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14天津高考语文答案_2014天津高考语文答案及解析

tamoadmin 2024-07-12 人已围观

简介1.天津高考关于历届高考语文默写。2.2014年高考语文题目难不难?3.请问大家谁知道近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目及解答有会的人说下嘛,非常感谢大家希4.浙江一年的高考题和天津的一道高考题语文的,求解答5.2014高考文言文专题6.2006年天津高考语文答案详解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 2.B 3.C 4.B 二、(9分

1.天津高考关于历届高考语文默写。

2.2014年高考语文题目难不难?

3.请问大家谁知道近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目及解答有会的人说下嘛,非常感谢大家希

4.浙江一年的高考题和天津的一道高考题语文的,求解答

5.2014高考文言文专题

6.2006年天津高考语文答案详解

2014天津高考语文答案_2014天津高考语文答案及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 2.B 3.C 4.B 二、(9分,每小题3分) 5.D 6.C 7.A 三、(12分,每小题3分) 8.A 9.D 10.A 11.C 四、(19分) 12.(8分) (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 (2)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 (3)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于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 13.(6分)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14.(5分) (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吾尝终日而思矣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风飘飘而吹衣 (5)塞上风云接地阴 (6)回首向来萧瑟处 五、(8分) 15.(3分) D 16.(2分) ④ 17.(3分) (1) 自然界没有飞跃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只承认渐灭, 不承认突然绝灭 六、 (18分) 18. (4分) 对温馨老屋的依恋-----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 对沧桑老屋的感慨-----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 19.(6分) 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 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 引起下文。 20.(4分) 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 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表现手法:对比。 21.(4分) A E 七、(12分) 22.(3分) 士 先秦 演进 23.(4分) (1)王维 (2)兰亭集序 (3)句意通顺,比喻修辞 示例:路边的小花,纤蕊若斯,带露绽开。 24.(5) (1)概括活动内容,阐明意义宗旨。语言鲜明生动,有号召力。 (2)理解活意义,适度延伸,言之成理,语言通顺。 八、(60分) 25.(60分) 略

天津高考关于历届高考语文默写。

200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1.答: B

◆解析◆ A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méi,huǐ,wǔ,huì,huì;B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jùn,cūn,qūn,suō,quān;C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jī,qǐ,qí,yǐ,yǐ;D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hé,kè,hé,gāi,gāi。

2.答: A

◆解析◆ B项,“频律”应为“频率”,“鞠躬尽悴”应为“鞠躬尽瘁”;C项,“要言不繁”应为“要言不烦”;D项,“协迫”应为“胁迫”。

3.答: C

◆解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给远行的朋友以鼓励和信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送行者的旷达之情。相比较而言,还是前者更温馨些,能够劝慰友人伤别之心。 “吝啬”含有贬义,而“吝惜”比较中性,更符合语境。 “轻车熟路”指“架着轻便的车在熟路上走,比喻对情况熟悉,做起来容易”;“得心应手”指“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语境并没有说是在做熟悉的事情,用“轻车熟路”不合适。

4.答: D

◆解析◆ A项,“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是“意境”的定语,句子主干为:“意境丰富和提高了表现技巧,做出贡献。”主宾搭配不当。把“努力创造的”中的“的”改为“了”即可。B项,缺宾语。在“提升”后面加“它们”,在“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中的“为”的后面加“其”。C项,“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等并列概念之间关系不清晰明确。

5.答:C

◆解析◆ A项,原文第二小节说:“一些企业、科研机构现在知道着力培养帮助注册专利的人才,而对培养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懂技术又有法律资格的专利律师,尚未提到议事日程。” B项,原文第一小节说:“对内以为只要有了专利就保护了自己的知识资产,对外则将人家注册的专利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C项,原文第三小节说:“在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和科研机构尚处在技术积累期,还必须鼓励多申请专利。……专利不一定以开发产品或服务为最终目……” D项,原文第二小节说:“市场经济告诉我们,虽然花很大代价保护专利,但在利益驱动下,竞争对手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来破解对专利的保护。”

