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2004年北京高考作文_2004北京高考语文答案

tamoadmin 2024-07-30 人已围观

简介1.2014高考北京卷文言文2.2011高考北京卷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3.高考自主命题的北京高考自主命题曾两年参加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 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挑出分点天热不影响打分心情  “判卷子,我们并非那么无情” 人物身份:阅卷者姓名:李俊(化名)年龄:32岁主要经历:曾两年参加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工作 每年,当全市10万左右的高考生完成大考,把书包扔在一边开始聚餐、彻底放松的时候,阅卷者正开始一年

1.2014高考北京卷文言文

2.2011高考北京卷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3.高考自主命题的北京高考自主命题

2004年北京高考作文_2004北京高考语文答案

曾两年参加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 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挑出分点天热不影响打分心情

 “判卷子,我们并非那么无情”

 人物身份:阅卷者姓名:李俊(化名)年龄:32岁主要经历:曾两年参加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工作

 每年,当全市10万左右的高考生完成大考,把书包扔在一边开始聚餐、彻底放松的时候,阅卷者正开始一年一次的“大考”。

 他们手中,是考生的未来。在别人眼中,他们的每一个闪念,甚至每一天的心情,都可能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最终分数。

 曾两年参加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的李俊(化名)坦言,“当我意识到有10万考生的命运,封闭在我们所处的那条警戒线内,我已知道自己手里薄薄的试卷的分量……”

 对于外界所说的字迹潦草就扣分的传闻,李俊特别想说:“判卷子,我们并非那么无情。我们是理解考生的!”

 首次阅卷

 穿越警戒线 紧张堪比高考时

 2005年夏,离高考还有不到十天时间,李俊得到通知,参加当年的高考阅卷工作。

 当时,距自己参加高考已过去近十年,能再有机会跟高考试卷亲密接触,再“参加”一次大考,李俊难免有些兴奋。“我当时恨不得告诉我以前所有的高三同学,说我又一次‘高考’了。”李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当时和他一同参与阅语文卷的共有400多人,20人为一个阅卷组,配一名组长。这些阅卷者有来自各中学的一线教师,有知名高校的中文类相关专业的老师,以及在读的博士生。

 高考结束的第三天,是李俊上岗的首日,他特意提前了半个多小时出门。

 来的路上还揣着“再次高考”的激动心情,但见到整个教学楼围起一圈警戒线,有专职安保人员和公安严查阅卷证件、核对照片才放行时,李俊的心咯噔一下。“看到那阵势,我突然强烈地意识到,有10万学生的命运就封闭在这条警戒线内。那时候,什么激动感、亲切感一点都没有,我只觉得手心开始出汗,比我参加高考时还紧张。”李俊回忆起当时首次穿越警戒线时的情景,下意识地攥紧拳头,语速加快。

 吃透了评分细则阅卷仍比想象的困难

 通常,伴随试卷下发的还有命题组给出的标准答案。但语文试卷主观题多,几乎没有考生可以一字不差地与标准答案一样。

 因此,在正式阅卷评分之前的一到两天,都会有阅卷组的组长、相关的专家随机抽取几十份试卷用铅笔预评,根据考生的答案制定评分细则。

 这份评分细则就是这400余名阅卷者未来五天的“参考书”。

 “我们还要参加培训,划分每人阅卷的‘辖区’,吃透评分细则。”李俊说。尽管已经反复研究了评分细则,但碰到真正的高考试卷,李俊却难以下笔阅卷,他发现,实际答题情况比他想象得更复杂和困难。

 第一次阅卷,李俊负责的是现代文阅读理解的一道考题。

 主观题考生发挥空间大,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跟分点靠点边儿,不能一棒子打死就认定为错,因此需要一边阅卷一边动脑,看考生这个靠点边儿的答案放回原文是不是符合原意。

 另一点,大多数考生作答主观题,都习惯一大段大段地罗列,很少自己分点写,文字多了又难免字迹潦草,需要阅卷者在四五行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挑出分点。“语文主观题多,为了保险,每道题都由一位阅卷者打分后,交给另一位组员复查,也就是再判一次分。”李俊解释说,如果第二位阅卷者没有异议,或给出的得分在合理区间内,那么这道题的得分则敲定,但如果两位阅卷者有异议,则交由阅卷组组长判定。

