往期 内容
男女思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不快乐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什么样的大学生活才有意义的?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怎样评价纪录片《高考》
对梁实二十七次参加高考的行为,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评价:
正面评价:
1、体现毅力:梁实二十七次参加高考的持续努力,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毅力精神,值得肯定和赞赏。
2、显示韧性:梁实经历多次失败后仍然振作,重新来过,表示他具有很强的心理韧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3、提供案例:梁实二十七次高考的案例可以鼓舞其他考生,让他们相信只要有毅力,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4、揭示问题:梁实的经历也揭示出高考现有体系存在的琐碎和局限性,需要不断完善。
5、传递希望:梁实的经历可以给考生带去希望,让他们相信没有成功不接受的努力。梁实的坚持令人动容。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反面意见:
1、浪费资源:重复参加高考浪费大量社会资源,不利于现有教育资源合理利用。
2、打击教育:二十七次仍然未能通过高考,会给社会民众带来负面印象和不良影响。
3、超出理性:二十七次高考已经超出正常理性范围,显得没有节制。
4、影响公正:多次参加高考会对其他考生造成不公平影响,影响高考公正性。
对梁实二十七次高考的态度应采取辩证的看法,肯定其毅力和追求,但也需要关注重复参加高考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应寻找其他实现梦想的方式。梁实的经历揭示出我们现有考试制度存在不足,需要改进。更多的时候,梦想不应该局限于高考这唯一方式,而应该由多种途径实现。
追求理性和有效是个人与社会的共识,对梁实的真正认可,在于理解并尊重他的初衷,也在于引领他寻找其他实现梦想的新途径。两者不能对立,而应该有机结合。富有毅力和追求的精神值得肯定,但理性和有效更加重要。在评价梁实高考的同时,也需要提醒他其他实现理想的途径。因为成功和价值不应局限于一种方式。
评价事件时要理性对待事件的思考方式
1、是否善于寻找其他方式。人的意志和毅力应发挥在更多可行的途径上,才能发挥更大价值。寻找新方式也需要勇于面对新事物。
2、是否具备包容与开明,尊重他人选择,但也指出合理。符合理性要求并不意味否定个性表达。
3、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关注事件在社会层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消极信号,但不一蹴而就。
4、是否具备批判思维,看到问题的外在表象,同时关注其深层逻辑和缘由。不被事物表面冲击。
5、是否具备个性发展,尊重个性,但会引导个性的合理释放。不仅追求独特性,更追求有价值性。
对于高考你有什么看法?
完整地看完了六集,谈一谈对于片子的看法。它从教育这个主题切入,比较好的展现出了目前中国社会的一个特点:多层次化。
不从其它角度说这个纪录片,从内容来说,选取的还是比较全面的。
第一、二集毛坦厂,中国教育比较有代表性的缩影,比较广泛的基层+复读(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第三集讲在上海长大的民工二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万千故事的缩影。
第四集回归更极端的基层,贫困地区的县一中,代表广大贫困农村地区。
第五集讲出国留学潮,代表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大城市(一、二线、发达地区)中的中产阶级
第六集是三个校长自己对于教育的主张,也看到了我们国家现在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多样性。
这样一来,泱泱大中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就都涵盖到了。当然,这里说的是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尾随高考指挥棒,所以高中教育基本上在很大程度可以代表基础教育。
如何评价CCTV9纪录片《高考》
我认为高考是一项比较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同时也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大考试,它或许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许是自己走向人生成功的第一步、又或许是自己实现理想的一个舞台。高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磨砺我们意志力的一个过程,都说高考是一座独木桥,只有通过这座独木桥我们才能取得胜利,我认为这种说法也不是全对的,我认为它不仅是一座独木桥,更是一座激励人生志向的桥,因为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磨砺了自己的意志力,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高考即是挑战也是机遇。
高考
完整地看完了六集,谈一谈对于片子的看法。它从教育这个主题切入,比较好的展现出了目前中国社会的一个特点:多层次化。
不从其它角度说这个纪录片,从内容来说,选取的还是比较全面的。
