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沪浙高考改革是哪一年_沪浙高考改革

tamoadmin 2024-06-23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试卷全国是统一的吗2.2017年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有哪些省份3.高考改革方案解读:“3+1+2”模式有何不一样4.2o17年高考还分理科,文科吗?5.新高考制度下,体育成绩不合格会不会影响高考?6.线差法计算公式那具体来说新高考究竟什么“新”呢?概括起来就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分类考试是针对于培养单位的,即高中,而多元录取则是针对大学高校的。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承接学生高中学习和大

1.高考试卷全国是统一的吗

2.2017年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有哪些省份

3.高考改革方案解读:“3+1+2”模式有何不一样

4.2o17年高考还分理科,文科吗?

5.新高考制度下,体育成绩不合格会不会影响高考?

6.线差法计算公式

沪浙高考改革是哪一年_沪浙高考改革

那具体来说新高考究竟什么“新”呢?概括起来就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分类考试是针对于培养单位的,即高中,而多元录取则是针对大学高校的。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承接学生高中学习和大学的新高考选科问题。

新高考选科,一个“新”字就可以看出,这是针对于原有的高考制度而言的,那新高考选科的“新”,究竟新在何处?

传统高考——文理分科,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分开文理科,文科学习的科目除去语数外,还有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的学习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不分文理,学生自由组合。

传统高考考试科目——语数外+文综(政史地)/语数外+理综(理化生)分值语数外都是150,文理综都是300分。

新高考选考科目——3+3,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第二个3指的是6选3(浙江为7选三),6指的是史地政理化生,浙江多了一门信息技术。满分是100分。

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当年当次有效

新高考——语数当次有效,英语及选考科目两年有效

那6选3和7选3都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呢?

6选3:20种组合方式

蓝色背景的部分是偏理科的组合,粉色部分是偏文科的组合。

7选3:35种组合方式

信息技术从大类上来讲属于理科,我们可以看到,偏理科的组合一共有22种,偏文科的组合一共有13种。

我们看完了科目组合,那具体来说为什么要研究选考科目呢?

首先要明确,选考的成绩是计入高考的,但这个成绩并不是直接计入高考,实行的是赋分制。

学生考试时会有一个原始的卷面分数,根据这一分数,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出A、B、C、D、E五个等级,在A-E五个等级之内,又细分了若干个等级,再把对应等级转化为具体的分数。

以浙江2017年赋分制为例。浙江总体分为ABCDE五个大的等级,A等级占15%,B等级是35%,C等级34%,D等级是15%,E等级一般≤1%。

具体又将这5个大的等级分为21个赋分等级,可以看到,前1%的同学记满分,2%-3%记97,依次类推。每个等级之间都是相差3分。

举个例子:没有实行赋分制之前,假如考试试题比较简单,学生普遍都考到了80、90多分,你也考了90分,成绩看上去不错,但是其实排名是中等水平。另一次考试,题特别难,最高分75,你考了70分,从分数来说,感觉不高甚至有点低,但是从排名而言,是在前几名的位置。所以,分数简单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显然是不全面的。

实行赋分制,是为了打破唯分数论,即根据整体水平来确定你所处的位置。

但是赋分制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有人提出:赋分制就是你高考成绩并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这种现象我们也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A和B一起考试,A选考的是物理,考了85分,B选考的是化学,也考了85分,但是物理考试难度较大,分数都不高,85分是全省第一名,赋分制折算之后就是满分,而化学较为简单,成绩排在全省52%的位置,折合之后就变成了70分。

所以说选科很重要,决定你考试的时候的科目,也决定你高考的部分成绩。

除了选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学考。

什么是学考呢?其实学考≈会考,新高考改革之前,学校都会组织会考,就是你的毕业考,成绩分为ABCD四等,C等及以上及格,都及格就可以获得高中毕业证并参加高考。

学考全称是学业水平考试,为什么说约等于会考呢,因为学考要重于会考。熟悉综合评价的学生及家长都知道,大多数高校是按照6:3:1折算成最终成绩(中科大是5:4:1)这个1就是学考成绩。