6.答:D

◆解析◆ A项,原文第三小节说:“在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和科研机构尚处在技术积累期,还必须鼓励多申请专利。” B项,原文最后一小节说:“对十分容易被模仿而又难以赢得诉讼的,不申请专利而将这种技术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可能更加有利。与专利不同,商业秘密没有义务公开技术内容,保护时间可以没有期限。” C项,原文最后一小节说:“放弃一部分专利也是一种竞争手段。IBM公司宣布建立一个专利共享平台,放弃价值千万美元的500多项专利,供社会免费使用。这些专利与开源软件开发有关,这样能够做大以开源软件为基础的大量下游企业,为公司自己的产品扩大了市场,其结果恰恰是对竞争对手微软公司的产品构成了重大的挑战。”D项,原文第二小节说:“一些企业、科研机构现在知道着力培养帮助注册专利的人才,而对培养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懂技术又有法律资格的专利律师,尚未提到议事日程。”这隐含的语义可能是现在要培养培养懂技术又有法律资格的专利律师,而不是将其“列为远期目标”。

7.答 : A

◆解析◆ A项,原文第三小节说“有些专利是出于企业的长期战略考虑暂时不会去产品化,有些仅仅是防止别人进入的篱笆,还有些专利注册行为是为了迷惑对方,或是准备与对方权利交换用的”。 B项,原文第三小节说“在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和科研机构尚处在技术积累期,还必须鼓励多申请专利。在目前已经注册的专利中属于发明类的较少,而属于实用新型的和外观设型的计较多”,强加因果。 C项,“应主要取专利以外的手段”中“主要”一词,不准确。 D项,原文第一段说“知识产权是私权,本质上是保护排他性权益”“对具体专利的保护与对自然遗产、文化传统的保护在性质上决不能同日而语”,选项对知识产权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定性正好相反。

8.答:B

◆解析◆ A项,需要电流刺激,才“可使高分子材料自动伸缩和弯曲”。 B项,正确,见原文第二小节:“通过控制电流强弱调整离子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改变它的伸缩性。” C项,它伸缩时要消耗电或人的生物能。 D项,强加因果。

9.答: C

◆解析◆ A项,人造肌肉的伸缩和弯曲需要电的刺激;如果,人的运动带动人造肌肉,它可以产生发电,原文没说是“静电”。 B项,“各个领域”,范围过大;“能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是因为人造肌肉具有灵活性”,强加因果。 C项,符合原文,见原文第三小节:“如果有了人造肌肉,机器人四肢就会更加发达,能将分子能量的70%转化为物理能量,其功率远远大于传统引擎机器人。” D项,“代替传统机器人完成了任务”,已然未然混淆。

10.答: D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 A项,第二小节有这样的信息:“研究证明,通过电流刺激,高分子材料能自动伸缩和弯曲,从而可用来制造人造肌肉。这种人造肌肉用粘合性塑料制成,是把管状导电塑料集束成肌肉一样的复合体,在管内注入特殊液体,导电性高分子在溶液中释放出离子,这种复合体在电流的刺激下完成伸缩动作。”由此可推断此项正确。 B项,原文第三小节提供了相关信息。“自行驱动和负重”可能不太好理解,但不是错误。 C项,综合原文三、四小节可以推断出相关信息。 D项,原文最后一段说机器鱼耐力可维持半年,并没有说它可以“持续不断地游动”。

11.答:A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做这样的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可以把选项给出的解释代入原文推敲。

12.答: B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A项的“则”是“副词,就”的意思。 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从”,第二个“于”是“介词,向”。 C项的“而”是“连词,表承接”;根据“结构相同,用法相似”的原则也可推断。 D项的“之”是“代词,这件事”。

13.答:B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一般用排除法,先确定自己不符合要求的两句,再看选项,答案就出来了。 本文主旨是要具有“察”的精神,对人对事要仔细分析、推究事理。

14.答:D

◆解析◆ 这是考察学生对选文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这样的题一般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比较审慎地排查每一项的信息。 D项,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说法很含糊;“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的说法也欠准确,除了文章开头几个事例有明显的正反论证外,后面提及的孔子辨“一足”、丁氏之井、子夏辨豕等几个事例似乎同时蕴含着正反两个方面。

15.答:(1)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2)所以说“夔一个人足够了”,不是“夔一只脚”(一条腿)。

(3)有读史书的人说:“晋国军队三头猪渡过黄河。”

◆解析◆ 这一小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 翻译句子,一要弄清句式,二要字字落实。

第一句是个含有“……之所以……也”的因果判断句,一般要翻译为“……是……的原因”。第二句是个含有“非”的否定判断句,一般翻译为“……不是……”;再者,要根据上下文理解两个“一足”的含义。第三句,“史记”的翻译可能会有些难度,这是个古今异义词,其语境义为“史书”,而不是现在所说的司马迁的《史记》;另外,“豕”是“猪”的意思,“涉”是“渡”的意思。

16. 答:(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一小题考查关键词的表达作用,对于问作用的题要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叠音词一般都有音韵上的作用,也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第二小题是对关键句的情景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

