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cctv10高考状元_高考状元视频2020
tamoadmin 2024-07-01 人已围观
简介1.CCTV-1曾经播放的一部电视剧2.急求cctv12心理访谈节目《大学里的百万富翁》《谁遥控了我的青春》任一观后感,2000字以上,谢谢了!3.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你能考上状元?4.《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81集 王阳明心学(解说词)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
1.CCTV-1曾经播放的一部电视剧
2.急求cctv12心理访谈节目《大学里的百万富翁》《谁遥控了我的青春》任一观后感,2000字以上,谢谢了!
3.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你能考上状元?
4.《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81集 王阳明心学(解说词)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CCTV-1曾经播放的一部电视剧
600分以上就是很高的分数了。
文理科学生在高考生中占到了90%以上,分数线是根据考生的数量和成绩分布及招生计划数综合平衡后划定的,二本以上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偏高。例:2017浙江高考改革第一年的双科状元出在诸暨中学王雷捷同学高考全省第一,语文132,数学147,英语144,物理100,化学100,生物100,总分723。不分文理,仅此一人,新高考首个第一名。
扩展资料:
2、运动员在体育方面某专业方向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的学生方有资格,而且必须参加高校单独组织的专业测试,专业入围方可报考,文化课一般在二本(二)线以上。例2008年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课最低线为492分,少数专业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文化分数线可以降至二本(二)线的60%。
3、美术生的专业学习一般从高一开始。高考时首先要参加全省美术联考,过线后方可以美术生身份参加高考。美术生的文化课线的划定为文科二本(二)分数线的60%,一般为290-300分之间。例2008年湖北二本(二)文科分数线为492分,美术生的线为492×60%等于295分。美术专业的学习风险在于一旦过不了联考,就只有做为大文大理生参加高考了。
急求cctv12心理访谈节目《大学里的百万富翁》《谁遥控了我的青春》任一观后感,2000字以上,谢谢了!
《青春的童话 》,漂亮、文静的莫南在十八岁那一年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医生断言,她只能活到25岁,并告诫她的父亲,莫南从此不能情绪波动,更不能结婚、生孩子。莫南同父异母的妹妹莫北同样漂亮且大方,性格却与她的姐姐迥然不同。
莫南在父亲面前是个乖乖女,很有才气,以高考女状元的身份考上了名牌大学。而健康、活泼的莫北却和新生代的许多少男少女一样喜欢追求时尚,是个能歌尚舞的追星族。因
为没有考上重点中学,令当大学教授的父母很是失望。
父亲干预了上大学后大女儿的第一次恋爱,却没有阻止住她的第二次恋爱,被保送上研究生的莫南与美院毕业的高才生、年轻的画家吴家驹在答应父亲的约法三章后终于建立了他们的爱巢。但他们的婚姻在妹妹的眼里被视为是一种对爱的扼杀。
莫北的预言被言中了。由于缺乏以及莫南忧郁性格使然,精力旺盛的吴家驹终于忍受不了一时冲动答应下的柏拉图式的婚姻方式,有了婚外恋。性格脆弱的莫南经受不住打击,自杀未成后愤然离家出走。
她在地铁里碰到了莫北的同学虎子,虎子是一个极具天赋的吉它手,他把她带到莫北的宿舍。
妹妹的关爱以及高中生们那充满青春的活力深深地感染了莫南,使她找回了过早失去的那种属于自己的青春感觉。
莫北和虎子利用假期组织了一支演出队,并大获成功。莫北决心为姐姐筹集巨额资金做心脏移植手术。然而,一场误会险些断送了姐妹情意。就在她们解除误会的时候,莫南却已经病入膏肓了。
又一场不幸发生了,莫北火急火燎去医院看望姐姐的路上出了车祸。她在弥留间留给姐姐的一句话是:“正好,把我的心脏给姐姐吧!”
莫南哭倒在即将在手术单上签字的继母面前。
莫北健康的心脏成功地移植到莫南的身上。从此,莫南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发誓,余生只为妹妹活着。莫南完全改变了人生态度。她带着妹妹充满活力的心态、前卫的个性以及自身深厚的文化素质和充满青春的信念战胜了她的竞争对手,成就了梦寐以求的辉煌事业。
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你能考上状元?