而现阶段一些重点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都会对学考有一定要求,比方说有低于A等级的,会扣减你的综合评价总分值。

所以想参加综合评价的学生,一定要重视学考成绩。学考成绩具体怎么计算,还是以浙江的学考为例:

浙江的学考满分是70分,考试之后获得高中学考等级,等级具体设A、B、C、D、E 5个等级,E 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为依据, A、B、C、D等按15%、30%、30%、20%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

选考科目:决定你的专业

我们以2020年北京、上海等地部分高校选考科目为例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数量最多的是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共89个,排在第二的是必须选考物理的专业共77个,其余的加起来一共39个。

· 其中限制必须选考理、化、生中1门或几门才可报考的专业一般为理工类、临床医学类专业,共105个;

· 必须选考史、地、政中1门或几门才可报考的专业共7个;

· 可以从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的有3个专业;

· 可以从物理或生物或历史中选考1门的有1个专业。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新高考改革要求不分科考试,但是实际上对于理工农医相关专业而言,依旧需要有坚实的理化生基础。尤其是物理专业,单科可报考专业的覆盖面极广。

很多学生和家长说,了解了这些政策和现象,那我们具体如何选科呢?学习哥为大家总结了两点:

也就是说你选科的时候,要考虑你各科的成绩,但这个不是考虑独立的自己的绝对成绩,而是要考虑你的相对成绩,即排名状况。

因为在赋分制的前提下,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你的成绩需要按排名折算,所以这也就是说,你不可以只考虑你自己的成绩,你得考虑你所处的排名。

这个主要是针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规划而言的,虽然说并不一定所学专业是就业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业性强的职业还是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你选择的科目。

比如,你想当医生,那就需要学医,而医学类专业一般都要求选考生物、化学等。

· 数量最多的是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共89个,排在第二的是必须选考物理的专业共77个,其余的加起来一共39个。

· 其中限制必须选考理、化、生中1门或几门才可报考的专业一般为理工类、临床医学类专业,共105个;

· 必须选考史、地、政中1门或几门才可报考的专业共7个;

· 可以从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的有3个专业;

· 可以从物理或生物或历史中选考1门的有1个专业。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新高考改革要求不分科考试,但是实际上对于理工农医相关专业而言,依旧需要有坚实的理化生基础。尤其是物理专业,单科可报考专业的覆盖面极广。

很多学生和家长说,了解了这些政策和现象,那我们具体如何选科呢?学习哥为大家总结了两点:

也就是说你选科的时候,要考虑你各科的成绩,但这个不是考虑独立的自己的绝对成绩,而是要考虑你的相对成绩,即排名状况。

因为在赋分制的前提下,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你的成绩需要按排名折算,所以这也就是说,你不可以只考虑你自己的成绩,你得考虑你所处的排名。

这个主要是针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规划而言的,虽然说并不一定所学专业是就业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业性强的职业还是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你选择的科目。

比如,你想当医生,那就需要学医,而医学类专业一般都要求选考生物、化学等。

高考试卷全国是统一的吗

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浙江着5个省份的高考难度最大。

高考制度,是指我国1952年以来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1952年全国开始实行统一高考,从初行到暂停再到恢复,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经波折。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制度不断完善。2017年新高考制度开始试点实施。2019年国家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高考制度改革:

目前,各地不断积极探索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少地方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校自主招生中已经积累了很好经验。

新高考制度:

2017年7月,上海市、浙江省组织实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来首次高考,沪浙两地新高考制度改革平稳落地。上海市、浙江省是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后,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2017年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有哪些省份

高考试卷不是全国统一试卷

拓展知识:

一般来说全国的高考试卷种类最多可达9套试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全国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自主命制的试卷;天津自主命制的试卷;上海自主命制的试卷;浙江自主命制的试卷。

