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政治高考14,政治高考真题及答案
tamoadmin 2024-07-16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政治的知识点总结2.求近几年各地高考关于政治哲学的选择题。急啊~ 最近哲学越来越不行了~ ~3.高考政治该如何掌握得分技巧呢?4.2020高考政治必备知识5.2022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总结成人高考《政治》单科满分是150分,也就是最多可以考150分;最低一个题不做或者都不对,就是0分;考90分算及格。一、高起本、高起专考试:9∶00—11∶00考试科目:语文。14∶30—16∶30考试科目:
1.高考政治的知识点总结
2.求近几年各地高考关于政治哲学的选择题。急啊~ 最近哲学越来越不行了~ ~
3.高考政治该如何掌握得分技巧呢?
4.2020高考政治必备知识
5.2022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总结
成人高考《政治》单科满分是150分,也就是最多可以考150分;最低一个题不做或者都不对,就是0分;考90分算及格。
一、高起本、高起专考试:
9∶00—11∶00考试科目:语文。
14∶30—16∶30考试科目:数学(文/理)。
9∶00—11∶00考试科目:外语。
14∶30—16∶30考试科目:史地(高起本文科)/理化(高起本理科)。
二、专升本考试:
9∶00—11∶30考试科目:政治。
14∶30—17∶00考试科目:英语。
9∶00—11∶30考试科目:大学语文、艺术概论、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民法、教育理论、生态学基础、医学综合。
今年的成考时间是10月23日和10月24日。
成人高考一般为每年10月份最后一个星期的周末考试。每年的8月尾和9月初这个时间段报名。然后报名成功后就是复习备考的一段时间,等到10月份最后一个星期的周末就是用来考试的。
成考高起专统考科目为3门,分别是语文、数学及外语,其中数学按文科、理科分数学文科类和数学理科类两种,外语分英语、日语、俄语三个语种,考生根据报考院校的专业要求选择一种进行考试。
高起本:
成人高考高起专统考科目为4门,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及综合科目,其中数学及综合科目按文理分科分为两种,文科考数学文科类及历史地理综合,理科考数学理科类及物理化学综合;外语分英语、日语、俄语三个语种,考生根据报考院校的专业要求选择一种进行考试。
成考专升本:
专升本考试科目为三门,分别为政治、外语及一门专业科目。
文史、中医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理工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
经济管理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
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高考政治的知识点总结
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一般是每年6月7日-8日考试。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总结 ,欢迎阅读!
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4、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5、汇率的含义?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压力;
6、供求对价格的影响?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
7、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 广告 等,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会变化规律等。
12、消费的含义?条件?
消费是指在购买住房、轿车等商品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这些买主k恶意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条件:对于哪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消费是可行的。
13、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5、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经济生活部分知识点总结
一、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动
1、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换取外币增多,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2、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跌落,换取外币减少,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高。
(1)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和出外国消费,不利出口,)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⑤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进口和出外国消费)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影响[消费者]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二者成反比,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会下降,反之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①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小。(需求弹性小)
②价格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变化:互补商品—通向,替代商品—反向)
2.价值变动对生产经营(供给)的影响[企业]
(1)调节产量。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增加产量。当商品价格下降时,减少产量。
⑵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客观因素----根本原因:①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可支配收入—预期收入—人们的收入差距)③.物价影响消费。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反之,购买力上升。④商品性能⑤国家消费政策
2主观因素:消费观念及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还会受到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消费心理的影响。
四、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五、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1)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一个新的消费 热点 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六、非公有制经济
1.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①有利于扩大就业②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③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④有利于方便人民生活⑤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⑥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七、如何成功的经营一个企业?