17.答:(1)①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②秦观在《鹊桥仙》词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①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余于仆碑,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②杜甫在《 客 至 》中写道:“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每组都是古诗、文各一小题,没有现代诗文题目;在诗词小题中,涉及作品名称知识,比较容易写出。

18.答:美丽/纤弱 稚嫩/顽强 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查找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确定“雪野里的精灵”在原文出现的位置。选文除了在标题处提到“雪野里的精灵”外,只在倒数第四小节的结尾有类似语意的句子:“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 其次,我们看这一句的上下文,查找筛选对小花特点进行描述的信息。发现上文的“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等语句都是在描述小花的特点。 再次,根据查到的信息,进一步筛选,组织语言。

19.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题目要求的“赏析”,是个比较笼统的词,我们可以从语言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要指明角度,分析效果。

20.答: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

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相同点:二者都是生命的奇观,都是生命力量的展示。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境界”一词在第五册学习《人生的境界》时接触过,学生们应该不陌生。这里的“境界”分别指什么,有何相同点,显然是需要考生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理解这个词。只要考生知道了解这一点,应该比较容易作答。

21.答: C E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选文整体的理解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这样的题一般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比较审慎地排查每一项的信息。 A项,“我”在第一次晋谒银杏树后,“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选文第二小节结尾)但是,“我”在以后又逐渐有了新的感悟,“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选文第四小节)了解到了“渺小与卑微”的生命的伟大之处。所以,相对于银杏树在时空中的伟大而言,“我”感到过“渺小与卑微”,但不是“一直感到”。 B项,“朝菌”、“蟪蛄”等语,出自庄子的《逍遥游》(课本第四册第21课)。作者在这里引用,说“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尓一瞬,稍纵即逝”,意在表明相对于更博大的生命而言,人也很渺小,只是一种正常的推理,应该没有指责“人的浅薄自大”的意思。 C项,符合原文语意。 D项,本文先说银杏树,再说崂山的小草小花,再说雪国的蓝色精灵,似乎是“三个场景”,“三个角度”,但是,仔细思考会发现,本文的主旨在于发现和赞誉“渺小与卑微”的生命的伟大。因此,银杏树这种博大的生命与崂山的小草小花、雪国的蓝色精灵这种渺小的生命并不在同一层面上,所表达的语意并不完全一致。 E项,符合原文语意。

六、(12分)

22.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答案依次写在文后的横线上)。(2分)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①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② ③爱因斯坦文集④第一卷⑤第395页⑥一个没有很好掌握语言这一思维工具的人,其智力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答:① :“ ② 。” ③ (《 ④》 ⑤, ⑥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主要考查了逗号、句号、书名号、冒号、引号、括号等比较常见的标点符号;但是难点在于,学生可能不太留意在选文这种语境下的标点使用。

23.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两句话。(4分)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

荷因夏而存在,而夏也因有了何的淡雅,才多了些凉爽,少了些燥热;

答: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冷艳,才多了些成熟,少了些青涩;

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因有了梅的坚韧,才多了些静谧,少了些喧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仿写”能力。给出的两句,划线部分是考生在答题时需要替换的。这两句修辞上有对偶,语义上有(植物与对应季节的)因果关系,对植物特点的描绘(如兰的“幽美”)以及“多”与“少”后的词为形容词,而且“多”与“少”后的词是反义词,构成对比。

24.根据下表写一则短讯,报道本市2007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情况。(6分)

  全市接待游客 本地游客 外地游客

2006年游客(万人次) 246.85 153.49 93.36

2007年游客(万人次) 296.8 194.94 101.86

同比增长率 20.23% 27.01% 9.10%

答: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市接待游客总数达到296.8万人次,比去年2006年的246.85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0.23%。其中,本地游客194.94,比去年的153.49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7.01%;外地游客101.86万人次,比去年的93.3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9.10%——本地游客的同比增长率比外地游客的同比增长率高17.91个百分点。

◆解析◆ 写出“五一”黄金周,概括总体情况,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及同比增长率,本地游客人次及同比增长率,外地游客人次及同比增长率,符合语体要求。本题的难点:一是找齐描述角度;二是把握短讯语言的简洁客观。

25.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解析◆ 这是个命题作文,考察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值得注意的问题:

1.要突出一句话,而且这句话是常常挂在嘴边的。那么,偶尔提提,不轻易谈起的话,就不能写。在套用自己以往相关的作文时没就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2.由于比较容易写,所以,比较容易写得平庸,考生要特别注意在发展等级上拿分。

2014年高考语文题目难不难?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名篇名句默写专题

全国卷1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论语?子罕》)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蜀道难》)

(2)屈心而抑志兮,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全国卷2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 荀子》)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 《登高》)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北京卷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7分)

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星垂平野阔, 。 ,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杯》)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杜牧《阿房宫赋》)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 !

