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顶替高考的张莹莹_高考被顶替二十多年后才知道
tamoadmin 2024-05-19 人已围观
简介《幸福到万家》中王秀玉被万传美顶替了高考的名额,那么这件事有原型吗,据了解,社会上有很多考试顶替案,在剧中王秀玉的经历可能参考了王娜娜,现实中的王娜娜则被冒名顶替了12年之久。 《幸福到万家》王秀玉原型 现实中王娜娜的冒用者是把档案修改,一步步的通过了审核关卡,先是在进入大学时因为学校只要了录取通知书,并没有查验身份证,让顶替者张莹莹躲过了一关。接着又在入学九个月之后
《幸福到万家》中王秀玉被万传美顶替了高考的名额,那么这件事有原型吗,据了解,社会上有很多考试顶替案,在剧中王秀玉的经历可能参考了王娜娜,现实中的王娜娜则被冒名顶替了12年之久。
《幸福到万家》王秀玉原型
现实中王娜娜的冒用者是把档案修改,一步步的通过了审核关卡,先是在进入大学时因为学校只要了录取通知书,并没有查验身份证,让顶替者张莹莹躲过了一关。接着又在入学九个月之后,向公安部门提交了变更姓名的申请,张莹莹顺理成章地变成了王娜娜。在这个过程中,派出所对于张莹莹变更自己的姓名没有任何的疑问,毕竟这是她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没有违规办理假信息的情况下,张莹莹就这么轻松地顶替了王娜娜,剧中万传美没有改自己的名字,而是被别人叫了十年的王秀玉。王秀玉与人物原型王娜娜之间也有一定的年龄差,剧中王秀玉还没有结婚,也很年轻,这也是她想要读大学的原因。王秀玉耽误了十年的人生还有重启的机会,只要她有心再考,就能够回到大学校园。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王娜娜却没有这样的机会。被顶替的王娜娜,在当年得知落选的假消息以后就选择了结婚生子,并且发现被顶替时已经过去了12年的时间,王娜娜的年龄也过了国考的门槛,即便有心再考也已经没了机会。而没有这份学历加持,王娜娜也很难在其他的工作单位找到好工作。
剧中,王秀玉一大早去到城里找庆志帮忙,可庆志的看法和爸妈的一样,秀玉对他非常失望,愤愤然地夺门而出了。万传家让幸运拟一份保密协议,起初幸运不同意,万传家利诱加威胁,最终幸运答应了。
万家会赔偿三十万,同时还会以最高标准给王友德二老养老,集团里也会在一个月内重新调整秀玉的职位和薪资。秀玉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父母在自己的两边,她不得不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签完字,秀玉大喊大哭,恨这些让她签字的所有人。
后来幸福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她将保密协议拿去给关涛看,询问他的看法和意见,关涛认为冒名顶替上大学是违法犯罪行为,协议里的违约赔偿金不成立,但遵守保密协议内容是的的确确存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像一个势均力敌的天平,最主要还是要看当事人的态度。秀玉暂住庆志家里,她还怨恨庆志之前不管自己,对庆志是爱答不理的,直到幸福回来,秀玉这才有了精神。幸福让她做好心理准备,这件事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
一次冒名顶替直接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剧中王秀玉还能被万传家安排到万家集团工作,但王娜娜没有这样的好运气,顶替她的不是什么有钱的家庭,更不可能暗地里在物质上给予她任何的补偿。
王娜娜2003年在沈丘县二高复读并参加高考,分数为399分,王娜娜填报“高职高专二批”志愿时选择“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信息当年可通过学校、网络或电话查询。王娜娜被录取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将其录取通知书寄往沈丘县二高,收件人为其班主任秦淼,沈丘县二高收发员王素华收到后未将录取通知书及时送交秦淼。
2003年,在商水县二高就读的张莹莹(原籍商水)高考落榜,其父张合停(商水县电机厂下岗工人,现已退休)托其妻侄王子胜(时任周口建行人民路第二分理处主任,现任新郑市金谷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帮忙给张莹莹找学校上。王子胜找到朋友胡筱林(现任沈丘县二高党总支副书记)帮忙找一个张姓或王姓女生的录取通知书。胡当时在沈丘县二高教务处工作,负责高考报名、考生档案整理、考生通知书发放和保管。9月初,胡筱林在未被领取的录取通知书中找到王娜娜被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通知书,按照王娜娜预留的电话联系(0371-8618814,当年该机装机地址在郑州市西环路1号,系郑州经贸学院内IC卡公用电话),电话打通后,对方说是公用电话,没有要找的王娜娜。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已于9月2日开学,胡筱林就认为王娜娜已放弃入学,将王娜娜的录取通知书交给了张合停,并告诉张合停、王子胜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到沈丘县高招办领取学生档案。
