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俞敏洪高考故事_俞敏洪重燃高考精神
tamoadmin 2024-07-26 人已围观
简介1.农村娃高考三次上北大,狂追25个女孩无一成功,后来如何成了百亿富豪?2.掉进去的是挫折爬起来是成长,生活给予我挫折,我以坚强回应之3.俞敏洪等名人谈高考 在喜欢的领域做强人4.俞敏洪经过几次高考才考上北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同,每个人看待高考的态度也不同,当一个人将高考作为一个进入自己理想通道的大门,并不是因为是高考而去高考,因为必须要高考而高考的话,那么他可以为了
1.农村娃高考三次上北大,狂追25个女孩无一成功,后来如何成了百亿富豪?
2.掉进去的是挫折爬起来是成长,生活给予我挫折,我以坚强回应之
3.俞敏洪等名人谈高考 在喜欢的领域做强人
4.俞敏洪经过几次高考才考上北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同,每个人看待高考的态度也不同,当一个人将高考作为一个进入自己理想通道的大门,并不是因为是高考而去高考,因为必须要高考而高考的话,那么他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一直为之努力。
俞敏洪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我们看到了他的成功。我们也知道任何一份成功的背后,都是需要坚持的,所以在创立新东方并且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他一定经历了很多我们常人难以去克服的困难。那么这样的毅力,我们可以从他坚持4年高考而只为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而看到,他是一个可以为了一件事情而去不断付出努力的人,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秘诀。毕竟有很多人在困难面前会选择退缩,也许在成功的前一秒就放弃了。
有很多人会不太理解俞敏洪的这种做法,也许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有很多人在高考时都会与自己的目标失之交臂,但是很多人会选择去上自己并不是很理想的学校,他们不想重读高三,他们不想或者是不敢去再参加一次高考,面对旁人的流言蜚语,那何况俞敏洪参加了四次呢,可见他有足够的勇气与胆量去挑战自己。他要面对的是再次失败的可能,他要思考如果这次又没考上,是该选择来年再战还是就此放弃,所以他也许高考对于他来说是无止尽的,他在为一些未知的东西在不懈努力,他要去扛住前面几次的失利带来的压力和挫败感。
所以我们关注不应该是俞敏洪参加四次高考的数量之多,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他参加四次高考背后折射的他身上的一些珍贵的品质。参加4次高考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承受都可以做到的。
农村娃高考三次上北大,狂追25个女孩无一成功,后来如何成了百亿富豪?
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不能决定个人能力,更不能决定个人命运,而真正决定命运的是面对失败的态度。
失败,我们都曾经经历过。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逃避,尽管这些是不愉快的经历,这些经历却对我们的人生的发展着重要的影响。
即使是有成就的名人也曾经历过失败,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曾经高落榜的名人是如何通过自身逆袭的吧!
马云:数学曾得1分,考3次才及格
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高考。那年,他的数学考了1分。
接着,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并在19岁那一年,再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这次,马云的数学成绩有了进步,得了19分。
此后,马云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复习的日子。第三次高考马云的数学成绩达到了79分,不过,他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5分。
不过的是,碰巧当年杭州师范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于是学校决定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于是,马云就以本科生的身份踏进了杭州师范。
谁也不会想到马云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失败不重要,重要的怎样面对。
孟非:从没听说过“高考决定命运”
1990年,孟非参加高考。“落榜对我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坦然面对,也从未想过去复读。干什么不一样?”不过孟非说,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他对社会的艰辛认识不足。落榜后他去深圳打工,结果处处碰壁,不到一个月就回南京了。
“没有知识真的很可怕。没有考上大学不代表我不爱学习。我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孟非说,1992年,通过成人高考,他考上南师大中文系。后来到电视台打杂,帮人背包、打灯等,但一直都是临时工的角色。
直到1996年,他的一部专题片《飞向亚特兰大》让他在全国小有名气,成为电视台的正式人员。2002年,在江苏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全新1小时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中,他终于走到了台前。后来孟非成功主持《非诚勿扰》节目,并因此在全国大红大紫。