(秦观《鹊桥仙》)

13.(7分)

①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②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③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④又岂在朝朝暮暮

天津卷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5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4)舟遥遥以轻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14.(5分)

(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吾尝终日而思矣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风飘飘而吹衣

(5)塞上风云接地阴

(6)回首向来萧瑟处

江苏卷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⒑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

⑵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⑶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⑷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⑸综一苇之所知, 。(苏轼《赤壁赋)

⑹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

参考答案⑴又重之以修能 ⑵吾尝跂而望矣 ⑶蓝田日暖玉生烟

⑷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⑸凌万顷之茫然

⑹雄关漫道真如铁 苍山如海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

解析今年的名句名篇默写,课外内容考查今人《忆秦娥?娄山关》中“雄关漫道真如铁”和“苍山如海”两句,一反前五年命题常态,应当说出乎绝大部分师生的预料,考生手足无措理所必然。这想必是命题者突出模拟试题重围的“灵机一动”吧,只是此举一出,来年考生的背诵更将陷入茫茫苦海了。好在高中课内4分“又重之以修能”“吾尝跂而望矣”“蓝田日暖玉生烟”“凌万顷之茫然”初中课内2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致还能收入囊中,差可告慰考生。

安徽卷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荀况《劝学》)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 (曹操《短歌行》)

(3) ,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韩愈《师说》)

(5)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6)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7)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8) ,瑞脑销金兽。 (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1)驽马十驾 (2)天下归心 (3)丛菊两开他日泪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谈笑有鸿儒 (6)只是当时已惘然 (7)回首向来萧索处 (8)薄雾浓云愁永昼

解析本题承袭了近三年来的题型——8选5,且都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篇目。期望能进行到底。

江西卷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 五四 时期。《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者是 马尔克斯 。

(2)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诗经?邶风?静女》)

(3)策扶老而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才》)

(4)杜甫在《登岳阳楼》诗中,集中抒发自己老病孤独、身世之悲的两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山东卷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三杯两盏淡酒,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_______________?(王勃《腾王阁序》)

(4)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文章千古事,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偶题》)

答案(1)朝闻道 此情可待成追忆

(2)凌万顷之茫然 怎敌他、晚来风急

(3)在水一方 奏流水以何惭

(4)无以至千里 得失寸心知

解析常出现的错别字是“可待”写成“岂待”,“ 万顷”写成“万倾”,“怎敌他”写成“怎敌它”,“至”写成“致”。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四川卷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诗经?邶风?静女》中“ , ” 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 ;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 ,蝉蜕于浊秽。(司马迁《屈原列传》)

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的“ , ”,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李白《将进酒》说:“ ,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的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13.略(参见教材)

福建卷

一、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一、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哀民生之多艰 金就砺则利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人道寄奴曾住

(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徘徊于斗牛之间

浙江卷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2)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

(4)__________________,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_____________。(欧阳修《秋声赋》)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 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25.(1)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2)乱石穿空 一时多少豪杰

(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4)是谓天地之义气 春生秋实

(5)通古今之变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宁夏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诸葛亮《出师表》)

(2)无丝竹之乱耳, 。 ,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三)(6分)

(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重庆卷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4)、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名人传”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均是法国作家

的代表作品。

(6)、方苞、姚鼐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的代表。

13、(1)、淮水东边旧时月 (2)、暮霭沉沉楚天阔 (3)、虽有槁暴

(4)、乐琴书以消忧 (5)、罗曼?罗兰 (6)、桐城派

辽宁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说尽心中

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受中赏;____

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3)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于市朝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湖北卷

15.填空,补充下列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缪? ① ”,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② ”。(郁乎苍苍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 ③ ”,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 ④ ”。(焚百家之言 多于南亩之农夫)

(3)雨果是19世纪 ⑤ (国别)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法国)

(4)我国现代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祝福》《边城》《 ⑥ 》中的主人公。(《围城》)

答案①郁乎苍苍,②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③焚百家之言,④多于南亩之农夫,⑤法国,⑥围城

湖南卷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必须默写)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蜉蝣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 《屈原列传(节选)》)

(2)古诗默写。(任选一首诗)

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杜甫 《客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答案] (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①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②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广东卷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2)后值倾覆, ,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3)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