昨晚有幸看到一篇关于《大学里的百万富翁》的节目,觉得很是有启发:他是2007年贵州省雷山县理科状元,从大山里出来的他靠申请勤工助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但谁也想不到,短短两年,一无所有的他已拥有财富百万。如果你对创业感兴趣,绝对不能错过他的故事——就读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大二学生潘文伟。
他是2007年贵州省雷山县理科状元,从大山里出来的他靠申请勤工助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但谁也想不到,短短两年,一无所有的他已拥有财富百万。如果你对创业感兴趣,绝对不能错过他的故事——就读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大二学生潘文伟。 创业动力: “如果你了解父母的艰辛,你的成长就会比较快。”
潘文伟创业的念头萌发于高中。当时,文伟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完全靠在供电局上班的父亲的工资来维持。尽管如此,父母省吃俭用也要让文伟接受最好的教育。对此,他非常感激自己的父母。高考后,当其他人还沉湎在狂欢中时,潘文伟已经开始联合另外几位学习尖子开办暑期补课班,由此,他们赚到了几千块钱。这是他第一次尝到创业的甜头。
初入大学,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潘文伟申请了勤工助学。一开始,他在学工办协助老师做贷款工作。没过多久,老师将表现突出的他推荐给了学校勤工助学中介机构——雁行社。2007年10月,潘文伟因获得仲明助学金而接触了富商杨国强,从其身上感受到创业的关键之一在于“胆识”。不久,他大胆代理了两个院系的院服订做,在几个月内赚了一万多块钱。2008年上半年,他又与深圳的朋友合作,接下了一个与安全监控设备有关的项目,数月后竞标成功,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50万元。赚到这笔钱后,他第一时间给父母汇去了10万元。接着,他一鼓作气,又接了几个比较大的项目。2009年3月,看到国家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潘文伟决定投资50万,进军新媒体产业。他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应运而生。
他是2007年贵州省雷山县理科状元,从大山里出来的他靠申请勤工助学开始了大学生活。但谁也想不到,短短两年,一无所有的他已拥有财富百万。如果你对创业感兴趣,绝对不能错过他的故事——就读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大二学生潘文伟。
创业历程:别人在游山玩水,我在珠三角逛工厂
曾有记者这么问过他:“你到目前似乎还没遇到什么挫折?”潘文伟认为,有无经历挫折其实并非关键,关键在于有无做好充分准备。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纵使遭遇挫折,只要保持心态平和,就一定能克服困难,把握机遇并取得成功。在大一接下监控设备这一大项目时,他便充分利用人脉资源,学会了不少关于项目竞标的商业技巧。这些技巧无疑为他拿下订单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潘文伟在大一时几乎走遍了珠三角——东莞、中山、佛山、深圳、惠州……当同龄人还在为旅游目的地发愁的时候,他已将目标锁定在“逛工厂”。
关于“逛工厂”,潘文伟还有一些小故事。“有一段时间我很想做服装,一直想有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那段时间就常常往虎门跑。”大一暑假时,他还去了深圳龙岗的一家小制衣作坊打工。对于这段打工经历,他记忆犹新:“那家作坊是白天休息,下午接单,晚上开工,我在那做了5天,没拿工钱就离开了。”之所以打这段工,他潇洒地说:“只是为了了解一下市场上服装的成本价格。”
通过走访工厂,他增加了对社会与市场的认识。潘文伟至今也没有放弃这种做法。“其实这没什么特别,我现在还常常在这些地方穿梭。”
创业感悟: “运气绝不是守株待兔等来的。”
曾有人说,潘文伟的成功只不过是“运气好”。潘文伟笑了笑,反问道:“什么是运气呢?运气绝不是守株待兔等来的。”
