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高考词语运用-高考词语运用专项训练英语

tamoadmin 2024-08-08 人已围观

简介1.[基础知识]高考题中的“文明礼貌”2.词语运用角度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模板是什么?4.词语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基础知识]高考题中的“文明礼貌”在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全国卷I、卷II、卷III不约而同地考查了文明礼貌用语——客套话、谦辞、敬辞的使用,这是语文试题人性化、人文化的体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文明礼貌,需要从生活点滴做起。 现将一些常见的文明礼貌用语集录如

1.[基础知识]高考题中的“文明礼貌”

2.词语运用角度

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模板是什么?

4.词语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基础知识]高考题中的“文明礼貌”

高考词语运用-高考词语运用专项训练英语

在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全国卷I、卷II、卷III不约而同地考查了文明礼貌用语——客套话、谦辞、敬辞的使用,这是语文试题人性化、人文化的体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文明礼貌,需要从生活点滴做起。 现将一些常见的文明礼貌用语集录如下,以期为考生的备考节约宝贵的时间:

 一、客套话

 1.“费神”“费心” 意思是耗费心神、精神,多用于请托或致谢时。

 2.“借光” 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时。

 3.“久仰” 意思是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面时;

 “久违” 意思是好久不见,用于久别后相见。

 4.“留步” 用于主人送客人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5.“屈就” 用于请求别人担任职务;

  “屈尊” 意思是降低身份俯就。

 6.“赏光” 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赏脸” 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7.“失敬” 向对方表示歉意,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陪” 表示不能陪伴对方;

 “失迎” 因没有亲自迎接客人而向对方表示歉意。

 8.“笑纳” 用于请人收下礼物。

 9.“心领” 用于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

 10.“幸会” 表示跟对方见面很荣幸。

 二.谦辞

 1.“敝” 用于称呼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常用的如:“敝人”用于谦称自己;“敝处”用于谦称自己所在的地方;“敝校”用于谦称自己的学校。

 2.“薄” 用于称呼和自己有关的事物。常用的如:“薄酒”,意思是味淡的酒,常用于待客时;“薄礼”,意思是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面子。

 3.“刍” 用于称呼自己的见解等。常用的如:“刍议”用于称自己的议论。

 4.“过”用于评价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常用的如:“过奖”,意思是过分的表扬或夸奖,用于对方赞扬自己时;“过誉”,意思是过分的称赞,用于对方称赞自己时。

 5.“家”用于对别人称呼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常用的如:“家慈”“家母”,用于称自己的母亲;“家严”“家父”,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兄”,用于称自己的哥哥。

 6.“老” 用于称呼和自己有关的事物。常用的如:“老脸”,用于年老的人称自己的面子;“老朽”“老身”,用于年老的人自称。

 7.“小” 用于称呼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常见的如:“小弟”,用于男性朋友或熟人之间称自己;“小儿”,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店”,称自己的店。

 8.“拙” 称呼自己的文章、见解等。常见的如:“拙笔”用于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见”,用于称自己的见解;“拙著”,用于称自己的著作。

 9.“献丑” 常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能力不济却敢于表现。

 10.“冒昧” 表示(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

 11.“见笑” 表示(自己的言行)被人笑话。

 12.“不敢当” 表示承当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

三、敬辞

 1.“拜” 用于人事往来。常用的如:“拜读”,用于表示阅读别人的文章;“拜访”,用于表示访问别人;“拜托”,用于表示托别人办事;“拜望”“拜谒”,用于表示探望别人。

 2.“宝” 用于称呼对方的店铺等。常用的如:“宝地”,用于称对方所在的地方;“宝号”,用于称呼对方的店铺或名字。

 3.“垂”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为。常用的如:“垂爱”,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垂问”“垂询”,用于表示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询问。

 4.“大” 用于称呼和对方有关的事物。常用的如:“大驾”,用于称呼对方;“大作”,用于称对方的著作;“大名”,用于称呼对方的盛名。

 5.“奉”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常用的如:“奉告”,用于表示(把事情)告诉对方;“奉还”,用于表示(把东西)归还对方;“奉陪”,用于表示陪伴对方。

 6.“高” 用于称和别人有关的事物。常用的如:“高见”,意思是高明的见解;“高就”,意思是离开原来的职位从事较高的职位;“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高徒”,用于称呼别人的弟子和学生。

 7.“光” 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常用的如:“光临”,称宾客到来;“光顾”,称客人到来,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

 8.“贵” 用于称和对方有关的事物。常用的如:“贵干”,用于问人要做什么;“贵姓”,用于问人姓氏;“贵子”,用于称别人的儿子(多含祝福的意思);“贵国”,称对方的国家;“贵校”,用于称对方的学校。