(4)峰峦如聚,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答案(1)信誓旦旦,不思其反。(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4)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解析常出现的错别字是“反”写成“返”,“ 受任”写成“受命”,“ 潼关”写成“童关”。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上海卷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⒔⑴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七则》》

  ⑵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⑶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⑷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⑸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⑹___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⑺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⑻不薄今人爱古人,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

请问大家谁知道近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目及解答有会的人说下嘛,非常感谢大家希

新课标全国一卷: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文。

新课标全国二卷:

(适用省: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北京卷:老规矩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 话不高声、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 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上海卷: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江苏卷:什么是不朽

材料大致如下: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福建卷: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材料为:“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话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湖南卷:

有一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是有一个人却干了几年,带大家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请以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题目不限。

辽宁卷:

材料: 祖孙两人坐在山上看风景。孙子说霓虹灯很美,让城市变得五彩缤纷;爷爷说当初没有霓虹灯的时候,能看见满天繁星,更美。自拟题目

广东卷:点滴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山东卷:开窗看问题

材料作文:窗口下一个画框,通过它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有的人看的雅,有的人看到的是俗。有的人看到的是静,有的人看到的是闹。自拟题目。

江西卷:

课内外学习探究。

有些人在学习中认为探究是一种乐趣,有些人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还有一些人认为探究流于形式,请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探究的理解。不少于700字

安徽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艺术家说,演员可以修改剧本,导演说,演员不能修改剧本。”要求考生根据这段材料自选角度,谈谈对这段话得理解和看法,800字以内。

重庆卷:

材料内容: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

1、结核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湖北卷:

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行团下来,问山上风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来的游客,有人说风景好,有人说不好。最后他们上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他们有的人觉得风景好,有的觉得不好。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天津卷:___而知之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广西卷:

老王生病,医院全心全力治疗,老板帮忙支付医药费,老王痊愈后回工地赶工,又提出向医院兼职做陪检员以支付剩余医药费,因为感同身受他能更好地照顾病人。根据材料作文。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一年的高考题和天津的一道高考题语文的,求解答

精锐教育温馨提示:

您好,希望能帮到您

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鉴赏练习

一、三年高考

2012高考试题解析

(2012·全国新课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5分)

9.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关系是: “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 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是针对下阕人物形象的把握,诗句意为“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因此,“就砚旋研墨” 与“临窗滴”有暗指关系,意在强调思念之深情。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2012·天津)14.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色彩:“碧”“黄”。情感:喜爱之情。

(3)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2·四川)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答案(1)答案要点:“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3分)

(2)答案要点: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5分)

解析第(1)题是炼字题,“空”在学过的许多古诗中出现过,学生并不陌生。只要抓住意象“贪夫”的心理和情感,结合思归的主题,就能推出答案。第(2)题是情感和意象题,从标题“子规”不难看出思乡难归的情感主题。任意选择诗歌中的两个意象,结合情感主题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古诗鉴赏。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解析情与景分为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首联情景交融,颔联直接抒情。

考点定位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备考建议抒情方式分类

特点

例句

简析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不要任何附着物,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等表明爱憎态度。

抒金太阳新课标网金太阳新课标网

情金太阳新课标网

借景抒情

白居易《草》[来源:金太阳新课标网]

即由“景”生“情”。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抒情方式。

寓情于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怀着特有的情感去看眼前景象,这种景象自然带上了诗人情感的色彩。

情景交融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抒情与写景达到了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程度。

托物言志

陆游《卜算子·咏梅》

即借描写其他事物,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品格。

(2012·江西版)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案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喻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喻青春流逝。(2分)表达的情感:伤春忧时之愁,久别怀人之情。(2分)

解析此问难度不大,杨柳、飞絮是古诗歌常见的意象。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常见意象的理解和情感分析。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答案相同点: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2分)不同点:①感情及其程度:李词写的是家国之愁,秦词写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略有加深;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2分)

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既要答同,又要析异。结合词句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古诗词语言的比较鉴赏和综合评价能力。

(2012·湖南版)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第二句的“天涯”,由此可知,诗中主人公内怀离思,感情怅惘凄伤。

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之一是通过意象分析。意象“月”承前表达离思,“不知心里事”表现人物形象的孤独处境和凄凉心情。意象“水”和“花”,表现了自叹自怜的心境。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处境为D级。

解析此句的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或答成情景交融。两种景物分别表现不同的情怀。“摇曳树”象征起伏不定的阵阵思念;“碧云斜”表现了低沉、伤感的心情。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2012·湖南版)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金太阳新课标网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诗。(2分)