当被问及成功因素时,潘文伟强调,交际能力与人脉相当重要。一谈人脉,或许不少人都以为,有一定条件与环境才能扩展人脉。今天,潘文伟的故事说明事实并非如此。他赚第一桶金时的合作对象是通过QQ认识的,而他的不少商业竞标技巧是从家教对象的家长那里学来的。逛工厂、参加会议也是他拓展人脉的一些途径。这么看来,人脉能否扩展,关键是看有无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而不仅仅是环境与条件。
此外,潘文伟认为自己大胆敢做,沉得住气,这些性格都有利于创业。具体说来,面对机遇与抉择时,大胆、敢做的性格有利于拿定主意;而在遭遇挑战与困难时,能否沉得住气则显得异常重要。
潘文伟还认为,“把握市场与政策对做企业最重要”。潘文伟喜欢研究国家政策。当今年温总理表示支持大学生创业时,他立即嗅出了商机,开始投资文化产业。
在潘文伟所在院系的辅导员张丹丹老师眼中,他敢想敢做、成熟稳重,是一个懂得为人处世的人。而在作为同学兼合伙人的邹烽看来,潘文伟具有团队组织者的个人魅力,遇到重大事情时,能头脑清晰地作出判断。潘文伟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从潘文伟很小的时候就要求他能独立处事。潘文伟的成功想必与其父的教导不无关系。
给同学的建议: “不要轻易放弃学业。”
针对部分在校大学生急于离开学校以专心创业的想法,潘文伟不以为然,并一再强调:“除非天时、地利、人和,不要轻易放弃学业。”在潘文伟看来,接受大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大学里不仅能学知识,还能重建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他自己一直坚持“把51%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把49%的精力放在创业上。”“珍惜在大学的生活吧,大学里的许多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
潘文伟还发现,许多大学生并不了解社会与市场,却急着想创业。“这种浮躁的心态只能使他们知表面现象而不知本质。比如我问‘携程网为什么值几个亿?’,他们也许能说出个原因来,但却触及不到网站背后的实质情况。”怎样才算“了解社会”?没有标准答案。不过,在潘文伟口中频频出现的“人脉”、“政策”等词或可作为破题点。读者不妨自加揣摩。
潘文伟相当重视团队在创业中的作用。因为,在他看来,“相比于一支拥有一流创意和三流执行力的团队,投资者肯定更加青睐一支一流执行力的团队,哪怕它一时只有三流的创意。” 不过话说回来,潘文伟也觉得,并非每个人的性格都适合创业。
《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81集 王阳明心学(解说词)
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把高考比作科举考试,高考录取就成了“金榜题名”,考试分数最高的,被冠以状元之名,一说到科举考试,有些人总会带着鄙夷的目光,不就是八股取士,不就是四书五经么,不就是死读书,读死书么。那纯粹是你cctv电视剧看多了或者历史课上饱了。小编只想说你真的很自信,科举考试一千多年了,正史+野史,文状元+武状元,能连中三元的,手指加脚趾就能数过来了。即使让你坐上时光机穿越回去,说不定刚到考场你就想穿回来了。
下面是清朝末年最后一次科举的试题,不知道当今的人们能回答几题?
第一场史论五篇: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一题藩镇,第二题平戎,第三题举贤,第四题变法,第五题以夷制夷,还真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是最后一题不太吉利,有亡国之兆。)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7?“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7?“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7?“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7?“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7?“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第三场《四书》《五经》: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看过这套题之后,我们才明白。其实,当年科举考试并非我们以为的那样朽木不可雕也。以前我们以为只要靠死记硬背就可以拿下的,能够考个当年的状元,可不是仅仅靠死读书就可以取得的。
以上的题目!你会几道题呢?