孟非寄语落榜考生,都说“知识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就是没有听说过“高考决定命运”。
俞敏洪:英语曾考33分,考3次才上北大
复习10个月左右,俞敏洪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隔年经过努力也只考了55分,再次落榜。
俞敏洪的第三次高考,英语仅用了40分钟却取得了95分的好成绩,总分387分。最后俞敏洪以超过北大七分录取分数线的分数进了北大。
俞洪敏曾在微博中提到:“高考并不是奋斗的终点,不管成绩如何、读什么大学,都不是决定个人成败的关键。决定个人成败的是伴随一生的胸怀、精神和勇气;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无穷无尽的马拉松。”最终,俞敏洪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办新东方,成为留学教父。
李安:第2次落榜时数学差0.67分
现今李安是国际名导演,但是他的求学生涯一直不顺利。
虽然他很早就对父亲说:“我都不喜欢(传统的理、工、医、农等学科),我想当导演。”但大家听了只是一笑置之。
第一年参加台湾联考,李安以6分之差落榜。第二年重考,数学差了0.67分再度落榜。李安的父亲是台南一中的校长。李安的两次落榜对于李家来说难以接受。
李安当时最大的情绪发泄,不过是把桌上的台灯、书本一把扫到地上,然后跑出家门透透气。
后来,李安几经努力考上艺专影剧科,据他形容,那是“灵魂第一次获得解放”,而他也是那时才发现,原来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读书与升学。此后,李安学芭蕾、写、练声乐、画素描。大学落榜者李安最终成为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
输了考试,并不代表输了人生。有时只有遇到挫败时,才能看出人的伟大。
失败不可怕,害怕失败才最可怕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长,在人的一生中充满着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幸福与不幸等矛盾。如工作上失败、生活的穷困、家庭的离散、身体的疾病伤残等等。当今青年人所遇到的挫折如竞争失败、恋爱失败、家庭矛盾等。
中国文化几千年积淀影响着我们,我们耳濡目染的是中国式成功学:不成功便成仁、赢家通吃、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等等这样的文化。文化和教育,缺失的是挫折后教育(注意,不是挫折教育。),即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摆脱困境的能力。
为什么我们都这么怕听到“失败”这个字眼?这似乎已经成了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一件事,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掩盖这个事实。失败又有什么大不了呢?它总是被我们描绘成一种负面的东西,甚至在学校,也经常会有失败成功之分,但是为什么要分如此清楚呢?
很多时候失败代表着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代表着一扇成功的大门。
一个孩子将来是否成功,是否能够容纳失败,是否具备顽强的意志,其实拼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父母(教育),是他们的文化和传统意识。
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当孩子感觉不如别人时,父母要给到的不是贬低和对比(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作比较),而更要无条件地陪伴在他们身边,甚至连一句教导的话都没有,只是那种坦然和接受,还是做孩子爱吃的东西,还是跟孩子开玩笑,一切没有什么改变,进而,当孩子感到安全时,再与孩子分享父母当年(与孩子同龄时)的经历,或者讲一个故事,或者说:“下次如果你超过自己(或别人),那就更好了。”在:“就算你通过努力没有达到目的,我们照样会一如继往地爱你”。
如此,孩子记住的是爱,这个爱是真功夫,是陪伴一生的东西,也就是EQ的基石,而那个成绩,就算没高上去,也不会伤害到心理。
一切没有因这一张小小的考卷而改变,只不过,父母相信你,孩子从中学到的,就是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就是自我接纳,一个孩子不会自我接纳时,只能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中汲取,也就是说,当父母无条件接纳他时,他也会这样接纳自己,这是自爱与自尊,它就是自信的基础,具有自信的人,一定自立和自强。
这个世界,一向不缺乏逆境,不缺少挫折,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问题在于,不是主动给孩子创造挫折,那无异于给孩子穿小鞋。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引导孩子在面对挫折时的心态。这个心态就是:接纳那个力不从心的自己,接纳那个不足的自己,认可他并关爱他,不是谴责他、排斥他,这样,这个弱小的自己就会成为自己的同盟(自我完整),而不是成为自己的内耗。
其实,孩子好不好,决不在成绩,也不在学校,而是在家庭影响,无数的咨询个案及事例已经证明,有些成绩再高的博士后,或者在外镀了无数层金的高才生,照样会因家庭和事业的挫折而一蹶不振,他们会被生活中的石头轻而易举地击倒。
他们当中许多人甚至比那些当年成绩不如他们的老同学过得更糟,反过来,有些成绩并不太高,学校并不太好,甚至在高考时还落过榜的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后来的生活倒是充满精彩。
其实,主导这种转化的,就是情商,也就是自我接纳(这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他们的心里有一个信条:与其被人称作完美,倒不如接纳自我的完整。
他们就像李小龙一样,频频被对手击倒后,幽默地捂住伤口,琢磨着刚才对手的出招——这就是向生活学习,而不会因自卑就放弃。这才是面对失败的正确方式。