第一、二集毛坦厂,中国教育比较有代表性的缩影,比较广泛的基层+复读(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第三集讲在上海长大的民工二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万千故事的缩影。
第四集回归更极端的基层,贫困地区的县一中,代表广大贫困农村地区。
第五集讲出国留学潮,代表了中国蓬勃发展的大城市(一、二线、发达地区)中的中产阶级
第六集是三个校长自己对于教育的主张,也看到了我们国家现在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多样性。
这样一来,泱泱大中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就都涵盖到了。当然,这里说的是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尾随高考指挥棒,所以高中教育基本上在很大程度可以代表基础教育。
我们既看到在基层,绝大多数同学与家庭为了一本、二本而奋斗;也看到了人大附中国际班的同学目标耶鲁大学,最终花落西北(Northwestern);我们看到贫困山区的刘洋洋的叔叔为了凑她上大学的学费、生活(一万多块钱)费东奔西走,也看到了赴美留学(本科)的同学四年花费150万,所谓的节省是不去旅游、不添置新衣服。既看到很多地方应试教育的主旋律,也看到北大附中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改革。
这便是真实的中国,一个多层次,多次元、甚至可以说是多空间的一个国家。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但其中却蕴含着太多个世界。按照我们的行政级别来说,国、省、地级市、县、乡镇、村,这六个级别,每一个级别基本上都至少可以形成一个次元。甚至可以做更加细致的分化,就拿一二线城市来说就还可以至少细分为四个小层次(超一线的京沪,一线的广深,准一线的杭州、天津、重庆、成都,其余的二线城市)。不同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样,一个直接的反应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我们的人民由一个个家庭组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子女的教育是一件大事,家庭在其上必然要花费相当大的经历。经济发达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在教育上可以进行的投资也就比较高,而越落后的地区,可支配收入越少,在教育上也就拿不出太多盈余去投资。
这部片子中有几集我是在B站上看的。有些弹幕说出国留学的都是“壕”,那么可以判断出,发弹幕的网友应该不太了解出国留学这件事,交往圈子里面的人中也没有什么出国的人。实际上我们知道,出国的人群基本上以大城市中产阶级为主,这些人是中产阶级,也是“老百姓”啊,不是富人。这个阶级人口不少,保守推测基本上可以达到两三千万人(一二线城市的中上层)在中国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然而虽然总数不少,但与中国人口总数相比还是很小的一部分。第五集里面“四年150万”这个数目出来的时候是有人发弹幕吐槽的,不要说对于大多数四五线城市以及更小的县城、乡镇、农村,就是对于绝大多数三线城市的家庭来说,这样一笔投资花费还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对于不少一线城市的家庭来说,收入水平加上储蓄完全可以支付家里一个独生子这四年在外150万的费用,然后考虑到美国的本科教育质量确实比国内高很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把孩子送出去还是很合理的。
中国教育的另一个现象便是资源极度集中化,其实不光是教育资源,中国当下的所有资源都是十分集中化的,这和我们整体的体制有关。资源基本上集中在发达的地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具体到教育上来说,就是好学校、优秀的教师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发达地区。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造成了不同地区孩子的起跑线的差异。从农村、到乡镇、到县城、中小城市,到一二线的大城市,配套的教育资源呈指数趋势递增,加上经济发展水平,或者是收入水平的差异,使得孩子的发展呈现出不同层次。
平等或者说公平是一个十分难实现的目标,特别是在中国现在这样人口众多、社会层次分化复杂的情况。不同层次之间基本上是不同的世界。纪录片中提到,我们有8000万贫困人口,这8000万相对于我们的总人口来说,大概6%,比例不大。但是基本上达到德国的总人口。他们可以组成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的他们无法想象那些可以轻松支付150万给孩子念大学的家庭的生活状态,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富裕”家庭虽然也只是我国庞大人口基数上的一小部分,但从绝对数量上来说,这个人群一点也不小。我国个人资产超过1000万的人数已经达到100万,这些人组成的家庭基本上可以达到300-400万的人口。所以问题就在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处于每一个经济水平层次的人群从绝对数量上来说都很多,基本上都可以形成一个小国家(小世界)。由于他们生活的圈子,不仅仅是交往的圈子,而是他们所考虑的,处于他们眼界范围内的基本上在这个阶层的小世界里,于是他们便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我的圈子,或者说我的小世界,便是中国的全貌"。虽然富豪们也知道中国有很多贫困人口,但那些人并不会出现在他们平时的生活中,而仅仅是一些报告上的数字;小市民也大概知道富二代们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对他们而言那也仅仅是微博上段子,并没有触及肌肤的真实感。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中国的社会现状是多层次的,甚至是多世界的,而不同世界之间的交集并不多。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现状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应该是"中国是多层次的,丰富的,且每个层次的绝对人口数量都很大。"