第81集:王阳明心学
他是一位思想家、一位教育家、一位政治家、一位传奇人物,他一生的功业事迹,完美实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代学者赞誉他是立言、立德、立功的圣人,他上马为将,下马为师,在朝美政,在野美俗,用内圣开出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是最活跃的儒学思想家之一,他开宗立派,掀起了明代儒学的一波高潮,对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就是王阳明,他所开创的王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被门人称为圣人的王阳明,曾经是个狂绢少年,这种狂绢在他十五六岁时已表露出来,年少的他希望能够真正参透程朱理学的真谛,这是宋朝以来大多数学者穷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少年王阳明所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格竹,宋代的理学家大师朱熹提倡格物穷理之说,认为普遍的真理蕴含在具体的事事物物之中。因此,要寻天理,必须借助格物这一手段,格物的格就是研究,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讲具体事物之理研究一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能恍然大悟,而万事万物无非是天理的呈现。
父亲官署后院的那片竹林,成为了少年王阳明寻求天理的载体,他独对幽篁,如老僧入定,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片竹林,感受着竹林的风吹草动,体察竹子细枝末节的变化,就这样他整整七天,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期待着恍然大悟,最终眼前的这片竹林已不是往日的那片竹林了,然而,伴随着天旋地转,积劳成疾的王阳明无法坚持,终于败下阵来,显然,他没有通过格竹而领悟到天理。
杜维明:他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人,那么这个老师说读书登科,因为他的父亲就是状元,也许就好好学你的父亲,结果他很直接的一个反映,他说也许不是,也许是读书做圣贤,当然,他父亲王华听了以后也感觉到高兴,也很震撼,说你居然想做圣人,当然到了阳明的心里面,圣人是什么,很难说,就是说第一等人,这是他的志向。
王阳明,名守仁,他出生于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据王氏的家谱记载,其先祖可以追溯到东晋的世家大族,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贵为天子身边的文学侍臣,出身诗礼簪缨世家的王阳明,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曾即兴创作《蔽月山房》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潇洒开阔的诗境,不拘一格的眼光,展现了他超越年龄的机敏和思维水平。王阳明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收入到《王阳明全集》的诗作就有600多首,现已经发现的散秩诗有40多首,他善诗文,工书法,多以行草为主,被全世界争相收藏,其书法规矩古法又出新意,诗风淡雅而又自然率真,点画精熟,法度含蕴,其中蕴含着他的人生哲理。
从十一岁离开家乡余姚,跟随为官的父亲王华到京城,王阳明有机会阅读大量的儒家经典著作,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像一团火一样,激励着这个少年,他渴望去探索事物中蕴含的真谛,也渴望去发现外面的位置世界,王阳明开始实施下一个行动。这一次,他远赴边塞,游历了河北境内的居庸关,紫荆关与倒马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当时,西北边疆常有战事,他向边境的人们问询缘边各族部落的情况,听他们说备边防御的良策,他便览山川形势,长城逶迤起伏,绵延万里,胸中豪气顿生,建功立业、勒石记功,何尝不是少年郎的梦想。
杜维明:儒家里面,主要讲修身,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分外和内,向外修身就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推到天地万物,但更重要的是向内,就怎么能够正心,怎么样能诚意,怎样致知、格物。
在边塞考察一个月之后,游侠王阳明回来了,心急如焚的王家总算安定下来,但事情远没有结束,自古英雄出少年,豪情万丈的王阳明要向皇帝上书,提出削平草寇的防御之策,带着青春幻想的王阳明将奏章写好后,郑重呈给了父亲王华,请其转呈给当今圣上。然而,热血沸腾的他迎来的却是父亲当头棒喝,斥责他这样的做法是狂妄,父亲的棒喝,没有让王阳明放弃,他研习兵法,每逢家宴便收集核桃练习排兵布阵,一个少年整日纸上谈兵,父亲觉得儿子该结婚了。需要婚姻来管束他那躁动狂绢的心灵,明孝宗弘治元年,王阳明奉父亲之命,远赴南昌迎娶诸氏,这位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有着无尽的求知欲和内心世界的追求。此时的王阳明不是需要婚姻的管束,而是需要一位导师来指明心的方向。1489年,婚后的第二年,他带着新婚妻子回浙江老家,途径江西上饶时,特地去拜会了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对王阳明的一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理学名宿娄凉。娄凉可以说是青年王阳明的精神导师,指引他通往向上之路。