 如果遇到雷同作文、预评为满分作文的试卷,阅卷组组长也都会上报,由多位专家共同研究后才能最终敲定。

 靠电扇降温 T恤每天都会被汗浸湿

 北京大学是北京高考语文卷的阅卷场地之一。每年6月8日高考后,数万高考试卷运抵,一栋教学楼就会被全部封闭,开始为期约一周的阅卷工作。

 阅卷时节正值酷暑,室外炎热、室内闷热。北京午后的平均气温一般在32摄氏度以上,400余名阅卷者在北大的一栋教学楼内,每20人一间教室。由于阅卷场没有空调,阅卷者只能凭借电风扇降温。“阅卷的几天,T恤几乎每天都会被汗浸湿,只能多弄几个电扇才凉快一点儿。”尽管如此,李俊很严肃地说,“天热不会影响打分心情,每份卷子我们都会认真对待。”

 最想澄清

 字迹潦草就扣分? “我们并非那么无情”

 通常,考生在参加高考前,都会听到自己的任课老师这样说——“高考阅卷场又热又闷。阅卷老师需要在三五天内阅近10万份试卷,遇到字迹潦草的、写得密密麻麻的根本不会看,直接跳过去不给分;作文只看3分钟,阅卷老师只看看标题、开头和结尾……”

 这些话让考生觉得阅卷者不留情面,好像一个个都是黑脸判官。“判卷子,我们并非那么无情。”李俊说到这里时一脸的无奈。

 李俊在判现代文阅读题时曾看到这样一份卷子——在预留了约三四行答题地方的卷面上,这个学生密密麻麻地写了四行,写满后可能觉得还没表达明白,特意在第四行的末尾画了一个长长的箭头,指向这页试卷的最下面空白处,还配上了一句“转下方,谢谢。”

 说到这里,李俊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坦言告诉记者,语文卷中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考生总是担心自己说了一堆没覆盖全,总想多写点儿让我们从一大段文字中挑答案。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会耐心地把他画箭头的内容看完。”“希望学生按规矩答题、把字迹写工整、给阅卷者留个好印象,其实是老师们把我们的评分标准夸张了,有些危言耸听”,李俊说,“我们是理解考生的!”

 阅卷记忆

 答案啼笑皆非 *生可惜

 语文试卷,区别于其他科目,主观题特别多。一道题目,考生给出的答案是五花八门。

 李俊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一道题目,试卷要求考生给一幅“小葱拌豆腐”的宣传画配一句公益广告的广告词。

 一道本来很简单的题目,只是用了一个灵活的出题方式,给出的答案却让人跌破眼镜。

 有的考生说,“我们解决问题就像小葱拌豆腐一样,小菜一碟儿”,还有的考生更干脆,直接写“天下没有办(拌)不成的事”。

 李俊无奈地告诉记者,这些考生对这道题目的理解有偏差,这道题一定要压住两个点,一是小葱拌豆腐的本意是一清二白,另一个是理解什么是公益广告。“但凡听过那首‘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不掺’,答这道题就能答到点儿上。”

 李俊一脸严肃地告诉记者,看到这样啼笑皆非的答案,他更多的是*生可惜。

 高考京味考题 挑战外地阅卷者

 阅卷者手中是近十万考生的命运,但他们也有对考生没辙的时候。李俊向记者说起了一件新鲜事。

 有一年语文高考题出了一道自由题目,试卷给出一句北京话“擦黑儿”,要求考生也要写出这样一句形象的北京话。

 这道考题出现在北京卷里,对这些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来说应该不陌生。但难就难在是特定的场合,在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考生可能想不出这样生动形象的词儿。只要是北京话、觉着像北京话就往上写,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幺蛾子”、“膀儿爷”、“蛤蟆骨朵儿”、“发小儿”……这些老北京人都可以明白的北京话,可把来自祖国各地的阅卷者难住了。

 很多阅卷组的成员看着考生写的“北京话”皱起了眉头。评分细则给出的标准答案覆盖面毕竟有限,可是又不能轻易判定考生写的就是错的。先不管形不形象,是不是北京话就够这些阅卷者琢磨一阵子的。