①方向(或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规划的公司制改造(即改为股份制)
②战略--.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③创新--要提高企业经营者、劳动者素质,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⑤诚信--.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⑥责任--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⑦体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既要发挥市场对配置的决定作用(遵循价值规律),又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⑧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落实____,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⑨规模--还可以通过兼并,强强联手,扩大规模。
⑩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学会利用wto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高考政治备考技巧
一、基本指导思想
要以课本为主。有些考生认为:课本没什么看的!太简单了!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高考试题也同样如此,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二、要注意复习课本的 方法 和技巧
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说是第一轮复习,但实际上它包含两遍: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以自己不一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检测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有没有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我建议:以每两课为一个阶段,复习完两课后做一套试题,自我检测一下。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我们过一段时间还要重复复习一个前面我们复习进的内容,但时间有限,我们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我的建议是:每进行完一个阶段(也就是两课),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两课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础比较好,那么只要做好上面的两步,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那就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比如,要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这个时间的安排上,我认为: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钟左右,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用 30分钟时间记忆,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的时间的投入。那种靠考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历次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那么考前更没有时间,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政治虽是文科,但同时要把功夫放在平时。
四、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步骤有两个:
第一,在平时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并作一归类。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 文化 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特别要注意各个领域内的重大时政。
第二,在积累时政的过程中,把其与课本的复习相结合,学会自己命题。这一步要求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时政,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跟自己提问,同时要注意平时考试中知识点和时政的结合角度。
2022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_政治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2022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 2022高考政治哲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10篇
★ 政治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 高考政治知识点最新归纳
★ 高考政治知识点重点归纳
★ 2022高考政治学习方法
★ 高考政治必背大题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七大必考知识点汇总
★ 2022高考政治知识点辩证法大全
求近几年各地高考关于政治哲学的选择题。急啊~ 最近哲学越来越不行了~ ~
在政治的考试中,我们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很多的知识点是必考的内容,针对这些知识,我们应该使自己必须记会,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变得简单。如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须要记的重点是:
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替代品和互补品、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企业成功的三个做法、就业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税收、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必修二政治生活必须要记的重点是: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公民的四种民主参与方式、国家机构的体系、的性质宗旨职能原则、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方式、政协的职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权国家的各种权、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及其障碍、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
必修三文化生活必须要记的重点是:
文化的力量(一共八大句,来自第一课和第二课)、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须要记的重点是: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在于其坚持了科学的实践的观点)、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性质和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的三个性质、实践和认识的五句话关系、认识的三个性质、真理和谬误的关系、联系的三个世界观内容、联系的两个方法论内容、发展的两个世界观内容、发展的两个方法论内容、矛盾的实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新和辩证否定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观点、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
选修课本经济学常识必须要记的重点是:
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凯恩斯、以美日德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学们掌握了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在平时的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背会这些知识点,对知识进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的成绩取得提高。政治的学习需要我们花费时间背诵,这是提高成绩的好方法。
高考政治该如何掌握得分技巧呢?