俞兆鹏:娄凉说收敛放纵之心是居敬之门,这是入门的基本方法,第二句话以何思何滤,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要有各种各样杂念,这种思虑,那种思虑,也不要依靠外界来帮助你提高道德品质修养。
做圣贤的远大志向解决不了王阳明的现实问题,在那个时代,要治国安邦,要有所作为,每个人都必须要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入仕为官的必经之路。十九岁时,父亲责成他学习经义,准备科举考试,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熟读程朱理学经典教义,明朝以经义取士,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出题。明代前期,朱子学是明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甚至一些学者认为朱熹《四经集注》至广至大,至精至密,已经完全发挥了古圣先贤的心思而无余蕴,后人不繁著作,只需依照朱熹所说,循序渐进,躬行践履。
杜维明:明代的时候,最具影响力的是朱学,朱子的学问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是朱学,有个基本的这个朱学我们叫渐教,就是佛家里面有顿教和渐教,他是一个逐渐的,就是逐渐地积累你的知识,然后积累了知识以后,先知后行,你先有知识,积累了知识,多半人都准备科举,就跟我们的现在人高考一样,准备高考,那么你要读很多书,你要背很多的文本,然后你学做人,战战兢兢,亦步亦趋,按照一个规定来做。
按照父亲的指示,王阳明开始准备参加科举,十年后,二十八岁的王阳明参加弘治十一年的会试,考取进士,终于如父亲所愿踏入仕途。出入官场,王阳明被派到工部实习,当时,西北常有战事,又值星变,朝廷下诏求言。长期有着边塞情结的王阳明一直都在关注边境形势,于是王阳明上《陈言边务疏》,终于实现了自己十五岁以来就有的上疏愿望。在上疏中,他提出八项对策,蓄材备急,舍短用长,简师省费,屯田足食,行法振威,弗恩激怒,捐小权大,严守乖弊。十多年的准备,令这次上疏极为切中事理,但是,王阳明遗憾的发现,自己的奏章如泥牛入海,渺无回音,此时的朝廷官员只知因循守旧,得过且过,整个官场犹如一潭死水。程朱理学,不但无法为大明王朝注入活力,反而使他更加僵化,虽然已届而立之年,王阳明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往日的价值观念正在坍缩,自己的思想与学问亦无从施展,他感到异常的苦闷与彷徨。
这是宛委山南路的阳明洞天,距离浙江省绍兴市约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弘治十五年,三十一岁的王阳明请假归乡养病,筑室于阳明洞旁,他暂时放下程朱理学与家国天下,也无心欣赏千岩竞秀的自然风光,他打坐勤修,试图在佛道之中找到疗救精神危机的良方。他每日只是静坐冥想,苦苦思索,困扰了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问题,在阳明洞,过去种种,一一浮上王阳明心头,骑射兵学,虽是实用,终究无用武之地,佛老之学,虽可怡悦心智,如果要离世,祖母曾氏与父亲却又割舍不得,怎么办呢。一天王阳明突然领悟到对亲人的眷恋之情,是在孩提时候就有的,是人类的本性,也是做人的根本,如果割断孩提时就具有的人伦之情,便是毁灭人性。因此人的自我实现,不能以求仙访道,打坐参禅为借口,而舍弃人伦责任,而应以接受人类的普遍情感为前提。
杜维明:假如我祖母这一念能忘,我还是不是一个人,那么这是一个儒家和其它学术之间最为关键的一个课题,儒家的思想史入世,就是有一些情不仅不能忘,不能切断,而是你之所以作为人的必要条件。
对于王阳明来说,阳明洞不只是一个修身养性的物理空间,是他弃绝佛老而回归儒学,在离开阳明洞前,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归孔孟,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洞中所悟,隐然已非程朱理学的规矩,而要开始打破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阳明洞的思考,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让他的人生有了巨大的改变。
周月亮:要出来建功立业,必须是走在儒家的这条金光大道上,那别无选择的,练完以后,他觉得那个颠簸精神没有意义,就是那个要不朽,就是立功、立言、立德。
1505年对王阳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三十四岁的王阳明时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正是这一年,他开始在北京正式招收门徒,讲学论道,这期间,他还遇到了理学家湛若水,找到了思想上的知音。湛若水的老师陈白沙是明初著名的理学家,主张弃书册,废文字,去闻见,静中体验心体,是开启明代心学的重要人物,这与王阳明的思想暗中吻合。此时王阳明似乎看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他与湛若水二人,相互砥砺切磋,期许在主流思想界之外开辟出一道新的天地。但是,要跨越程朱理学,他还有一座大山需要跨越,那就是他自己。