但是在2021年的高考中,对上述高考卷类型进行了整合,特别是全国卷进行了调整合并,共有8套试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北京、天津、浙江、上海自主命题。原来的全国三卷(丙卷)被称为全国甲卷,原来的全国一卷、二卷合并成全国乙卷。

现在的高考一般分为4类试卷,像黑龙江、辽宁、吉林这样的省份,它们用的就是全国二卷; 像四川、贵州、云南这样的省份,他们运用的就是全国三卷,像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这样的省份,它们用的试卷,都是全国一卷,当然还有一些地区,高考使用的是自主命题。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阶层之间依然存在明显差异的残酷事实,我们完全寄希望于从高考命题方面来平衡这些差异显然是行不通的,还应配合社会公平的整体提升以及高考系统其他各项改革的推进。

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要想从实践方面保障高考命题的公平性,应该从当前的各方差异之中尽可能地寻求较多的共同点,以求在保证考查目的和试卷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因素材、词汇等的倾向性选择对各类考生群体在答题效果上的干扰及其造成的对考生智识水平或一般能力的误判。

包括全国甲卷、乙卷、新高考I卷、II卷在内的高考试卷都是由教育部命题中心统一组织命制的。根据资料显示,从今年2月16日开始,教育部考试中心更名为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了。京、津、浙、沪四个省份的高考卷由各省招生考试院牵头组织,自行命制高考试卷。

除了这些以外,在实行新高考的省份,除了语数外使用全国卷以外,包括理化生政史地在内的六门选考科目的高考卷均由各省自行命制。

高考改革方案解读:“3+1+2”模式有何不一样

一、六省份启动高考改革

北京、湖南、海南、江西、山东、天津等6省份,将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不再分文理科。文理不分科,意味着每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选考部分学科,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疆的高考改革方案目前尚未公布,但据当地媒体报道,新疆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将于2019年开始实施。届时,自2019年高一新生入学起,学考成绩将纳入高考成绩。

从全国看,除上海、浙江两个高考改革试点于2014年最先启动外,其余省份的高考改革启动时间集中于2017年至2019年。

二、2017年,多地合并录取批次

在高考改革中,合并录取批次也是一大亮点,多地今年都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

1、北京

北京将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对于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将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英语听力考试要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等。

2、山东

取消批次,合并一二本录取

2017年起,山东夏季高考实施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和投档录取模式改革,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也就是说,自2017年起,原来的本科一批院校,和“老二本”、“老三本”将成“一家”。

综合评价招生高校或增加

2016年,9所山东高校率先实行综合评价招生,而是依据考生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校考核(综合素质评价+面试),按比例形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的一种多元评价招生录取方式。2017年,参加的高校还会增加。

取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

2017年,取消“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项目。如此,加分项目还剩“烈士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3、河南

从2017年起,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合批录取,逐步减少普通本科录取批次。

配合高考模式的改革,未来几年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由优先选择学校变为优先选择专业。比如,考生想上英语专业,他所填报的志愿将全是英语专业,选择专业的空间特别大。届时,专业好不好将决定学校的命运,某所高校某个专业如果办得不好,就没有考生填报。

4、海南

从2017年起,海南省将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南省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5、浙江

1月6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17年新高考招生录取方案。新招生录取政策规定,2017年开始,招生录取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3类进行。其中,普通类专业主要有四个变化:

改原来分批为不分批次;

改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改学校平行志愿为专业平行志愿;

改分批设提前录取为只设一个提前录取。

根据新方案,考生最多可填报80个志愿。之所以将志愿上限定为80个,主要是考虑在改革初期志愿数量宜多不宜少,保证考生志愿选择机会与原有机会基本相当,这有利于新老办法的平稳衔接,也兼顾了不同考生有人看重学校、有人看重专业的需求。

6、云南

云南已经明确,在文、理科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科类平行志愿投档,并取消专科层次一专、二专的录取批次划分。2017年起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办法,逐步优化本科层次录取批次。

7、西藏

西藏表示,从2017年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普通高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三、浙沪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