2008年高考哲学常识试题汇总
唯物论
1、(2008广东文科基础试题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B)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2008广东文科基础试题15).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C)
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回答22-23题。
3、(2008宁夏卷22).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B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2008宁夏卷23).“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D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2008山东卷22).《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这启示我们要 D
①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④重视做好量的积累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6、(2008四川卷30)、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D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回答31,32题。
7、(2008重庆卷31).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C
A.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 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 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 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8、(2008重庆卷32).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D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9、(2008江苏政治卷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B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10、(2008江苏政治卷29).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芬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 C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辩证法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困难和损失。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灾难。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及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我国提出,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高度重视防范灾害的工作。回答
1、(2008全国卷Ⅰ29)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表明(C)
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
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08全国卷Ⅰ30.)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D )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08全国卷Ⅰ31).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008全国卷Ⅰ32).经过近10年艰苦实验,我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利用水稻亚种间遗传基因的杂交优势,培育出高产稳产的超级稻新品种。这说明(B)
①外因和内因一起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②在特定条件下外因构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③外因使事物的变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④外因通过改变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回答30~31题。
5、(2008全国卷Ⅱ30).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显著成效,说明(B)
①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量的积累不一定引起质的变化
③适度量变才能推动事物发展
④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08全国卷Ⅱ31).“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A)
①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②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
③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来源
④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08江苏政治卷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
A. 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 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 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8、(2008江苏政治卷30).右边的给
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C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9、(2008广东文科基础试题17).“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A)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0、(2008北京文综26).为了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这体现了 D
A.事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认识论(第五课、第八课)
1、(2008全国卷Ⅱ29).“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B)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
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08广东文科基础试题18).我国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体现了(D)
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D.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3、(2008北京文综31).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B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 ②理性认识必然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科学理论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回答。
4、(2008山东卷23).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B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5、(2008广东文科基础试题16).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这蕴涵的哲理是(C)
A.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回答28--29题。
6、(2008四川卷28).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B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2008四川卷29).在维生素摄入问题上应有的科学态度是 A
A.根据身体需要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B.根据别人经验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C.根据个人感受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D.根据最新研究报告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8、(2008四川延考卷30).由抗生素的发现、应用和不断升级,到研制新一代抗生素的探索,同时重新寻找健康和自然的疗法,人类为战胜病菌引起的疾病所作的努力表明 C
①实践为认识创造出崭新的工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②实践不断地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推动认识发展
③认识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发展过程
④认识的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上升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08天津卷29).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热切期盼的盛事。《情有独钟》蕴含的哲理是 A
①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②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 ④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诸多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我国每天都要产生大量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触目惊心。为此院出台了“限塑令”,国家发改委拟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业目录;财税部门将制定税收政策,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回答
10、(2008天津卷33).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B
①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实践提供认识的工具和手段
③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④认识的获得都必须亲身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市场的食品质量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创新食品质量监管方式,如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降低了食品违法案件数量。回答
11、(2008重庆卷25).监管方式创新属于 C
①认识创新 ②制度创新
③实践创新 ④思维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C.③④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少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选编自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回答
12、(2008重庆卷30).大人与小孩对同一幢房子有不同理解,这是由于 A
A.认识对实践具有依赖性 B.实践与认识具有差异性
C.实践与认识具有一致性 D.实践水平决定认识水平
13、(2008广东政治卷23).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B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14、(2008江苏政治卷3I).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 D
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
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