 李俊笑着告诉记者,遇到这样的京味儿题,不少老师特意从图书馆、书店找来了北京话的工具书,一句句地对照。最后为了保险起见,经过协调,这道题交给了北京籍的阅卷老师判卷。

2014高考北京卷文言文

2008全国高考试卷

://edu.qq/zt/2008/2008gkst/index.htm

2007年全国各省高考试题及答案

://edu.qq/zt/2007/gkst/

下面这个是WORD版本:

://1.panpan.org/Article/gaokaozhuanlan/2007-06-17/Article_20070617185048_151.html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

://.tl100/zt/2006zt/2006zt.htm

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

://.gaoyun63/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61

历年高考试卷WORD版

://.chinalightway.cn/neirong/178/

2011高考北京卷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1. 2014语文全国高考卷文字版全卷 谢谢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

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 *** 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代 *** 注意到食品掺、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 *** 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B宋代 *** 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 *** 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

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

2. 200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文言文翻译

新浪教育,语文原卷

二、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

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①。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②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

①肄:学习、练习 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了

翻译给你了,呵呵

3. 北京高考必背文言文是那几

(一)文章 1、《劝学》 荀子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4、《逍遥游》(北溟有鱼——之二虫又何知) 5、《出师表》 6、《陈情表》(伏惟圣朝——不能废远) 7 《曹刿论战》 8、《归去来兮辞》(不含序) 9、《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岂不痛哉) 10、《滕王阁序》(豫章故都——声断衡阳之浦) 11、《师说》(嗟乎——其可怪也欤) 12、《陋室铭》 13、《阿房宫赋》(嗟乎——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14、《岳阳楼记》 15、《醉翁亭记》 16。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托遗响于悲风) 17、《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此余之所得也) (二)诗词曲 1、《氓》 2、《国殇》 屈原 3、《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6、《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春夜喜雨》 9、《登高》 10、《琵琶行》(不含序) 11、《泊秦淮》杜牧 12、《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13、《念奴娇 赤壁怀古》 14、《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15、《声声慢》(寻寻觅觅) 16、《钗头凤》(红酥手) 17、《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 19、《窦娥冤》(滚绣球) 20《书愤 》 21。

《沁园春 长沙》。

4. 2014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诗歌鉴赏部分

2014/gkstts/index?qq=0&ADUIN=1280568090&ADSESSION=1402217934&ADT=CLIENT.QQ.5329_.0&ADPUBNO=26349">/zt2014/gkstts/index?qq=0&ADUIN=1280568090&ADSESSION=1402217934&ADT=CLIENT.QQ.5329_.0&ADPUBNO=26349

全国各地高考题解

命题趋势:高考贴近现实 记录:高考父母心 各地查分

试题: 新课标Ⅰ数学 | 新课标II语文 | 陕西英语 | 北京卷文综 | 重庆理数 | 湖南文数

作文点评:赵丽华:作文堵死诗歌道路 | 延参法师:出题活泼 | 徐德亮:北京作文不易出彩

高考策划:各地志愿填报政策 | 高考微心愿 | 招办发言人 | 高考见证人 | 高考帮帮忙

高考自主命题的北京高考自主命题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s://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2002年,北京高考部分科目不再使用全国统一卷,开始自主命题。

“3+X”的考试形式在当年春季高考中首次亮相,高考生不再考五科,而只考四科,除语、数、外三科外,文科考生考文科综合,理科考生考理科综合。这一次春季高考也是北京高考自主命题的开始,当年春季高考、夏季高考,语文、数学、英语由北京自主命题,而文综和理综则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2002年夏季高考语文作文题——《规则》,成为本市夏季高考自主命制的首个作文题。

两年后的2004年夏季高考,伴随着文综、理综也由本市自主命制,本市高考实现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虽然2006年起,本市取消了春季高考,但始自春季高考的自主命题和“3+X”的考试形式一直沿用至今。2010年,本市举行了新课程的首次高考,今年高考则是本市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十次高考。 2006年9月,本市在全国率先表彰了12位命题教师,以鼓励他们根据北京考生接受现代信息较多、较快、城乡差别较小等特点,在题目立意、选材、背景设置上勇于出新求变。