面对失败比如何成功更重要
那么如果我们的孩子遭受了失败,当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01
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拥抱。
深深的拥抱孩子,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作为父母,真正理解孩子的情绪并不容易,这需要从小和孩子建立深度信任关系,让孩子相信你能理解他/她。这一步是否能成功,顺利建立和孩子的沟通管道,取决于孩子很小的时候你们是否成功的建立信任/密切的亲子关系。
02
做一个优秀的聆听者。
三岁以后的孩子都会开始愿意叙述和倾诉自己的感受,在遇到挫折,痛苦之后,有一个合适的倾诉机会,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也是情绪缓解的一个必要阶段。
?03
帮助孩子分析为什么会失败。
利用我们的人生经验,来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哪些我们自身做的是很好的,不应该被失败的结果所掩盖,那些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避免下次再发生失败。
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沟通,需要家长自己先能有清晰的理解和自成体系的认知。
最后,应该开心地和孩子分享:人生路很长,失败是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经历的过程,且这个过程对我们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可以告诉被一个台阶绊倒的孩子,我们这次摔倒了,是没有体验过这个台阶有多高,所以没有注意到摔倒了。但是下次就会知道走到这里就要小心,这样宝贝以后就不会因为这样小小的台阶再受伤了。
这些都是事情发生具体的应对,但是我认为更重要和长久的事情,是一个良好健康的家庭文化的建立: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现实的生活态度,避免让焦虑和不变通的思维方式成为自己的家庭文化。要让孩子知道,即使他们失败了也不会被轻看,享受任务的过程很重要。这是一种长期和贯穿日常家庭生活的一种文化。
全民教育官方网站: .qmin91
掉进去的是挫折爬起来是成长,生活给予我挫折,我以坚强回应之
自从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之后,各个国家就十分注重对英语的教育,像是中国,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英语班,鼓励孩子们从小学习英语。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学习英语,为了让孩子从小领先,许多家长也是煞费苦心,为孩子报了课外英语辅导班,恨不得让孩子日常都用英语交流。
市面上的辅导机构有很多,专攻英语的品牌却只有那么几个特别出名的,新东方就是其中一个。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名字叫做俞敏洪,随着事业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很多人挖掘他的过去,不断访他,试图找到他成功的秘诀。但让人惊讶的是,俞敏洪这个全国最优秀英语辅导机构创始人,曾经两次参加高考,两次都因为英语成绩拖了后腿。
俞敏洪的身世十分普通,父母都是贫农,家里没什么积蓄。但和一般的农民不一样,他的母亲是一个很豁达的人。俞敏洪有个姐姐,从小就去念书,俞敏洪的妈妈说自己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孩子供出来,这样的思想在那个年代十分罕见。俞敏洪长大之后和自己的姐姐一样,一直都在学校上学,在特殊时期才停学了一段时间。
后来高考恢复,俞敏洪受到母亲的鼓舞,就去参加了高考。他平时学习十分刻苦,一直都很坚定,但因为本身没有太大的天赋,再加上教学质量确实不太好,他的成绩不算拔尖,英语更是弱项。第一次高考之后,他其他科目的成绩都不错,但英语却只有三十三分,他也因此落榜。
母亲并没有怪罪他,反而继续鼓励他学习。之后俞敏洪去了一所初中担任英语老师,这是母亲的主意,她希望俞敏洪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学习英语。但俞敏洪的基础实在太差了,也没有老师专门教她,他只能依靠自学,学习效率十分低下。第二年他再度参加高考,英语还是只有可怜的五十五分。
本来他的总分是达到大学录取线的,但刚好那一年英语录取分提高了,他再一次被自己的英语成绩拖了后腿。经历两次失败后,俞敏洪完全绝望了,他十分惭愧,觉得自己对不起年迈的父母。
母亲在这时候坚定地站在他身边,不断开导他安慰他,并且鼓励他继续参加高考。知道儿子自学英语十分困难,她就花费大价钱将他送进了县城附近一个不错的英语补习班。
在这里,有了老师的帮助,再加上俞敏洪十分刻苦,他的英语成绩在稳步提升。第三次高考中,俞敏洪的英语考到了九十分,其他科目的成绩也没有出现意外,顺利考入了北京大学。他一开始读的是师范学院的专科,这样的话毕业之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大学生活没有俞敏洪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幻想过在大学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女生,能和自己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但因为他出身平凡,其貌不扬,根本无法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一共向二十五个姑娘表白,没有一个成功,这件事给他很大的打击。之后俞敏洪还生病了,只能休学。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变故之后,俞敏洪收起了其他心思,全身心投入了学习。因为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毕业后他得以顺利留任,并且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婚后俞敏洪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经济压力,当时老师的工资不高,他无法养活一大家子人。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存钱出国留学,他和自己的朋友合伙开了一个补习班,开始接私活。