答案边塞

解析诗歌描写“破讷沙”“鸊鹈泉”等边塞风光和“铁衣”等军旅生活,属于边塞诗的范畴。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能力。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m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2分)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2分)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2分)

解析意境的赏析要抓住景物描写中的意象,逐句解说画面,体会诗人情感。全诗撷取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场景,景物有“大漠辽远、大雁高飞”和“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意境雄浑壮美,将士情感也复杂,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更有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和评价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

(2012·广东)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 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闻,养蚕人家为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提示(1)列锦、远近高低、动静结合、有色有态、视嗅结合、情景交融。(2)整个晴天充满了生机活力。

解析

考点定位(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

(2012·大纲版)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第一、三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趣。(4分)(答出“思”、“信”两字的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

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4分)(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

解析第一题重在考查诗歌意象描写的角度及其作用,答其他的描写角度和作用,也应该适当给分;第一小题设问的角度不太明确,因此学生答案应该可以是多样性的。第二题考查诗歌的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012·重庆)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预报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答案(1)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 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 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含着下 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解析先分析手法,再行解释,既然点明“变化”二字,就要从眼前的实景分析出暗含的虚景。如看到“散去”就要想到散去之前是什么样子。内容上题干已点明——写出了山水的变化,题干主要是要结合诗歌分析其表达效果。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答,会更好。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

答案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弃 旧钓矶。

解析就结果找原因,首先确定范围在词的下阕,参考注释,找出“忘机”二字。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诗歌从诗句开始,然后从整体上思考。

2011高考试题解析

二.(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高考考点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三.(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3分)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初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解析第一题考查炼字。第二题考查对某一句的赏析。第三句考查谋篇布局。

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八.(辽宁)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解析答出画境的,给2分;答出想象中的真景的,给2分;答出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返回画面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

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解析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秒的,给2分;能做简要说明的,给3分。意思对即可。

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羞耻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精锐教育

2014高考文言文专题

不是所有的近义词都可以替换的,要看具体的语境和使用习惯的。

1、清规戒律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僧尼或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二是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多指不合理的。它本身是贬义的,是对某些规则的否定。

而金科玉律是指不可变更的法令或规则,多比喻不可变更的信条。意思是把本来没必要遵守的或者不合理的法令当做是信条。

通俗点就是说,清规戒律是你自己就否定的。金科玉律是指别人否定的东西而你却肯定。

2、正确答案给的是蔚然成风。意思是事情的发展流行逐渐形成风气。

例句:(1)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

(2)私家著述,是到战国中叶才蔚然成风的。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词是个中性词,一般是在客观叙述某个事物的发展时才适合用的。在这里由司机这样说,我觉着不是很合适贴切恰当。

2006年天津高考语文答案详解

1. 2014高考语文共有几套题

全国共有18套题。

1、新课标全国卷Ⅱ(适用省: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

2、新课标全国卷Ⅰ(适用省:河南 河北 山西 陕西)

3、北京卷

4、上海卷

5、江苏卷

6、天津卷

7、湖南卷

8、重庆卷

9、山东卷

10、广东卷

11、浙江卷

12、湖北卷

13、四川卷

14、福建卷

15、安徽卷

16、辽宁卷

17、江西卷

18、广西大纲卷

2. 语文文言文题目

2014年安徽省三(15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5)宜乎众矣 宜: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三(15分)

14.(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当然(5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2分)

17.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4分)

3. 2014年济宁高考语文文言文默写范围

高考大纲背诵篇目(高中段)

B2:卫风·氓 离骚 前赤壁赋

B3: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 锦瑟 劝学 师说

B4: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B5:逍遥游

Xx:阿房宫赋 虞美人

卫风·氓(B2-4) 离骚(B2-5) 前赤壁赋(B2-9)

蜀道难(B3-4) 登高(B3-5) 琵琶行(B3-6)

锦瑟(B3-7) 劝学(B3-9) 师说(B3-11)

念奴娇·赤壁怀古(B4-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4-6)

逍遥游(B5-6)

阿房宫赋(X4-3)虞美人(X3-3)

4. 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值的判定及答题套路有哪些

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15分)[文言文阅读] 8~12,单选 四、(21分) 13题,文言文翻译,8分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②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

③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语序句式断句法例子 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2、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食帛。

