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庐江二中高考成绩排名_庐江二中高考成绩
tamoadmin 2024-06-15 人已围观
简介1.庐江二中的地址2.庐江一中录取分数线20223.蒋庐生的人物生平4.庐江二中开学要带什么东西1、2016年高考成绩与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已经陆续公布了,请考生按照各省份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查询时间自行查询高考成绩、高考排名及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查询网址为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提供的查询链接。2、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已经公布了高考成绩及高考分数线,考生接下来要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排名
1.庐江二中的地址
2.庐江一中录取分数线2022
3.蒋庐生的人物生平
4.庐江二中开学要带什么东西
1、2016年高考成绩与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已经陆续公布了,请考生按照各省份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查询时间自行查询高考成绩、高考排名及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查询网址为当地教育考试院官网提供的查询链接。
2、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已经公布了高考成绩及高考分数线,考生接下来要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排名情况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选择报考学校的主要依据是考生自己的专业兴趣、高考分数、排名,参考往年招生学校的录取分数及录取考生的全省排名。
庐江二中的地址
学校的前身是一所女子全日制普通中学,2011年与庐江二中联合办学,其授课教师来自庐江二中,招收复读生和高一新生。因坐落于庐江城西,因此也称庐江二中城西分校。
目前学校一切尚在起步,学校一期工程已投资2000万元。 2012届庐江八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达本率达到50%。
2012级的高一学生也在当年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庐江一中录取分数线2022
地 址:庐江县庐城塔山东路168号
邮 编:231500
电子信箱:egardener@ah163.com
电 话:0565-7322256
庐江二中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创办于1974年。校园地处城北,占地120亩。现有7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260人,学生5600人,是巢湖市规模最大的学校。
在跨入新世纪的三年内(1999—2002年),学校共计投入1600多万元用于校园建设和设备购置,建成了67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和10000平方米的教师公寓,配备了齐全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闭路电视、智能广播、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一应俱全,百兆宽带网180多个终端已进入教室、办公室和教职工住户,2002年电教设备经评估达到省一类配备标准。为了加快学校发展,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使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2004年春学校再投资1500万元,新征土地50亩,同时启动综合教学楼(8600平方米、62个教室)、学生公寓餐厅(12000平方米、可供1600人食宿)和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三项工程,2005年陆续交付使用。
庐江二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6人,一级教师68人,平均年龄36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7人,省、市级教坛新星5人。省物理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束义福同志,省德育先进工作者、市历史学科带头人夏仕伦同志和省化学“教坛新星”、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张茂生同志是我校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为庐江二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庐江二中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胆进行新课程实验,率先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倡导民主办学,充分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考升学率连续多年在全市名列前茅,2006年高考本科达线504人,2007年高考本科达线543人,2008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本科达线总人数656 人,其中应届生517人(600分以上22人,一本112人、二本310人、三本95人) ,钱正超同学以总分616分居全县文科第1名,全省第69名。