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③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5、(2008广东政治卷24).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B。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16、(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9).“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廪实(仓廪:仓库)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 C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生产
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17、(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15).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C
A. 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 真理与谬误是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18、(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22).(不定项)中国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这说明 CD
A.实践是由理论派生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C.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
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影响部分 D.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
中医、京剧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回答29、30题。
11、(2008北京文综29.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在治疗一些疾病时遵循的医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下列表述与这一医理相一致的是 B
①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外因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08北京文综30.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C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13、(2008宁夏卷21).“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C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勇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08四川卷31).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子·天下》中的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C
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
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
③“热”的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
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由病菌引发的疾病曾是人类的致命威胁,抗生素的发现、应用和不断升级对此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抗生素的滥用使一些病菌逐渐适应了环境,导致耐药性越来越强的各种病菌相继出现。人们一方面努力研制战胜耐药病菌的新一代抗生素,另一方面重新寻找健康和自然的疗法,试图用人类自身免疫来抵御耐药病菌的侵害。据此回答
15、(2008四川延考卷29).抗生素的不断升级和各种耐药病菌的相继出现,表明 A
①抗生素与病菌都以对方作为己方存在的前提条件
②抗生素与病菌相互之间具有对抗性而没有依存性
③抗生素与病菌相互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
④抗生素与病菌之间的斗争并不能解决双方的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08天津卷32). “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 C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7、(2008广东政治卷25).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
A.部分影响整体 B.部分依赖整体
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18、(2008广东政治卷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立焉,万物育焉。”这说明A。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19、(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14).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B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 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20、(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23).(不定项)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下列成语体现这个方法论的是ACD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1、(2008江苏政治卷3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B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2008江苏政治卷3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 “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B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价值观、人生观 (第六课、第七课)
1、(2008江苏政治卷7).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B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2、(不定项)(2008广东政治卷34).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3月院进行“大部制”机构改革,形成“宽职能、大部分”的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这表明ABCD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态
C.机构臃肿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D.机构精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
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回答20~21题。
3、(2008山东卷20).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测站 B
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4、(2008山东卷21).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D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4、(2008四川延考卷31).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时,人们常说:“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句话强调的是 D
①金奖、银奖,并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②获得夸奖和口碑,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价值选择,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2008天津卷25).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肖志国由一个儿时捕捉萤火虫、怀揣无限遐想的孩子,历经求学苦读、艰辛探索,研发出第一代性能稳定的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成为发光材料专家。他的发明被誉为世界自发光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这给我们的启示是D
A.现实是理想的必然结果 B.现实是理想的发展方向
C.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 D.理想在奋斗中变为现实
2020高考政治必备知识
高考政治目前算是一个既重要又难的科目了,它不仅考察我们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考察我们的政治素养和分析能力。这就导致很多同学在高考政治上失分,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一些得分技巧。
记得在我高考前的那段时间,也曾对政治感到迷茫和焦虑,觉得政治太抽象,太枯燥,太难记。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逐渐找到了一些学习和答题的窍门,让我在高考中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作为一个曾经参加过高考政治的人,下面我也是总结了一些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得分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高考政治成绩。?
想要高考时能够答题顺利,平时的学习自然是最重要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就能提高效率和成绩: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定要重视课堂学习。政治课本是我们学习的基础,要认真阅读,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内涵,抓住重点和难点,做好笔记和标注。同时,要广泛阅读一些时事政治的资料,如报纸、杂志、网络等,了解国内外的重大和热点话题,增强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
其次,要多做练习题
做题是检验学习效果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模拟试卷、历年真题等各种题型,熟悉考试要求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做题时要注意分析材料,理清思路,按点回答,用语规范,不要遗漏或赘述!
最后,要坚持复习和总结
复习是巩固记忆的关键,要习惯及时复习所学内容,避免遗忘。总结是提高水平的途径,对于每个章节的知识框架和重难点一定要进行归纳,梳理每次练习的错误和不足,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改进方向!
以上就是我对高考政治平时如何学习的一些看法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考试时的抓分技巧:?
第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干和选项的含义,判断题目的类型和要求。有些题目是客观题,只需要选择正确的答案;有些题目是主观题,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有些题目是综合题,需要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
第二,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安排答题顺序。优先做好自己熟悉和有把握的题目,避免因为时间不够而错失分数。同时,要注意控制答题时间,留出一定的检查时间,避免出现漏写或错写的情况!
第三,要注意答题规范和技巧,尤其是主观题和综合题。在答主观题时,要注意分段,每段有一个中心思想,并用适当的过渡词连接;在答综合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知识,既要有理论依据,又要有实际例证;在答任何题目时,要注意用自己的话语,不要照搬书本或材料的原文,让人感觉你经历过另外也是你自己写的!
第四,这也是最重要的。无论任何时候一定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信心,不要因为遇到难题而慌张或放弃,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政治考试不是一场硬仗,而是一场智慧的较量。只要做好审题抓分的准备,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总之,高考政治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练习的科目,也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分析能力的科目。同时,我也知道高考政治考试有多么重要和紧张。但是只要你平时努力学习,考试时注意技巧,相信你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得分技巧,让大家在高考中更加自信和从容。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呀!?
