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命题原则_高考题目试卷
tamo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卷子是怎么出题的2.2023教育部对高考命题的要求3.高考命题遵循什么原则?如何命题?4.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5.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命题原则6.2023年高考命题方向 是的,高考的命题原则是:每一道题目,都要以教材为主!也就是说,当大家把所有的高考题目出好后,就要进行验证,每一道题目,都要能够从教材中,找到出处。哪怕微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没有出处,没有依据!甚至有高考出题
1.高考卷子是怎么出题的
2.2023教育部对高考命题的要求
3.高考命题遵循什么原则?如何命题?
4.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命题原则
6.2023年高考命题方向
是的,高考的命题原则是:每一道题目,都要以教材为主!也就是说,当大家把所有的高考题目出好后,就要进行验证,每一道题目,都要能够从教材中,找到出处。哪怕微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没有出处,没有依据!甚至有高考出题人“透露”,高考题目中,有很大的比例,是直接来自于课本,只做了小小的改动,比如数学题。
高考语文教材复习法
语文可以说是最依托于教材的学科。历年的语文高考题,无一不紧扣教材、立足文本。后期复习必须回归教材、渗透文本,梳理知识、形成体系,精读深思、提高效率。
大家可按教材的编写顺序,从第一册开始,以每单元内容为“点”、以每一册内容为“线”、以专题演练为“轴”,建构立体的全面的复习坐标,点面结合、讲练相济;整散结合、考评相济。
精读,就是立足于文本,揣摩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领会作者寄托蕴含其中的思想与情感,并从中积累词汇、丰富语言,归纳知识、加深理解,锻炼记忆、开拓思维。深思是在精练的基础上,悟透众多知识点,将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所谓“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
语文复习课堂的有效性与深刻性,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成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其不能单纯地用单位时间内知识点掌握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效果。语文偏感性,更注重学生的读与思、品与悟。
高考卷子是怎么出题的
2023高考难度分析如下:
1.从高考报考人数来看
虽然2022高考人数已经突破新高,但是,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可能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接近1万人,这样看来,从2023年高考人数上看,很有可能2023年的高考难度不会下降。
2.从命题的角度来看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最重要依据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无论从教学大纲,还是考试大纲,虽然部分地区有所调整,但是整体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从命题的角度看依然和往年一样,不会有太大出入,难度不会降低,相对提高却是肯定的。
3.从往年考卷的评析看
2022年数学高考试卷的评析: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高考改革要求;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从这个上面看,2023年依然会从学科特点上入手,强化考查,突出能力。
难度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试题高度灵活多变,低效率大量刷题没有效果
虽然高考试题命题始终坚持稳中有变的原则,似乎稳定是主流,其实变化无处不在。高考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也就是题目必须要考查学生真正的学科能力,考查学生能否把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而这里所说的能力,指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吃透本质,懂得规律,这自然是个很高的要求。
2.试题源于课本,但却远远高于课本
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这是高考题的命题原则。遗憾的是学生普遍没有重视,认为课本实在太简单,和高考真题完全没法比。如果研究历年高考真题,会发现有一些题目直接源自对课本题目的“改造”,这个改造的过程,体现的是提高综合性,设问方式更加灵活。
2023教育部对高考命题的要求
1、以教材及大纲为准绳。每一道题,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题意、描述、问题、解答,哪怕是字母顺序一个符号一个标点,要能够在教材处找到援引。
2、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经常某道题的考点罗列及援引要比考题本身要长,并且不会出现纲内容,这就要求命题人员要有极高的理论知识,不是简简单单说把考纲背下来就可以的。
3、某种思路不能被前人所用。如果命题过程中,有人提出某题和市面上某题差不多,那就要把该题找出来,此题就不用。从出题到题目的标点符号,包括题目是否可能出现歧义,出题的顺序都要反复商榷,一般会有两三个通宵不眠夜。
4、难易度适宜,并且可以拉开档次。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要有具体的推测值,而且要对比往年。一般来说,所谓的“难一年易一年”也是存在考量的。不过这个难易程度很主观,平均分才是较客观的。比如数学这科,平均分误差在三分以内。
高考卷子的分布:
1、2020年高考卷全国不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实用的高考试卷,但后来却改变了这种状况,原因是分省实行高考改革。这项改革并非在所有省份进行,而是在几个省份进行实验然后全面推广。这便使得各省的改革不同,因此为了满足改革的需要,全国各地都没有统一高考试卷。
2、如今的高考分为四个主要领域:中部教育发达地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安徽、广东等,使用全国统一卷。东北三省、西部地区、重庆和海南,使用全国二卷。西南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使用三卷。还有的就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的自主命题。因此,分开考试是最佳选择,根据每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来确定试卷的难度,以及招生人数。
高考命题遵循什么原则?如何命题?