明孝宗死后,武宗继位,时年十五岁,太监刘瑾等人日益得宠,转圈山镇,紊乱朝纲,打击排斥正直的大臣,先朝留下的顾命大臣多半无奈地辞职回乡,言官戴宪等人疏谏,逮系诏狱,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面临着两种选择,是明哲保身还是仗义执言,选择前者可以确保仕途无虞,选择后者必将招来牢狱之灾,是活在违心的现实里,还是按照心的指引前行,王阳明陷入了知与行的矛盾之中。他意识到遵循孔孟之道就要直道而行,道德只要落实在实践上才是真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士大夫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是,王阳明决定挺身而出,冒死进谏,建议宽恕言官,刘瑾大怒,将他投入诏狱,廷杖四十打的昏死过去,许久之后才复苏过来。虽然没被打死,但之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通往贵州之路艰险万分,但这条贬谪之路也正是成就王阳明心学之路,1508年春,王阳明历经千辛万险,长途跋涉到达龙场。龙场驿,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林之中,规模很小,只有驿丞一名,吏一名,刚到的时候连住所也没有,只好搭了个草棚居住,但这个草棚难以遮风挡雨,于是王阳明移居东峰一处洞穴,称之为阳明小洞天,阳明小洞天位于贵州修文县,城东的龙岗山上,如今洞中留有明、清、民国年前的摩崖石刻43幅,是国内外溶洞摩崖石刻最多的一处,它们或许是表达对王阳明的崇敬之情,或是感叹王阳明非凡的人生经历,或是感念王阳明由此而开启的心学之路。在明朝,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林中,遍布毒蛇、巫蛊、瘴气、瘟疫,龙场之民,多为苗族、黎族土著,语言不通,很难交流,能同他说话的只是留蹿到这一地段的汉人盗匪,这样一片恶土,竟然成为王阳明的精神家园。他居夷处困,不为恶劣的环境打败,始终保持着昂扬的乐观精神,他给自己筑了一石窟,日夜端居其中,冥想人生,要参透生死。
杜维明:假如是一个儒者,你在一个一无所有,任何人际关系都没有,你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你还能做到儒者吗,就在那个时候他的顿悟,叫做吾性自足,作为一个人我就圆满了,可是,这个顿悟和佛教或者道家的那种顿悟或者彻悟有很大的不同,他第一个就把他所背下来的五经,他重新在脑子里过一遍,叫五经臆说,就是我现在的这样一个感觉,这种吾性自足的感觉,和我念的儒家的经典有没有矛盾,他经过这五经的检验之后,他觉得没有矛盾,所以后来才发展处就是儒家的心学。
王阳明的自念是向外格物,还是求之内心,是应付外界的直接挑战还是关注内心的主体性,他日夜在石窟中端坐,逐渐体验到内心的平静。经过长久的冥思苦想,一天晚上,正直中夜之时,仿佛梦寐中有人与他说话,王阳明在恍惚中呼喊狂欢,长久以来困扰的格物穷理问题终于被他找到了满意的答案,那就是心即理。
杜维明:那么心即理呢,从这个陆象山开始,因为性即理,就是所有的只要是从事宋明儒学研究的人都接受了,荀子不接受,这是孟子的学说,就是性,我们人性本身,他是体现了人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理,如果用孟子的学说来讲,这个本质就是你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所谓心的话就是每一个人他都有一种内在的,不是受外面的影响,内在的一种同情感,内在的一种是非标准,内在的一种辞让,内在的一种羞恶。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心学构建的开端,自此以后,他的心学思想如江河决口,沛然莫之能御,王阳明自此创立的心学学说是对朱熹以来的儒家正统思想的一次革命。当他用心即理的眼光来看待万物时,发现了一个崭新的意义世界,少年时苦思不得的格竹问题,此时竟然涣然冰释,居住的条件也逐渐好了起来,当地百姓,为王阳明构建了几间房屋,作为他安居和讲学之所,分别名为龙岗书院,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经过近代返修,龙冈书院的原貌得以保存下来,龙冈书院因王阳明而盛名天下,成为圣学之地。王阳明在龙岗讲学的盛况不久就传到省城,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率诸生拜王阳明为师,又聘请他主讲贵阳文明书院。针对当时的人们只知死读圣贤经书,远离人伦日用,王阳明在与席书的交谈中首次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他认为因为知行脱节,人们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以纯粹的知识为知,而忽视了活泼泼的实际行动。
杜维明:阳明就说我自己要孝,那我没有行孝是不可能的,我那个知,要知孝的那个知的本身,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把它付诸实践,他认为这个是知行的本来的面貌,知呢就是一种明觉精察,你知道应该怎么做,那么行呢,就是要落实你这个明觉精察的本身,所以这个中间,它的关系是不可分的。