张合停、王子胜拿到王娜娜的录取通知书后,在沈丘县城找到一家打字店,与店主议价,商定做假事宜。打字店制作了王娜娜的假准考证、假身份证。张、王二人持王娜娜录取通知书和假准考证、假身份证,从沈丘县高招办领走王娜娜高考档案材料。二人再次到打字店,由打字店人员制作了带有张莹莹扫描照片、加盖假印章的《2003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河南省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和空白的《河南省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之后,张莹莹比照王娜娜档案内容填好空白的《河南省高中毕业生登记表》,替换王娜娜的真实材料后重新密封。
2003年9月9日上午,张合停和张莹莹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报到,当时新生正在军训。张莹莹在新生报到处递交了录取通知书,填写新生信息,张合停递交了学籍档案。张莹莹将录取通知书上的“现代农艺专业”调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通知书上允许新生入学一周内调一次专业)。上学期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未对张莹莹入学资格进行复查。
2004年5月10日,张莹莹的父亲张合停到原周口市公安局沙南分局纺织路派出所(现荷花分局),以张莹莹户口与学籍档案姓名不一致为由,申请将其女“张莹莹”的姓名随其母姓变更为“王娜娜”。当时提供的有张合停的户口簿、变更户籍申请书、张合停和王某某的结婚证复印件等材料,但未提供学校学籍证明,且张莹莹已年满18周岁,按规定应亲自到现场办理户籍变更。派出所户籍民警郭爱华受理后,经派出所长潘子建和分局副局长侯长建签字同意后为其办理了户籍变更,由“张莹莹”变更为“王娜娜”,备注曾用名“张莹莹”。
张莹莹以王娜娜名字上学毕业后,在教育部学信网中专科毕业证所使用的信息为王娜娜的名字及身份证号(学信网中的身份证号是王娜娜高考报名时采集的),使用的照片是张莹莹本人(照片及所学专业等信息是张莹莹以王娜娜名字在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时采集的)。之后,张莹莹以王娜娜名字通过考试所取得的《教师资格证》,以及其通过自学考试于2009年12月取得的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使用的是张莹莹本人的身份证号及照片。经查,王娜娜和冒名上学者张莹莹两人户籍中的身份证号没有交叉过,张莹莹也未用王娜娜的身份证号到公安机关办理过身份证。
2006年7月,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毕业时,通过自愿报名、学校组织选拔,被推荐到团省委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成员,经团省委统一体检、培训后,被派遣到淮阳县城关镇三中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于2008年7月服务期满。
2010年12月,淮阳县为解决淮阳师范1998级定向生、周口体校2003级定向生、“三支一扶”人员和共青团服务贫困县志愿者等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公开招聘,从上述三类人员中选聘一批农村中小学教师。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报名参加,其普通专科毕业证在教育部学信网上有注册备案(此备案表上不显示身份证号码),当时审查认定为真实毕业证书,有资格参加招聘考试。此次招教考试共有201人参加,录用了157人,并按照程序进行了公示。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以笔试58分、面试73.8分,总成绩62.74分,在参加考试的18名“三支一扶”和共青团服务贫困县志愿者人员中名列第6名,被聘为淮阳县教师,分配至原来支教过的淮阳县城关镇三中工作。
2013年7月,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以离家较远、工作不便的原因,向商水县教体局提出从淮阳县调入商水县任教的申请。因师资紧缺,商水县教体局研究后拟同意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调入商水县任教。经商水县编办审核同意,当年12月,淮阳县人社局、淮阳县编办、商水县人社局为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办理了调动手续。