2006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详解

1.答案A

解析(A落笔/落照 都读(luò)剥削/瘦削不堪都读(xuē) 靡靡之音/风靡一时都读(mǐ) B.刹那(chà)/古刹都读(chà)累赘/果实累累都读(léi)强弩之末读(qiáng)强人所难读(qiǎng)  C.佣工(yōng)/佣金(yòng)攒射/万头攒动都读(cuán) 解甲归田/解囊相助都读(jiě) D.殷红读(yān)殷切 读(yīn)绰约/绰绰有余都读(chuò)擢发难数/数典忘祖都读(shǔ))

2.答案B

解析A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C. 殚精竭虑 D.彪炳

3.答案C

解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般可用作表示爱情的坚贞不渝和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 积聚:聚集,于原文语意符合。积淀:聚集沉淀。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句中强调的是完善美好。精妙绝伦:精细美妙,无与伦比。

4.答案A

解析B项“衡量”与“标志”搭配不当。C缺少主语。D“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搭配不当。

5.答案B

解析B项错在文中并没有强调每个人都可以当教员前首先需要当学员,而是说“每一个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

6.答案C

解析文中第二段讲胡森是从教育变革社会的关系出发来认识和看待学习型社会,把终身学习看成是继续教育的一个主题,故C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7.答案D

解析A项错误是因为还透着他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而不是以这种“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来提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B项错在“鉴于当时的教育未能与社会相结合”处,应是“教育应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C项错是因为为应对“知识爆炸”等挑战,胡森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而不是终身教育”的理念。

8.答案D

解析A项以“生物残骸”为核心的说法不准确,“矿石”的定性也不妥当,所以A错。B项“火山爆发喷发形成”只是一种推测所以B错。C项观点也是一种说,用来作解释不妥当。D项紧扣“锰结核”三字来进行解说,客现平实,不把未成定论的东西作为自己的观点,所以D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根据作者的观点,C项所列各项都是说,但除以上原因外,近年来海底多金属矿泉被大量发现,也被人认为可能是这些矿泉带来的矿物质是锰结核形成的基本物质基础。

10.答案B

解析A项说法片面,且只是一种说。C项原文说这些金属进入海水中后,沉淀出铁的含水氧化物,并没有说能将海中的锰、铁等金属析出。D.文中末段已交代现在已估计出锰结核的年生长量。

11.答案A

解析“迫”应解释为接近。

12.答案B

解析B项“以”均为介词,可译作“把”。A项前一个“乃”为“竟然”的意思。后一个“乃”为“于是”的意思。C项前一个“为”,是介词,可译作“替”,后一个“为”是动词,可译为“做”。D项前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是加强肯定语气的副词,可译作“一定”。

13.答案D

解析①句表现他执法严正的品格。②⑤句表现他胸襟开阔的美德。

14.答案C

解析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

15.答案

(l)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 “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2)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

(3)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16.答案

(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17.答案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18. 答案

材料不同,心有不同,造心应选好的材料。

方法态度不同,造就不同的心;造心应有好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

19. 答案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

20答案两者强调我手造我心。前者说,造心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后者说,造心应有正确的目标且严肃认真。

21.答案BC

解析B项,该段没有使作借代修辞手法。C“人的精神决定人的成就” 过于武断绝对。

六、(12分)

22.答案

如:自强不息 苟且偷安 流水不腐

23.答案① 传统的现代派绘画是抽象艺术。

② 它是由毕加索、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方式发展起来的。

③ 它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24.答案

(略)

七、(60分)

2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一所向往的前景。

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60分)

. 示例

愿景--我虔诚的祈望

天津一考生

“一生爱好是天然”,过自由、快乐、高质量的生活是每个人本能的追求。

我也不例外。

很想过理想中无忧无虑、充实温馨的校园生活。上小学时我就设想,上课是活泼而又惬意的,课余是丰富多彩的;而现实却给了我当头棒喝,我只好无奈地重复着机械的动作,无休止的重复性作业霸占了我的大部时间,我不快乐。上初中后我又设想,学习那么多科目,在知识的天河里游泳该有多爽;然而我又失望了,分数、排队、竞争,我感到的只是不能恢复的疲劳。高中时我做好了百分之二百的吃苦受累的打算,但现实居然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恶劣N多倍。

父母、亲友、老师,所有的解释归结为一句话:为了生存。现在我懂了,我们上学、接受教育都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活着。上小学时拼命是为了上更好的中学,上中学拼命是为了上更好的大学,上了大学还得拼命,找到了工作后得加了倍的拼命,直到把命拼得油干灯枯,活力耗尽,那时可能才真的到了“愿景”,享受极乐世界的一切舒适。可悲么?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过,学校成了生存的职业培训班,学生享受不到“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诗意,享受不到老师“如坐春风”般的熏陶及浸润,享受不到在阳光雨露中绽放花开的幸福;同样,我的老师们也体会不到教育的快乐,他们更多的是疲于奔命。我很理解老师为何常常发脾气,我更理解浙江的那位优秀教师为何从18层楼顶“飘然而下”。可怕的生存,可憎的压力。