王阳明的心即理与执行合一的新说起初影响并不大,王阳明的讲学也只是局限在贵州一隅,他的心学理论体系此时尚未圆融成熟,这团新思想的火焰,还需要一定的锻炼,才会越烧越旺。
商传:王学是在理学基础上的一个发展,但是王学里面包含了一定的,我个人认为他有一定反理学的一些东西,因为他宣传个性,他要抒发个人的一些东西,和理学的东西克己复礼,要求约束自己,克制自己,这个一切就尊崇最传统的规矩去办,那显然中间互相是不同的。
这是后人为了纪念王阳明在龙冈书院立下了这座石碑,上面刻着王阳明当年在龙岗写下的诗句,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岗漫有名,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江沙漠漠遗云鸟,草木萧萧动甲兵,好共鹿门庞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这首诗写出了王阳明内心的苍凉,深处偏僻之地,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悠闲的隐居生活并不是王阳明所向往的。好在王阳明并没有在龙场停留太长的时间,王阳明一年内连升三级,正德十一年,因江西盗寇频发,四十五岁的王阳明经荐举,出任都察院左俭都御史,巡抚江西南安,赣州及福建汀州,漳州等地,总览赣南、闽西一带的军务。从正德十二年二月到次年三月,王阳明先后指挥了漳南之役,横水通钢和沥头之役三次战役,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平定了江西、福建等地的盗贼,他认识到欲治世,先治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那些盗寇与那些被残害的山民们,曾经是亲密的父老乡亲,或儿时的玩伴,为什么会从一夜之间从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变成穷凶极恶的盗贼。在那些山贼心中是否还有良知,盗贼能否返朴归真回归为民呢。
商传:保甲法是原来这个明朝最早他对于基层的管理是里甲,里甲更重于赋税,保甲更重于治安,他用了这样的一种形式,把整个的基层社会管理起来了,然后又用这个乡约的形式,把人们的思想改变过来,就是灭心中贼更胜于灭山中贼,他这套思想,他能够贯彻到他的所有的施政的这个工作和活动中间去。
江西可以称得上是王阳明的第二故乡,在南昌迎娶了她一生的伴侣,在上饶遇到了自己的精神导师娄谅,确定了人生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江西也是阳明心学的成熟之地。正德十四年六月14日,王阳明平定江西寇乱后不久,江西便爆发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朱宸濠在南昌举兵造反,直至南京。朱宸濠系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朱权之玄孙,弘治十年嗣宁王位,面对这场大乱,王阳明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凭借临时凑齐的两三万军队,只用了35天就平定了叛乱,对于这场军事大捷,王阳明更是思绪万千,宁王朱宸濠的妻子娄妃,竟是十七岁他拜谒的精神导师娄谅的孙女。以前叫做水观音亭的南昌画院,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这里的格局和风貌乃至建筑器物都保存完好,这里也曾经是宁王朱宸濠的行宫,当年娄妃就居住于此,如今南昌画院还保留着娄妃井,石碑等与娄妃相关的文物。
这块巨石碑上的屏字,据说是娄妃用青丝为宁王所写,宁王起兵前,娄妃曾经苦苦劝谏,宁王兵败之时娄妃以白色锦帛裹身,投水自尽,朱宸濠被生擒以后,也悔恨自己不听娄妃之言,乞求王阳明能够礼葬娄妃,平定朱宸濠叛乱之后,王明明对善恶有了更深的思考,无论是胜利者、失败者还是失望者,内心都有着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良知,但是良知的呈现,必须身体力行,否则良知只是一种隐性的道德存在,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以此丰富自己的心学体系,他认识到,以前的学说一则发明本心,一则强调知行合一,但本心之知与外在之行仍然断为两截,不如致良知来的简易明白,单刀直入。他自称致良知三字是自己从百死千难中体贴出来的,只有唤醒人人心中的良知,使得人人成为圣贤,才能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杜维明:致良知很难了解,孟子里面说的良知良能,就是不学而知,不学而能,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性善所体现的四端,因为侧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些东西原来我们都具有的。但阳明的重大的贡献,就把这样一个一般讲起来是道德实践,道德哲学里面的一个范畴,变成了整个认识论,和这个本体论的一个最核心的价值和观念,怎么说呢,就是天地万物都是气,这是中国的老传统,这个气就是良知良能的一种现象,所以这个良知良能不是就人有,这个动物有、植物有,无生物都有。