2017年,上海、浙江将迎来高考改革试点(2014年启动)后第一批毕业生。

今年高考,浙江、上海两地的考试科目将采用“3+3”模式。“3+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

上海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则采取 “7选3”模式,除了以上提到的6个科目,还增加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上海两地外语考试均为一年两考。两地高中生最多可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并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两地高考成绩总分满分则有所不同。浙江高考成绩总分满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上海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70分。

扩展资料

各地最迟2014年底出台实施办法,对于高考等重大教育改革,教育部一般都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将方案提前一段时间公布,确保届时改革有序进行。

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将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方案要求,各省(区、市)最迟要在2014年年底前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

实际上,一些地方已在先行探索,如浙江,2011年,便已推行“三位一体”招生,将考生高中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云南、浙江、天津等地也已在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时,率先尝试外语一年多考。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

政策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在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也就是说,将来学生的高考成绩将会是“3+3”模式,除了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还要加上自己选择的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从这样的设计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竞争,“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为了可能。”教育部基础二司司长郑富芝说。

百度百科-高考改革

2o17年高考还分理科,文科吗?

高考改革方案解读:“3+1+2”模式有何不一样

只要与高考改革有关,总能引来公众关注。

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市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进入了向中西部推广的新阶段。而考生与家长最关注的,依旧离不开“考试怎么考”“成绩怎么算”“高校怎么招”等关键问题。对此,记者在梳理政策的同时,采访了多位考试招生专家。

考试怎么考:选考科目实行“3+1+2”模式

政策深解析

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市的方案为“3+1+2”模式,即“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3+1+2”的选考科目方案是8省市在借鉴先行改革试点省份的经验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地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因素的结果。

从2015年启动调研至今,江苏省举行了近80场调研和征求意见会议,针对方案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专门听取多位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请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研究院以及相关教育和测量领域专家对“3+1+2”方案进行可行性、科学性论证。

考生想知道

为什么要采用“3+1+2”模式?这种模式有啥不一样?

专家这么说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瞿振元:

从总体上看,“3+1+2”方案与先行试点省份的“3+3”方案在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学生的选考科目组合,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地方实际,更好满足当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需求。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

从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开始,彰显“选择性”的教育理念就始终体现在各项举措实施和完善的过程中。在选择性的维度上,我们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的自主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局部上的刚性限制,更要体现国家整体和长远的利益。“3+1+2”模式虽未给予考生在六门科目内完全充分自由选择,但可以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及其他四门中进行有条件的选择,且后者4选2,是文理完全打通的,选择组合达12种,比改革前仅文综或理综两个组合的选择性大大提升,也比较符合8省市的实际情况。同时,虽然在选考科目中物理和历史只能2选1,但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考中,物理和历史都是必修必考科目,学生都必须达到高中基本教学要求,基本知识结构是完整的。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

与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相比,“3+1+2”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和高校之间的相互选择提供条件和动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成绩怎么算: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政策深解析

从2021年起,8省市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同时,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依据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8省市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1次。选择考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考生想知道

再选科目为何实行等级赋分?

专家这么说

辽宁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

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实行等级赋分,主要是基于学生选考的科目不同、各科目试题难度不同、各科目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的原因,是从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角度做出的。

举例来说,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成绩,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

第三批进入改革的8个省市在教育部统一指导下组成联合专家组,邀请国内顶级数理统计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借鉴前期试点省份经验,在对8省市历年高考成绩、录取数据进行分析、演算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在接受度、区分度、拟全度、提升度以及稳定性和适应性的评价标准框架内,确定的8省市共用等级赋分办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副理事长韩宁

8省市基于过往数年的大数据,对高考录取中的各种潜在可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模拟,选择了最适合本省市的参数设定方案,遵循“不让考生的单科排序改变”和“确保选考科目的合适权重,确保转换分数的良好区分度”的原则,保证了最大多数考生的利益,给考生和家长以充分的安全感。