2022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总结
对于政治高考的备考,学生要全面把握有关政治课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及其范围,海南的学生也是如此,需要全面巩固好知识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政治易错知识点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运动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2、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才是相对的)
3、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颠倒了二者)
4、所谓静止就是不变。(哲学上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主要是指事物的位置或者性质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一旦超出这一限制,就会发生变化。整个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完全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5、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 辩论 思想(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6、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一种发展,只有前进的向上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7、规律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现象,以上说的是现象)
9、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这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在学习中,凡是出现“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创造规律”“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可以无视规律”“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任规律摆布”等说法都是错误p34)
10、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
11、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
12、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规律是无条件的。
(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条件改变了规律也会改变)
13、正确的规律(好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坏的规律)起消极作用;规律有好坏的(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
14、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15、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16、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17、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决定性因素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18、因为规律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必须把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规律无所谓正确和错误之分,但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9、决策者要避免失误,关键要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20、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1、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还要受到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23、规律的客观性具有阶段性,规律阶段性地起作用。
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点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 方法 是统筹兼顾,主旨是更好地发展。
全面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 面相 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
3、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 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既要发挥市场对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通过科技创新,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消费与投资、出口相协调。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加大环保力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
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
1、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市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 不同的民主决策方式:
3、 公民通过各种 渠道 、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4、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重大意义:
(1)有助于决策者:
① 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② 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决策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科学性,避免决策片面性。
(2)有利于促进公民:
① 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②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相关 文章 :
1.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
2.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3.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
4.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5.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总结
6.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7.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
8.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9. 高考政治必备的知识点
10. 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归纳
我们在准备政治高考的时候,在理解考点的基础上,学会自主归纳考点知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高考政治考点知识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用!
目录
2022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总结
高考政治知识
高考政治考点知识
2022 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8个原理)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 论①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略
方法论 ①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社会规律办事;
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
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历史发展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不同社会基本矛盾解决方式一样)
4、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尊重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6、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
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7、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
(2)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个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8、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高考政治知识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间的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
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2)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3、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1)利:
①有利于 出国 旅游或到国外 留学 。
②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③有利于提高外债偿还能力。
(2)弊:
①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②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
③外汇储备贬值。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国家应取哪些 措施 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①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③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6、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
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7、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8、价值决定价格。
9、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一般来说,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不同。生活必须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小;高档耐用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大。
(3)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价格上涨,替代品的需求增加,互补品的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替代品的需求减少,互补品的需求增加。
10、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分配。
11、影响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收入与物价。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的当前收入、收入预期会
影响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影响消费。
12、怎样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平;加强对经济的调节,稳定物价。
(3)企业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
(4)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3、居民的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2)求异心理;(3)攀比心理;(4)求实心理。
14、树立正确消费观,做理智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高考政治考点知识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
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
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 热点 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4、非公有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在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扩大就业,吸引外资,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企业怎么做,答题时所用的知识点)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要重视产品质量。
(3)面向市场,掌握市场信息,优化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立品牌,形成竞争优势
(5)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
(6)加强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8)提高劳动者素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9)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
(10)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
种”,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6、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自主择业观;(2)竞争就业观;(3)职业平等观;(4)多种方式就业观。
7、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根本措施: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劳动
了密集型产业和乡镇企业,扩大就业途径。
(2)国家:党和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3)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就业的调节作用。
(4)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努力增加就业机会。
(5)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8、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1)党和: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和 劳动合同 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劳动者:
①要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这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要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
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④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9、储蓄、国债、股票、 保险 的优缺点
(1)储蓄:比较安全,风险低,获得利息收益。但收益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2)国债:利息高于存款,安全性高,风险低。
(3)股票:
(4)保险:遇到风险时能得到补偿。
〈〈〈
2022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总结相关 文章 :
★ 2022高考政治复习攻略
★ 高三政治党的领导知识点总结
★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
★ 高中2022教育工作总结汇报(10篇)
★ 高三历史最新知识点归纳一览2022
★ 高三政治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2022期末班主任个人总结10篇
★ 2022教学主题的工作10篇
★ 高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十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s://hm.baidu/hm.js?cb1587ad6f9e6358c6ab363586b8af79";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