但学校一般是禁止老师私自开设补习班的,北大管理层发现了俞敏洪在外补习之后,对他进行了惩处。俞敏洪本来就不满学校的薪酬待遇,于是就直接辞掉了自己的工作,把补习班当成自己的主职,他与朋友开设的这个补习班发展成为后来的新东方,当年为生存问题困扰的俞敏洪如今也变成了身价超过百亿的成功企业家。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面对这些挫折,只有迎难而上永不放弃,我们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俞敏洪等名人谈高考 在喜欢的领域做强人
我们经常听到家里的长辈老人讲“咬着石头才知道牙疼。”比喻只有当遇到挫折后才能真切地明白自己做错了事情。那么“牙疼”了怎么办?去记恨、诅咒“石头”或者一味地感叹自己的不走运吗?还是我们以后就不吃饭了?我们都知道这么想是错的,事实是不但不能这么想,恰恰相反,我们还应该感谢“石头”,更应该从“咬到石头”中好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从而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咬到石头”的错误。
每当朋友职场不顺、生意失败或者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总会用“挫折是人生笔宝贵的财富”、“失败是人生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来劝解、鼓励朋友。是的,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 社会 ,没有人会不劳而获,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有句话叫“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正是对漫漫人生路的真实描述。我们必须认清人生就是一段历练,就是一个不断感受失败的痛苦,并从痛苦中汲取经验,获得成长的过程。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失败所导致的痛苦中学习来得快。”这句话就是对这点最好的注解。
爱迪生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从小就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爱迪生一生中,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00余种,其中很多发明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他因此也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可谁又知道,这样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从小因为家境贫寒,一生只在学校读过3个月的书。没有接受过正统教育的爱迪生,发明创造靠的不仅是聪明才智,更是艰辛的科学实践,他就是从一次次“咬石头”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教训,才有了后来的成就的。
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先后实验过铜丝、白金丝等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还实验了人的头发和各种不同的植物纤维达6000多种,光收集资料,就用了200本笔记本。这每个材料的背后都是一次实验失败的经历,我们可以想象,他在这过程中付出了多少。
他说:“我只是在多找到一种发明不出灯泡的方法而已。”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都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正是这千万次的失败成就了爱迪生一生的1300多种发明,成就了他“世界发明大王”的称号。
生活是多样的,有爱迪生那样能从“咬石头”中得到教训的人,也必然会有“咬石头”之后就立志不再吃饭的人。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走路去齐国,走出家门没多远,就因为路不平而摔了一跤,他爬了起来接着走,但是没走几步,又摔了一跤,于是他便趴在地上再也不愿意起来了。这个时候有个路人问他:“你怎么趴在地上不起来啊?快爬起来继续赶路啊!”那人却说:“既然爬起来还会跌倒,那我何不就一直这么趴着呢?这样我就不会再摔倒了
看了这个故事,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可笑的楚国人,因为他被摔怕了,所以不敢再爬起来继续走路,因而他也就永远无法到达齐国。
所以说,失败之后,你可以选择成为“爱迪生”,也可以选择成为“趴在地上不愿意起来的人”。既然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失败不可避免,那就勇敢地面对吧。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就自己,取得成功。
但我们也必须认清,成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通往成功的道路绝非坦途,必是一条充满荆棘的曲折道路。在茫茫人海中,绝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有一段倍感艰辛,不断接受挫折和失败打击的经历。然而他们在面对这些挫折和失败的时候都坚持下来,并总结经验教训,最终成就了自己更大的成就。