高校怎么招: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

政策深解析

此次8省市公布的实施方案,高校录取实施“两依据,一参考”模式,即不仅依据三门统一高考学科科目成绩和三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从单纯“看分”走向也要“看人”。

根据实施方案,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采用真实记录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项内容。高中学校通过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记录个人日常活动情况;按照各省市教育厅统一要求,学生在每学期末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记录材料形成评价记录表;高中毕业时,根据评价系统原始记录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生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分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统一导入。

此外,8省市在实施方案中明确,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分两个序列排队录取。河北、辽宁、重庆等省市的考生志愿填报采取“专业(类)+院校”模式,即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考生想知道

报志愿,为啥要采取“专业(类)+院校”模式?

专家这么说

郑庆华:

过去的培养模式使大多数高中生习惯了埋头学习,只追求成绩,对于高校学科、专业的内涵缺乏了解,对于报考要求和规则缺乏了解,对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意向缺乏挖掘和培养。在新高考模式下,将倒逼学校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必须着手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生涯引导的工作,将高考改革与初高中课程教学改革同步推进,让学生将生涯规划、专业选择和学习动力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业与将来进入高校选择的专业贯通起来,把未来的专业同以后安身立命的职业联系起来,把安身立命的职业同一生建功立业的事业联系起来,最终引导学生把事业同最后能够襟怀天下、造福人类、安顿灵魂的志业联系起来,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的栋梁之材。

高中咋教学:选课走班教学 加强基础保障

政策深解析

可以说,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是普通高中教学适应新高考的重要举措,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

依据8省市公布的有关解读文稿,对如何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有了明确安排。比如,学校不得为了增加选择考学科的课时而挤占其他非选择考学科的课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努力开发精品选修课程;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玉清说:“可以预见,对基础教育而言,推行选课走班,由于选考各门学科的考生比例不尽相同,其将对学科教师的规模和结构产生直接影响。”

正因如此,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8省市均明确要通过购买服务、返聘优秀退休教师、探索“县管校聘”等多种措施,缓解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的转岗培训。此外,还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新改扩建部分高中、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等措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

家长想知道

对于家长而言,最关心的是新高考能不能平稳实施、公平公正?

专家这么说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实施新方案的8个省份与浙沪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基础条件均存在差距,要重视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要形成政府与学校、考试招生与人才培养、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协同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稳妥实施。

辽宁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

积极应对高考综合改革,要落实好主体责任,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真正做到落地、落小、落实。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前期设定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突出重点,加强考试机构能力建设,改善普通高中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抓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一系列配套工作,确保高考综合改革平稳推进。(记者 晋浩天)

新高考制度下,体育成绩不合格会不会影响高考?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初为全国统一命题,后逐渐出现省份自主命题,至今已有过半省份自主命题。意见要求,从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高考加分将进一步减少

意见要求,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2014年底,各省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自主招生高考后举行

根据改革安排,2015年起将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再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招生批次将逐渐取消

2015年起,有条件的省份将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意见要求,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本科高职学分有望互换

根据意见要求,2015年教育部将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沪浙率先试点高考不分文理科

根据安排,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解读

1、分不分文理科?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考虑到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这次改革将先选择在条件比较成熟的上海市、浙江省开展试点文理不分科。今年底,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二、高三学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不进行试点省份的学生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

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否“加负”?

大家可能注意到这次提出了“两依据、一参考”,其中一个依据是依据统一考试成绩,再就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次改革我们强化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主要是为引导学生认真地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也是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至于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次改革是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是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方式呈现。除了进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以外,其他学科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

第二,记录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可以扬长避短。可能大家学习的时候都有这个经历,如果你学的东西是你感兴趣的,你不会感觉到有负担。所以我们想给学生这样的选择权。

第三,每门课程学完即考,我们称之为“一门一清”。同时我们鼓励为学生提供每一个科目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为什么这么做?这样是可以减轻学生集中备考和一次考试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

3、如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这次考试制度改革是“两依据、一参考”,这次改革提出要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升学的参考,这一点非常重要。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试成绩有局限性,成绩只能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但不能反映学生的行为表现,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他的全面发展情况;