近几年来,在全国、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有36项成果获奖,施平曦同学的创新作品“耳机电笔”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世界英特尔少年英才奖,并获得国家专利。朱方芳同学光荣地出席了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庐江县团员青年的荣耀,更是庐江二中的骄傲和自豪。
庐江二中先后50多次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奖励,是市、县级文明单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省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省花园式学校,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最近又被列为省级高中课程改革的样本校,勤劳智慧的二中人正凝心聚力,蓄势待发,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和扎实稳健的步伐昂首走在全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前列,努力成为名符其实的省级示范高中和皖中名校而努力奋斗。
蒋庐生的人物生平
628分
安徽省庐江中学(Lujiang Middle School Anhui Province),简称庐江中学,始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卢国华先生创建,原名“庐江中学堂”,后几易其名,1952年更名为“安徽省庐江中学”并沿用。
庐江中学是中华百年名校、全国百强中学、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国民语文应用能力实验学校、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课题先进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实验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会员学校、受过国务院嘉奖。
庐江二中开学要带什么东西
在庐江教育界,有这样一个优秀的三口之家:丈夫蒋庐生,庐江二中校长、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妻子俞书华,巢湖市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委员、庐江三中副校长、高级教师;女儿蒋俊,中国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提起这一家,庐江教育界无人不知,无人不竖起大拇指赞佩不已。他们夫妻恩爱,子女学业有成,家庭民主和谐,他们尊老爱幼,热心助人,他们用追求、进取、爱心、奉献诠释了家庭和谐幸福的真谛,他们创造并传递着家庭的幸福和谐。早在1997年,安徽省教委就授予他们夫妇为“全省教育系统比翼双飞好夫妻”的光荣称号。2000年,在巢湖市职工跨世纪赶超立功比赛中,他的家庭又被评为巢湖市文明家庭。
俞书华在支持丈夫工作的同时,一直不放弃自己个人的专业追求和人生价值。她1982年安师大数学系毕业,20多年来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她专业功底坚实,课堂教学深入浅出,教学方法新颖灵活,深受学生欢迎,曾荣获全县高中教师数学大奖赛一等奖。所教学科高考成绩多次在全县名列前茅,多次获得优秀园丁奖,两名学生在高考中数学获满分。辅导学生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三等奖。撰写论文发表,并有一本论著《初中代数参考教学》出版。
1999年以来,她先后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她切实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庐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和谐庐江,提出多项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关于加快开展建设罗河铁矿》等三份提案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有效解决。
2003年她担任庐江三中副校长,全力协助支持校长工作,所分管的工作扎实到位,成效显著,深受教职工的肯定和尊重。2007年被评为县“三八红旗手”。
互敬互爱,共织家庭幸福之彩卷。
结婚23年,蒋庐生夫妇互相鼓励,互相提携,民主平等,共同创造事业的辉煌。生活上,他们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创幸福美满家庭的佳话。