教育部门和教育体系根据当下的教育形式分别提出6个方面的要求,分别为:全力保障高考安全稳定,全力促进入学机会,平等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严格规范考试招生管理和深入开展招生宣传服务。
教育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和整改措施主要是缩减农村教育和城镇教育在根本意义上的差距,深化考试的考核制度方面提出:2023年高考命题将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生命导向,减少单纯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察。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端正自己的学习方式,推动学生学习高等教育知识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核心,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共同落地落实助力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这一项内容的整改措施明确2023年高考命题的一项基本原则。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考进行“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部署,从2004年起全国有十一个省市全部或部分科目自行命题,2005年共有十四个省市自行命题,其他省、自治区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高考命题工作在统一考试大纲、统一政策要求、统一招生计划、统一考试时间的前提下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是有关普通高考命题的法定性文件,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各有关省市招生考试机构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守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体现了高校对入学新生的基本要求,是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高考试题的知识内容限定在大纲规定的范围之内,各部分知识要求的能力层次不超过大纲的规定,试卷结构中的各种比例严格遵循大纲的规定。考试大纲使考生和命题人员对考试内容要求有一致的理解,避免命题和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是指导考生学习备考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命题原则
高考命题遵循既有利于普通高校选拨适合增减要求的优秀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总的指导思想下,高考命题遵循命题范围不超过中学教学大纲,试题内容紧密结合中学统编教材这一基本原则。在规定的命题范围内,各科试题均力求在全面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考查考生灵活动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能力的考查也不会超过中学教材所能达到的程度。试题内容尽可能覆盖中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项要求。当然,高考作为选拨性考试,试题难度必然大于高中毕业考试和高中会考。
为了使考试结果达到将各种不同水平考生的成绩拉开距离。以利择优录取的要求,各科的高、中、低档试题将以适当比例安排。
国家教委还根据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纳编写了各科"考试说明",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和形式。
2023年高考命题方向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命题原则如下:
一、高考地理命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察。
基于实践做具体的分析可知,在过去的高考地理命题中,题目的灵活性相对较差,涉及的多是课本中出现的内容,所以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记忆。
换言之,在过去的高考地理命题中,记忆性题目的占比是比较大的,但是在目前的命题实践中,记忆性题目的占比有了显著的缩减,分析性题目的占比趋势显著增大,尤其是试卷最后的大题,其所考察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即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以及对课本知识的准确记忆。
二、高考题目的命题和社会热点在紧密结合。
基于近年来各省高考地理的真题总结会发现,考试题目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在2012年的湖南高考地理真题中,涉及粮食问题的题目一共有三个,其中包括了粮食生产原因、商品粮基地以及粮食生产机械化等。
分析国际大趋势会发现2012年的研究资料表明世界上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呈现停滞不前的情况。在题目中涉及相应内容,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粮食认知有积极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简介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
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2023年高考命题方向如下:
1.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
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高考试题命制中,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鲜明特征和坚定方向,这在过去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将是2023年高考命题的核心要旨。
新高考试题历经多年积累,试题不再回避热点,而是直接面对热点,在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产生活实践。
高考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高考不断强化考试的育人功能,系统性地加强考试内容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紧扣时代脉搏,夯实信仰根基,彰显五育并举,由注重智育评价的人才选拔向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载体转变,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选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2022年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9题是陈望道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使中国社会新旧评判标准发生变化的阐述。
高考命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学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激励学生,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2年语文全国乙卷作文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组织信息,集中体现新时代我国在体育、科技、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卓越与跨越,引导学生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从2022年高考命题立意来看,2023年命题将延续这一风格,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
2.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
高考评价体系科学服务选才,实现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
突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
试题命制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降低“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
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方法,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022年高考命题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加强试题情境化设计,加大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
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广泛选材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高考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
2023年高考命题也将围绕上述关键能力进行加强和优化,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方法,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3.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高考评价体系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有助于将学生从传统的对知识的简单占有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强化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培育,推动高水平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在“考思维”“考能力”的引导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从教师传授知识向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课堂教学将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成为更有效的教学教育模式。
随着高考内容和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学将逐步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到“以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的转变。
4.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转变:
高考评价体系有效引导教学,实现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的转变。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指挥作用,积极引导高中教育教学,形成“招-考-教-学”良性互动,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
高考命题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
考查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既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干和重点内容的考查,引导中学依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高考命题遵循教育规律,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以考促教,服务教学提质增效。
高考命题要求和命题原则如下:
高考命题要严格按照高考的考查目标和考查要求,明确“考什么”(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和“怎么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并保证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权威性,以提高测量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试题要立足基础、凸显能力、关注现实、彰显学科特点。
命题要求: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
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
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
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
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
6.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评价体系。
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