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创始人和校长俞敏洪先生于1962年10月出生在江苏一个农村,在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上高中。历经3次高考才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作为全班唯一从农村来的学生,俞敏洪开始因为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
在学习上,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他进大学以前没有读过真正的“书”,大三的时候又因患肺结核病而休学一年。终于,1985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并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但因为在外从事第二职业,被北京大学毫不留情地给予行政处分。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打倒,反而是重新振作,开始寻找新的自我。1991年9月,俞敏洪毅然从北京大学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1993年11月16日,他创立了北京市新东方学校,并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自己一个人上街发传单、贴广告开始,踏上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2001年,新东方教育 科技 集团成立,20069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 科技 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成功上市。截至2011年5月31日,新东方已在全国设立了48所短期语言培学校,6家产业机构,3所基础教育学校,1所高考复读学校,2所幼儿园,47家书店,累计培训学员1200余万人次。
近年来,俞敏洪及其领衔的新东方创业团队已在全国多所高校举行上百场免费励志演讲,被誉为当下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俞敏洪先生经历了多次高考落榜及后来当老师的种种不如意,最后才成就一番事业。从他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只有勇敢面对,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有一番作为。
我们都见过一种叫作“不倒翁”的玩具,无论你怎么推它、按住它,只要一松手,它立刻又会直立起来。“不倒翁”的重心在下面,所以它永远都不会趴下。人生也是这样,失败与挫折不可避免,只有不断地经受这些失败与挫折,人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所以我们应该记住,无论什么样的失败,只要你能够像“不倒翁”那样跌倒后又能马上爬起来,跌倒的教训就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并帮助你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既然失败与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之一,那么,决定人生成败的就不是遭遇挫折的大小了,而是你面对挫折的态度。如果你选择逃避,“咬石头”之后干脆就不吃饭了,那么必将遭遇失败。
如果能像爱迪生、俞敏洪那样,“咬石头”之后,不但不怨恨,反而感谢那“石头”,并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有益的人生经验,那么,你还会不成功吗?
俞敏洪经过几次高考才考上北大?
“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许振超,全国劳动模范
中国科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中有一位是只有初中学历的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许振超原是一名普通的码头吊车司机,只上过一年多的初中,可他凭借苦学苦练,成了码头上知晓的“许大拿”。他说过一句令工友们感到震撼的话:“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正是凭着这种韧劲,许振超学得真功,在行业内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被称为“当代工人的杰出代表”。
“不断面对失败的人,成功的机会比普通人多得多”
——俞敏洪,新东方学校创始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曾在18年和19年两次参加高考,都名落孙山。但怀抱着“不断面对失败的人,成功的机会比普通人多得多”的信念,终于在1980年又一次参考,考取北京大学。他努力抓住每次得之不易的机会,终于,在他第一次被美国签证官拒签25年后,“新东方”在美国上市。
“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要成为秀的人。”
——李想,泡泡网创始人
1999年7月,当其他同学在高考考场上为了争取大学通知书而奋斗时,18岁的李想却放弃了考试,正在为自己创办的网站奔波。他坚信“在任何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都要成为秀的人。”中学6年,李想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天道酬勤”,李想,一个高中毕业生,创建了泡泡网。
(刘思思整理)
(责任我:李婧)
3次。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上高中。两次高考失利后,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北京大学毕业,然后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