2002年北京夏季高考开始,语文学科增加了主观题分值,优化了试卷结构,注重基础知识考查。据近十年一直从事高三教学的东直门中学语文老师安建惠介绍,以前全国卷考查汉语拼音、字形的题目为两道,而北京卷则把考查字音、字形合并成一道题,这样就节省出一道题目的容量考查学生的鉴赏、审美等语文能力的应用。2004年高考语文甚至将“北京方言”也列进了考题,2006年的作文题《北京的符号》更是将北京自主命题的“京味”发挥到了极致。

全程参与这十年本市高考阅卷的阅卷教师对北京自主命题的“京味”体会最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就曾在高考语文阅卷组内部刊物《阅卷纵横》中评价200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于无意中透出一股‘精英气’”。2005年高考阅卷,阅卷教师们更是在《阅卷纵横》把北京卷评价成“‘新青年’的姿态”,以说明北京卷的个性、创新甚至叛逆。这一年的高考语文中,北京卷增加了科学类文章阅读,甚至选择了《什么是戏曲》这样的文艺学知识短文为测试文本,散文阅读测试中考查学生赏析的意味也有所增强。

2010年新课程高考改革,本市语文科目又率先增加了“阅读延伸题”等新题型,取代了以往的“语言表达”题型,“这实际上又比全国领先了一步。”安建惠说,因为“阅读延伸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同时还注重对考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 自主命题十年,夏季高考语文已揭晓了9个作文题,虽然命题作文占了7个,绝大部分都有材料说明,但均个性十足。

安建惠表示,以前高考作文首要关注是否跑题,只要跑题,作文成绩很难及格。而自主命题的作文题,则淡化了对形式的要求,考生可以任意发挥,只要自圆其说。“考场上套在考生身上的形式镣铐越来越少了,八股频现、佳作难觅的现象有所改变。”安建惠说。

例如去年的高考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是十年自主命题中唯一一个关系题,“考生可以任意安排‘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比例,只要两者都说就行,谁多谁少,都不算跑题。”安建惠说。

十年中,作文只有一个“镣铐”一直带着,那就是作文文体不能写诗歌。安建惠表示,诗歌是语言极其精炼的一种文学形式,考场作文要求800字以上,学生如果写诗歌,即便20字一行,也要写40行,不要说很少有学生能够驾驭这种文学形式,写出好作文,就连阅卷教师也未必能驾驭。为了给学生文字公正的评价,高考作文尚未对“诗歌”开禁,除此以外,其他的文学形式均可。 安建惠表示,虽然前九年自主命题作文题目从未偏离过全国的大气候,但始终有暗线串联,无论是关注历史;关注传统文化;还是关注现实话题,都在引导考生更加关注身边事,联系自我实际,使作文言之有物。

9个作文题大都关注了社会热点,例如2002年的作文题《规则》,就以当年举行的世界杯的“规则”为材料,要求考生作文;2003年的《转折》则一下让大家想到当年发生的“非典”疫情;2004年的以及伊拉克战争,都使考生对当年的作文题《包容》有感而发。

2005年的《说“安”》,虽然少有的限定了作文体裁,要求考生写议论文,引起争论,但在安建惠和众多阅卷教师眼中,这更体现了北京命题者的勇气。安建惠表示,能写议论文是高中生语文的基本要求,而这道题恰恰反映了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更有针对性。

2006年的《北京的符号》甚至被部分语文老师看作是恢复高考以来,鹤立鸡群的高考作文题。“这不仅有北京的特色,还要求考生既要关注过去的北京符号,还要畅想未来的北京符号,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底蕴,还考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安建惠说。

而2009年的作文题《我有一双的翅膀》,不仅少有地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作文材料,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我”,引导考生联系自我作文,更加关注考生的个性。2010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也延续了对考生自我的关注。

说到2011年的第十道题,安建惠大胆给出了预测。在她看来,今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自主命题第十个高考作文题很可能会关注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 2002年 《规则》

2003年 《转折》

2004年 《包容》

2005年 《说“安”》

2006年《北京的符号》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

2007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2008年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2009年

《我有一双的翅膀》

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双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文章标签: # 高考 # 北京 # 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