互相扶持,共度艰难岁月。他们夫妇永远忘不了刚刚组建家庭时的艰难日子。他们两家各自都有五个兄弟姐妹,各自在家排行均为长子长女,家庭生活都不富裕。他们的工资在资助弟妹上学后已所剩无几。他们省吃俭用,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俞书华10年间连一件喜欢的衣服都舍不得买。可他们从未因为“钱”红过一次脸。也忘不了1992年前后的难熬日夜。由于生活的重担、工作的压力,身体原本就瘦弱的夫妇先后生病住院。全家向散了架似的。蒋庐生住院期间,妻子忙里忙外,顶起家庭的全部重担,却从未请过一天假,缺过一天课。在蒋庐生身体渐渐恢复后,妻子因过度劳累又患了胸膜炎,慢性胃病又复发,瘦得目不忍睹。于是家中一切又压在丈夫身上。蒋庐生一边服侍妻子,一边照看孩子,一边还要负责学校工作。因为疲劳过度,经常晕倒。可是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硬是咬紧牙关,互相支撑着挺了过来。
互相勉励,享受廉洁幸福人生。如今,作为校长副校长和双双高级教师的他们,生活已是小康富足。但他们时时告诫自己,廉洁自律,权为民所用,绝不贪念身外之财,绝不搞权钱交易。学校大型基建项目严格实行招标,大宗物品实行政府采购严格按章办事。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校务公开,教师聘任、调入等等人事坚持原则,集中研究。妻子俞书华不仅是支持丈夫工作的贤内助,更是难得的廉内助。有请客送礼说情的事,她坚决支持丈夫拒收礼金,秉公办事。她常常亲自退还推却不掉的礼金,实在不得已,她都变相退还。她说“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图的就是一个‘心安理得’。”她还说“为官者的幸福生活,首先是一个‘廉洁’。”
教育子女,扶助弟妹,共育英才。蒋庐生夫妇的独生女蒋俊,2002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硕博连读,中共党员。2008年将转为博士研究生,女儿令人艳羡的学业、学历正是他们夫妇科学民主的教育方法的成果。他们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和自理能力,远离溺爱误区。小学和初中六年,女儿上学,他们从未接送过。无论风吹日晒、道路泥泞,瘦弱的女儿都是一人背着宽大沉重的书包,穿过塘埂小路,穿过喧闹的马路去学校。女儿从不奢求工作繁忙的父母雨雪天气会送伞送衣去学校。他们更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教育孩子待人礼貌,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三好学生,高中还是省级三好生。
不仅如此,俞书华的弟妹四人读书、考大学都是在他们夫妇的资助、监护下完成的。俞书华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工资只有50余元的情况下,丈夫每月领到工资总是按时将她大弟弟的大学生活费30元寄出。在他们的帮助下 她弟妹四人都考上了大学,顺利成才。现在,他们夫妇还在为侄儿们读书成才继续操劳着。
孝敬公婆,尊重老人,传承美德。在蒋庐生父母的眼里,儿媳俞书华是一个难得的好媳妇。两位老人每年生日,她都放在心上,超过任何一个儿女,操办宴席,购买礼品。平时,只要有空,她就带着老年人营养品和老人喜爱的食物回去看望。特别是2000年,婆婆生病期间,俞书华总是白天上班,夜晚抽空到医院陪护,在病床前服侍,喂药喂饭,擦洗身体。婆婆病逝以后,年过70的公公深感丧偶的孤独,性情有些抑郁。俞书华一方面照顾陪伴得更多了,一方面又跟丈夫商量安排老父的晚年生活。现在,老父又娶老伴,生活得很融洽。他们夫妇尊重老人意愿,十分支持,经常回家探望。尤其是俞书华跑得更多,与新婆母相处得很好。近来,老人喜欢外出旅游,也得到他们夫妇的理解和支持。每次外出,俞书华都送回去两千元费用。只要老人舒心,俞书华都愿意竭尽心力去做,她已成为两位老人不折不扣的“依靠”。
关爱邻里,乐于助人,共谋和谐。在蒋庐生夫妇的小家大家,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关爱之情。这种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未免有些许狭隘。可他们一家却能将这种爱延伸到亲朋、邻里、同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共同书写着爱的博大崇高,共同谋求更广泛的和谐新境界。
蒋庐生校长作为一校之长,在严格管理、严厉治校之外,总是给每位职工以人文关怀。哪一家有人生病、哪一家孩子升学需要托人说话,等等,来请求校长,他都能极尽能力予以帮忙。俞书华在邻里学校更是一位热心的民事调解员,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俞大姐”。无论同事邻里有困难,她总是乐于相助,无论单位家庭闹矛盾纠纷,她总是热心调解。一对年轻夫妇闹离婚,俞书华十上家门,耐心说教,甚至陪女方背着孩子步行去乡下婆婆家说教。她还利用五一长假,自费买车票劝其旅游,修复关系。男方感动地说:“我们再闹下去,实在对不住俞大姐了!”女方更泣不成声:“俞大姐,你挽救了我们的家庭,你就是我们的恩人!”单位里,蒋庐生与职工产生矛盾,俞大姐也能不避私情,平心静气主动上门化解。几十年如一日,像这样化解矛盾、调节纠纷的不知有多少次。至于哪家孩子结婚、升学,哪家老人病故、亲人生病,俞大姐都第一个亲自将人情送到。对学生她倾尽爱心,对特困学生她问寒问暖,她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并常年坚持捐助张敏敏等大、中学生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一份浓厚的情凝聚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和谐的家庭、一对成功仁爱的好夫妻引领带动着一个健康和谐的新风尚!
录取通知书、高考准考证到文荟楼入班向班主任报到,登记相关信息。录取通知书、高考准考证、成绩单,身份证及正反两面复印件,相片大小一寸各10张,银行卡和现金(现金备用),党、团组织关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