反映到教育上,我们就看到了各个层次下的众生相。然而众生相中的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大家都在为自己明天而努力着,争取有一个更好地发展。比出身和成就是没有意义的,片中的刘洋洋此生基本上不可能见识到那个人大附中国际部女生所能见识到的,然而她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作为师范生的她,毕业后落户西安困难应该不大,然后她的下一代就成为了西安市民,而孩子的成长以及发展就是另外一片天地了。这个过程,难道不就是现在大多数大城市居民的家族历程吗。
回想建国初期,中国城市化程度如何,城市人口有多少。而现在,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达到50%以上。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以北京为例,北京在建国初期人口大约420万,我们姑且称这些人为原住民。在建国初的十年间,大约300多万外地人来到北京,参加工作,到了六十年代初期,北京人口达到740万,迁入的主要是中央机关、军队及家属。之后经历了缓慢的自然增长阶段,到了1978年北京人口达到870万。1979-1990人口平稳增长,恢复高考之后,北京由于高校众多,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工作到北京,这也造成了北京人口在那一阶段的增长,1990年人口接近1100万。到了2004年,北京常住人口接近1500万,其中一部分是二十多年来的高校留京毕业生安家立业,结婚生子,产生的本地人口,另一部分是外地务工人员。到如今北京2100万常住人口,其中户籍人口1300万。刨去420万原住民,其中大部分是建国之后来京的外地移民及其后代。
北京的这个过程基本代表了全国各个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说起来现在基本上每一个国人,向上数三代,基本上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几十年的城市化中,那些先来到城市里的人是被上帝抓阄选中的?我们好好看一下,早年来到城市的那些脱离了农业身份的人,要么是建国前就跟着***打天下,要么是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高的(那时候没有个体户,你不是正式进入某单位工作,怎么变成城市户口,而进入城市里的单位,成为公家人,肯定是需要一定教育程度的)。再往下一辈,恢复高考之后“考到”城里来的学生们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基层(那时候由于文革,基层存在大量的优秀知识分子)。而这些人的后代,便成为了大城市的二、三代的大城市居民(并且属于),也生来就享受了大城市所有的优越条件与资源便利。那么回到那些离开了自己农村家乡的先辈们,这些人凭着自己的资质和努力,成为第一批城市移民,建立了今天城市的繁荣,同时成为社会中坚,这些人在这些年发展的结果给他们的后代(子女)享用,有什么不合理的吗。如果说现在一线城市的孩子与广大农村的孩子起点不同,那么向上数三代,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因此比较转型期的不同个体没有太多意义,对于多样性、多层次并存的社会现状也没有什么感慨唏嘘的必要,这是一个群体数量庞大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从微观的角度而言,每个人从自己的起点出发,往前走,尽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得到可以得到的最好发展,虽然到最后可能还是走不到某些人的起点,但毕竟还有后代。就像片中的刘洋洋,她的孩子的成长环境虽然还比不上人大附中的女生,但比刘洋洋肯定要好上很多。
中国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巨大的人口所带来的是多层次,多世界的社会现状。然而只要各层次的人都努力发展自身,使得中国社会整体不断发展进步,两三代之后,中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上去了,大多数人达到中产水平,届时不仅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国民的整体心性也会成熟起来。
当然了,这是不考虑外部压力的自说自话。但无论外部压力如何,国人还是要从意识形态上团结,认识到层次的多样性。发达地区长大,并且靠着上几辈的努力占用了良好资源的孩子们如果只想着“独善其身”,或者只有能力想着独善其身未免就有些low了,从小无条件地挤占了别人的资源无可厚非,但既然如此,你便也有义务帮助那些没有享受到这些资源的人们,帮助他们发展;而出身靠后的人们也不要跟人家比自己这一代的起点与终点。好好地发展自己,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的后代有更良好的前景。
这便是站在各自的位子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