这是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山北麓的王阳明故居,故居规模宏大、格局完整、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典雅之气度,故居大堂寿山堂内挂有当代书法家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这是历来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皆居功绝顶的确切评价。正德16年11月,王阳明因平定宁王叛乱的功勋,被封为新建伯,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已决意放弃仕途,八月即已回到家乡绍兴府。王阳明在绍兴的六年时间里,他专事讲学,达到一生思想的巅峰状态,全国各地前来求学的士子络绎不绝,以弟子礼师事王阳明,就连年届古稀的老人也用杖肩挑瓢笠诗卷,拜倒在阳明门下,这些学生环绕在他的住处,弦歌之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
?杜维明:明代的时候,到后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那种思想,当然跟阳明心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那种思想,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独立自主,所以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原则,变成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果这个社会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多,这个社会就祥和,这个社会就仁。
大道如人心,万古未尝改,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从根本上重塑了儒家思想的结构,从16世纪到17世纪后期,他的哲学传遍中国本土,主导着中国知识界,近代学者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张君劢无不推崇他的学说。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远达于欧洲和美洲,在全球的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对东亚、东南亚的影响更为巨大,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
也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为之用也。
杜维明:日本幕府以来的以朱熹学为主的日本学说,日本这个学术传统一个重要的冲击,日本的现代化之所以发展是打破了,这个朱熹所代表的一个制度非常严格、礼俗非常全面的一种架构,开发出他的那个创造的力量,这就是阳明学所代表的。
王阳明心学不仅对儒学思想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明代中晚期尊重人性,提倡个性解放,勇于表达自我的文化思潮同样始于心学,随着王阳明心学的扩大与普及,心学思想直接影响到明末清初的艺术创作动态,形成了艺术发展的异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艺术创作风潮。这幅收藏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的《聚贤听琴图》是明末著名画家董其昌的作品,画中的人物神态祥和、安逸,自由而有生机,心学思想直接影响作者对艺术的表达。《水墨花卉》徐渭将他的艺术表达与心学提倡的个性解放,很好的融合,形成了知行合一的艺术风格。
商传: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典型的一个儒家思想,因为大儒,一代大儒,而且是新儒家,但是呢,儒家并不是书呆子,并不是说坐在书斋里边读书的人,而是经世致用,我要把我学的东西,能够为这个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才。
王阳明,最终用他的生命践行了心学学说,当王阳明以为自己可以讲学终老时,朝廷派他赴广西平定叛乱,56岁的他无奈抱病躯前往,临行时,学生向他请教为学的宗旨,阳明留下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融汇了儒释道三教的智慧,有代表儒家的社会关怀与道德义务,无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越,有无之境的融合正是以敬畏求洒脱,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精神气质和境界。嘉靖七年11月29日,公元1529年1月9日,57岁的王阳明在平叛叛乱后返程途中,病逝于江西南安府青龙铺,临终前,弟子问他有何遗言,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确,只有内心澄澈光明,元气淋漓,才有这份勘破生死的境界,这份内心的光明。这份光明亦如孟子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激励着后人。一位儒者于兹离世,一位圣人从此诞生。
上一篇:北京高考题弱智,北京市高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