调查组认为,“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是发生在2003年周口市高招过程中一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调查组要求相关部门依法依纪对13名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目前1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2人涉嫌违法线索已移交司法机关;张合停涉嫌违法线索也已移交司法机关。
2016年2月26日,商水县教体局作出了对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予以解聘的决定;2月26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向河南省教育厅请示注销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的学历信息,2月27日河南省教育厅请示教育部,注销了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学籍、学历信息,宣布毕业证书无效(包括其通过自考取得的本科学历)。
由于经办人张莹莹的舅舅王保合已经去世,线索中断,导致谁拿走了王娜娜的录取通知书,谁将王娜娜的学籍档案修改成张莹莹的学籍档 案这些问题找不到答案不同,这次调查出现“反转”:录取通知书是通过张莹莹表哥王子胜,找当年负责沈丘二高考生通知书的发放和保管的胡筱林帮忙拿走的;而 伪造了王娜娜的身份信息和准考证,修改王娜娜的学籍档案,以及伪造带有张莹莹扫描照片、加盖假印章的考生报名登记表、考生体检表和空白的河南省高中毕业生 登记表,是由张莹莹父亲张合停和王子胜找一个打字店一手操办的。
这件冒名顶替上大学案似乎已经水落石出,也有舆论称真相还原,惩处 分明,结果基本符合公众期待。可是,相比前一次调查的语焉不详,这次调查只交代清楚了录取通知书是怎样到张莹莹之手,材料是怎么伪造的,而当地招办、教育 部门、招生高校的责任还是不清楚,事件依旧有诸多蹊跷之处:这么简单粗劣的伪造,为何就可以骗过沈丘县高招办,领走王娜娜的高考档案材料?又怎么可以轻易 骗过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办好入学手续?按照调查公布的结果,只要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只需再找一间打字店,伪造准考证、身份证,就可从当地招办领走高考档 案材料,再到高校报到、完成学业,冒名上大学如此easy。不需要去派出所改名、改身份信息办一张身份证,也不需要打通关节去找考试部门改准考证信息,只 要电脑制作、打印,然后就以假乱真,有关部门就信以为真了。这是造假者高明,还是有关部门太好骗了?
据报道,调查组对调查很“负责 任”,还想追查打字店,但“由于时间久远,目前并没有找到当时的这家打字店”,说实在的,这是故弄玄虚的“负责任”。真正负责任的调查,应该是沿着造假线 索,去调查为何当地招办会看到假准考证、假身份证,也给高考档案?难道招办对假准考证、假身份证没有任何识别?难道这仅仅是工作疏忽、失误,而不是这背后 有权钱交易?同样,应该调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是怎样对新生入学材料进行审核的?按照报道所提供的信息,一名学生在路边捡到一张准考证,随便去找一个打字 店,花几千元钱编辑、打印出学生的档案,就可轻松到大学报到,这样的招生管理,入学信息审核就成了儿戏。
考生父母、亲属偷拿其他考 生的录取通知书,并伪造准考证、身份证、学生档案,这毫无疑问是违法犯罪行为,可是,给制假一路绿灯,当地招办、招生高校,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其 危害性比个体的造假更严重。如果不调查清楚招办、招生高校在这起事件中的具体作为,这起事件就难言水落石出,而耐人寻味的是,调查组已急匆匆宣布这是最终 调查结果。
笔者在之前针对这一事件的评论中曾谈到,由于生源困境,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招生时无法招满学生,于是,高校主动做“假 大学生”的生意。由中介向落榜学生贩卖放弃录取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再由考生自己伪造身份证、准考证,拿着这些假身份信息、档案材料去学校报到,完成这一流 程,没有有关部门、高校的“配合”是难以完成的。当地调查组的调查否定了中介的存在,但是,后面的链条是否存在,这是需要深入调查去挖掘出真相的。
报 道提到一个细节,张合停问胡筱林有没有一个姓张的女生不愿意上大学,后来,胡筱林找了找没有这样的姓张的女生,而是给了姓王的女生(即王娜娜)的录取通知 书(胡筱林当初认为王娜娜已放弃入学)。这其中蕴含的信息是,在当地,拿放弃入学考生的录取通知书去冒名上大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路径”非常清楚,这显 示这起事件很可能并非个案。要调查清楚这起事件,不能仅由当地的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其独立性和公信力都让人怀疑,而应该由上一级机构组成独立的调查组进行 调查才能彻查,进而铲除冒名上大学、假大学生屡禁不止的利益链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