二是人才选拔标准应具有全面性。这次我们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结合起来选拔人才,方式应当说更加科学,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实现知行统一。

应当说开展综合素质评价非常重要,但实话实说,在操作过程中也是个难题。为此,我们这次改革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探索。一是在考察的内容上,看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重点看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要综合考察。我们常讲怎么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从这里面全面地考察。第二从考察方式上,重点是看学生成长过程中能够集中反映综合素质的一些具体活动和相关的事实。比如说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志愿服务,这些情况都可以记录进去,这是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德智体美,全面对学生进行考察。

大家可能最关心的是怎么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信。为了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改革着力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事实要如实记录。第二,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要进行公示,要阳光、透明,教师要负责审核把关。第三,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便于监督。记录了孩子的表现,同学之间可以监督,这个孩子参没参加志愿服务同学们都知道,这一点公开透明很重要。第四,对于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罚。通过这些制度的设计,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谢谢。

4、考试加分是否有变?

这次改革,是给考试加分做“减法”,总的原则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学生特长可客观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第二,重点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本地所属高校在当地招生;第三,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降低过高的分值;第四,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要严厉打击加分。凡高考加分的考生,一经发现,实行“三取消”:取消加分资格和高考报名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

5、自主招生怎么改?

自主招生是为了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偏才怪才”,这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

这次改革,主要明确5项措施:一是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二是试点高校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三是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四是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五是从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教育部将尽快制定相关文件,各试点高校也将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谢谢。

6、关于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有没有时间表?

我们将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先行试点。这次试点主要探索的内容,就是刚才利民部长讲到的“两依据、一参考”,换句话说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这种探索的目的就是想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作用,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分散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校科学选才。

按照目前的安排,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将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今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两省市的高二、高三学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不进行试点省份的学生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

7、如何解决“寒门难出贵子”?

这次改革将采取两项倾斜政策:第一项是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这项计划从2012年启动,到今年已扩大到5万名,覆盖22个省份的832个贫困县,今年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11.4%。第二项是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

线差法计算公式

综述:基本不影响因为体育考试过不过只牵扯到你能不能拿高中毕业证书一般来说读了大学拿了大学文凭,高中毕业证都是没用的。

只要你不读体育相关的学校或专业体育成绩过不过都无所谓。。不过毕竟会入档案,还是过了比较好,而且一般来说老师都会让你过的。据我所知,高中毕业证是个读了高中的都能拿到。

新高考制度:

2017年7月,上海市、浙江省组织实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来首次高考,沪浙两地新高考制度改革平稳落地。上海市、浙江省是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后,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百度百科-高考制度

线差法计算公式是平均录取线差Y=((X-X1)(Y2-Y1)/(X2-X1))+Y1。

高考的线差就是与录取分数线的差距,可以用自己的分数减去录取分数线的分数(一般是提档线的分数),得出的分数为正数的话,那么就说明你的分数高于提档线你可以报本科批的志愿,当然线差越小报考越不利。

关于高考

高考制度,是指我国1952年以来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1952年全国开始实行统一高考,从初行到暂停再到恢复,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经波折。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制度不断完善。2017年新高考制度开始试点实施。2019年国家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发展历史

1952年,全国开始实行统一高考,当年共有5.9万人参加考试。从初行到暂停再到恢复,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经波折。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的招生工作会议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向着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方向努力。

2002年3月9日,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20多位委员与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领导就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进行交流。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选分”到“选人”,高考制度迎来40年来最大变革。

高考制度改革

目前,各地不断积极探索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少地方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校自主招生中已经积累了很好经验。

新高考制度

2017年7月,上海市、浙江省组织实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来首次高考,沪浙两地新高考制度改革平稳落地。上海市、浙江省是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后,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职教高考制度

2019年,国家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理顺职业教育的内部衔接通道,要通过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把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起来。

文章标签: # 高考 # 改革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