学校成了折磨学生、煎熬老师的刑场。

谁之过欤?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如今真的成了“愿景”。看《义务教育法》,看人才培养规划,真的很理想;国家对基础教育有很理想的蓝图,各级及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的理解也很透彻到位。但为什么我所经历的却是“如此惨淡的人生”。很多人把责任归结到社会,归结到世俗意识的顽固,说是“社会”和“世俗意识”让基础教育扭曲变形成了生存培训与竞争的战场。看似有理,实则狡辩。为什么就不能追究一下及及相关部门“不作为”的责任?

我很欣喜地看到,教育部已经开始反思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及基础教育“扭曲变形”的问题。我想,如果真的能自上而下把教育当作教育来搞,把学校当作学校来“做”,不远的将来,我“愿景”中的校园也许会成为现实吧。

诚如此,我愿穿过“时空隧道”,从小学开始,重写我的求学史。

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世代都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大姓人家。光武帝向南平定了河内,可是更始皇帝的大司马朱鲔等人重兵据守在洛阳。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宁河内的人?”邓禹说:“从前汉高祖任命萧何在关中防守,最终成就了帝业。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向北通到上党,向南接近洛阳。寇恂文武兼备,有统帅之才,派遣守河内的人非他莫属。”于是授寇恂河内太守职,掌管大将军事务。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他的部将在颖川,寇恂捉到行凶者将其押在狱中。当时为万事创办待兴之时,军营中犯了法纪,大多情况是对犯法者宽容而不追究,寇他竞然在集市中杀了行凶者。贾复认为这是个让他感到耻辱的事情,回过头路过颖川,对左右人说:“我和寇恂共同做将领,可现在被他所侮辱,大丈夫中哪有心怀怨忿而不马上决断的人呢?如今要见到寇恂,必定亲手用剑杀死他!”寇恂知道了他的意图后,不想和他相见。谷崇说:“我,是个将领,请让我能够带剑陪侍在你身边。一旦有变故,我足以为你挺身而 出。”寇恂说:“不要这样。从前相如不畏惧秦王却屈从于廉颇的原因是为了国家啊。小小的赵国,尚且有这种重义之人,我怎能忘记这种大义呢?”于是命令部下准备好供应军队的用具,储备好美酒,执金吾的军队一入界,让他们一个人得到两个人能享有的酒饭的款待。寇恂于是在道中迎候,口说有病而回去了。贾复率兵想追击他,可手下的官吏士卒都醉了,于是就这样走过了他的治界。寇恂派谷崇把情况向上汇报,皇帝于是征召寇恂,寇恂到了以后,发现贾复先在那儿坐着,想起身回避,皇帝说:“天下没有平定,两虎怎能私自相斗?现天我要把你们分开。”于是两人共坐同饮,极尽欢乐。

高峻据守高平,害怕被杀而坚决死守,大将军职奔等人围攻他,一年也没攻下来。建武十年,皇帝商议派使臣招降他,就对寇恂说:“你现在替我前去招降。如果高峻不马上投降,你就带领耿奔等五营兵力去攻击他。”寇恂捧着玺书走到第一城时,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城拜谒,行推辞礼,表示不屈服。寇恂发怒,将要杀死皇甫文,众将功谏说:“高峻有精兵万人.大多带有强努,连年攻克不下,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寇恂不答应,就杀了他。派他的副手回去告诉高峻说:“军师无礼,已经杀了他了。想投降,赶快降;不想降,就固守。”高峻惶恐不安,当天就开城门投降。众将都来贺喜,趁机问:“请问你杀掉高峻的使者并且使他率城投降,为什么呢中。”寇筒说:“皇甫文,高峻的心腹人呀,是给高峻出谋划策的呀。现在到来,态度推辞不屈从,一定无投降心。成全他那么他就会得计,杀了他高峻便吓破了胆,他就会投降。”众将都说:“我们确实比不上你呀。”

寇构学问深品行好,在朝廷名声很响,所得的俸金.多多地施给朋友、故人以及跟从自己的官吏士兵。常说:“我依靠着你们才达到现在这个地步,难道我能独享这些东西吗。”当时的人把他归于仁厚的长者一类人,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建武十二年去世,谥号是威侯。

文章标签: # 解析 # 答案 #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