 9.“惠”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常用的如:“惠存”,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送别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提的上款;“惠顾”,指对方到这里来,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10.“敬” 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时,常用的如:“敬告”,用于表示告诉(别人);“敬贺”,用于表示祝贺;“敬候”,用于表示等待;“敬请”,用于表示请别人做事。

 11.“令”用于称对方的亲人或和对方有关系的人。常用的如:“令爱”,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令郎”,用于称对方的儿子;“令堂”,用于称对方的母亲;“令尊”,用于称对方的父亲;“令亲”,用于称对方的亲戚。

 12.“请” 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常用的有:“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请坐”,用于请求对方坐下。

 同步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C.广大文学爱好者可将作品寄来,我会一一斧正。

 D.小王和小张是高中同学,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今日一见,小王高兴地说:“久仰久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B.8月12日是贵校七十年校庆,作为我一定光临指导。

 C.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小女的写作水平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全赖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感激不尽。

 B.我一个老农民,能和您结为儿女亲家,实在是高攀了。

 C.老同学,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因事不能前去祝贺,我的祝福望你心领了。

 D.小儿昨日冲撞了您,就请您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吧。

 4.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客套话。

 示例:家里来客人了,可你因事必须出去一下,你可以说“我出去一下,请稍等片刻”,也可以说“我失陪 一下,请稍等!”

 (1)去朋友家做客,告辞回家时,朋友和家人送你出门,你可以说“不用送了”,也可以说“请 !”。

 (2)那天和同事聚餐,其间你唱了一首歌,唱完大家鼓掌喝彩,你可以说”唱得不好,让大家笑话了”,也可以说“唱得不好, 了!”

 (3)托人办事,朋友答应了。分别时你可以说“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也可以说“我就 佳音了。

 5.下面是一则留言,其中有两处用得不够妥当,请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并进行修改。

 小李同学:

 您好!

 今天,我于百忙之中①,到你的班级致谢,不巧的是你不在,真是遗憾②。那天,我丢失了钱包,十分着急,多亏你拾金不昧,使我的钱包得以璧还③。我万分感谢。今略备薄礼④——笔记本,聊表谢意,望笑纳⑤。

 祝:学业有成!

高三十二班 王超

 应该修改的是: 改为

  : 改为

 6.汪娜是高二.三班的班长,前几天和科技馆的李馆长说好5月6日去科技馆参观,但因为学校临时决定5月6日进行考试,所以5月5日下午汪娜去找李馆长协商改期,不巧李馆长去开会了,一时回不来,汪娜只好给李馆长写张便条进行说明。请你以汪娜的身份,给李馆长写一张便条。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词文雅。(不超过40个字)

 。

 汪娜

5月5日

 参考答案

 1.B (A项“惠存” 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送别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提的上款;C项“斧正”是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D项“久仰”意思是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面时)

 2.A (B项“光临”是敬辞,指宾客到来;C项“家父”是谦辞,称自己的父亲;D项“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3.C(“心领” 用于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此处所用对象错误)

 4.(1)留步 (2)见笑(3)敬候

 5. ① 删去 ③物归原主

 6.称呼得体 (如称“李馆长”等),表述简明(如写明来意、参观改期原因、参观之事须另行协商等),措辞文雅(如使用“贵处”“贵馆”“请见谅”“协商”等词语)。

 参考示例:

 李馆长:

 原定于明日来贵馆参观一事,因与考试相左,无法成行。需择日另作协商。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词语运用角度

词语运用角度如下:

词语运用角度有三类:作者观察的角度、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以及作品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语言运用角度表达效果:所谓表达效果是指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接受对象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才华,一种素养。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语文怎么学

语文,其实远不止一门语言学科这么简单。

关于语文科目的学习,我想说的是,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看懂语文学科在教育当中的真正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确实语文是被当做一门语言学科来学习的。

可一旦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语文再往后学,其实就越来越像是一门工具型、媒介型学科了,也可以理解为,语文学到后期其实考察的都是人的综合能力。

怎么理解语文学到后期的这个作用呢?意思就是说,语文其实后期是在考察一个人综合认知水平的高低,考察一个人对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两个大体系中内在客观规律的把握和认识程度。

只不过,这些综合能力的高低,需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出来,或者说语言文字只是一个体现人综合认知水平的媒介和载体而已。

从语文的考试题型中,我们也能够窥探出语文到底要考查什么。

从语文的考试题上,也能够充分证明我刚才的观点。大家稍加观察就可以发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语文的主要考试题型就是阅读理解、写作这两大类。

这两类题型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高考,都是长期占据了语文考题的最多分值比例。高考题中,阅读理解+写作这两类题,分值占比高达88%以上。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模板是什么?

1.字音辨析题

语文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

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语文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词语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 (1)侧面描写———衬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映衬和反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2)各种修辞手法 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3)

文章标签: # 用于 # 自己 # 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