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七八十年代的高考难度_七八十年代的高考
tamoadmin 2024-05-26 人已围观
简介1.80年代高考时间是几月几号2.80年代 高考 考哪些科目3.70年的高考有多难,高考的发展经历了什么?4.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5.恢复高考那一年的高考试卷曝光:难度大不大?6.为什么80年代高考人数下降?年龄限制是不超过二十五岁。在2001年改革以前是对考生有年龄限制的: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有规定,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且未婚。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
1.80年代高考时间是几月几号
2.80年代 高考 考哪些科目
3.70年的高考有多难,高考的发展经历了什么?
4.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
5.恢复高考那一年的高考试卷曝光:难度大不大?
6.为什么80年代高考人数下降?
年龄限制是不超过二十五岁。
在2001年改革以前是对考生有年龄限制的: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有规定,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且未婚。
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未婚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高考
1977、1978年,规定高考报考年龄不超过25岁,部分放宽到30岁。但从入学之后新生的年龄差来看,参加考试的考生年龄差异很大。为了尽可能让“老三届”考生有更多机会,实际报考中超过30岁的考生大有人在。
直到1980年以后,“25岁以下”和“未婚”的限制条件才逐渐在高考报名环节被长期执行。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2001年,这两个限制条件被取消,高考成为“终身教育考试”。
考试题型有变。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高考中大部分采用记忆类题型和填充题型。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语科目开始引入标准化考试,出现选择题,后来运用到所有学科。
80年代高考时间是几月几号
我国高考制度是在70年代末进行改革的。
1985年是我国高考体制改革的重要年份,出台了一系列高考政策和实验方案,是高考改革真正全面展开的开端,政策措施主要有:
(1)实行招生多元化。
(2)实行高中会考制度。
(3)实行“3+2”方案。
(4)推进标准化考试。
(5)试行保送生和招生并轨改革。
拓展介绍:
2001年,江苏的东南大学等3所国家重点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
2008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2009年部分省份开始试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
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且在5天后正式发布。
80年代 高考 考哪些科目
1980年高考是7月7至9号。
语文:6月7日9:00-11:30;数学:6月7日15:00-17:00;政治/物理:6月8日9:00-10:30
英语:6月8日15:00-17:00;历史/化学:6月9日9:00-10:30。
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是一道关口,考生都会有不同水平的焦虑或慌张心情。这些状况是客观存在的,只能依据每个人的详细状况调试心理,才干到达最佳状态。
最重要的就是给本人设立一个合理的目的,目的不要超出本人的才能。比方平常考500分,那么高考,就不要等待考550分。能考到480到520都是正常程度。目的合理才会兢兢业业,不患得患失。依据本人目前的情况,设立一个能够完成的目的。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假如你自觉去设立一个高不可及的目的,你就会堕入无量的懊恼和焦虑。
不用刻意去调整心态,平常心看待就能够了。高考就是一次考试,我们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以平常的做题习气去考试。比方平常考试没有检查的习气,高考的时分也不用检查了,不用战战兢兢,不用每一个道题做两遍。你目前有哪些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你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你必需静下心去考虑这些东西,你才会晓得你要如何更好地展开备考方案.依据本人找的问题,哪些是只需温习了就能进步分数的科目,哪些需求本人大量练习才干进步分数。你必需做到头脑明晰,然后依照提分难易的水平来分配时间,做好方案。
不要模拟他人,不要受他人的干扰。比方高考前他人回家学习或者是去辅导班全托,不要跟风,应该依据本人的状况,做详细的剖析。他人去听名师押题课,他人去辅导班买所谓的押题卷,他人在考前去看心理医生,等等,都不要盲从,坚持本人以往的心态和习气就能够了。
坚持良好的心情和冷静的头脑,不要过于疲倦,要劳逸分离,学习时留意力才会集中、思想活泼、反响才快,学习效果就好,构成良性循环,状态自然就好了。
70年的高考有多难,高考的发展经历了什么?
八十年代初,英语列入考试科目,以30%成绩计入总分或者参考,另外在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文6理7模式形成,直到1994年。文科考6门,课程总分是640分,分别是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政治100,历史100,地理100分。
理科考7门,共710分。考试科目分别为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政治100,物理100,化学100,生物70分。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填报时可以自由选择,一般选择为英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扩展资料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从这年起,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
百度百科——高考
8090年代有高考大省的区别吗?
70年代的高考是最难的。那一年,高考刚刚恢复,停止了十几年的高考终于在那一年又重新开始了。那一年的高考,是中国史上唯一一次是在冬天举行的高考。现在我们想要读大学非常简单,录取率也非常高,但是那一年的高考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五。那一年的高考非常着急,因为在宣布高考恢复之后仅仅只有一个月就要举行高考了。现在的高考很多省份都是全国卷,但是那一年的高考每个省份的高考卷都是自主命题,而且高考时间也不统一。那一年的高考外语考的不是英语,而是俄语,一直到八十年代才改为英语。那一年的高考没有关于年龄的限制,而且年龄差别很大,最少的才十几岁,最大的都生孩子了。那一年的高考,他们想考取中专就像现在考取211的难度一样大。
高考是我国大学选拔学生的一种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史,科举制的发明,影响了在东亚的每个国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为选拔人才做出了不凡的贡献。一直到一千九百零五年,清朝与时俱进,为了发展国家,才废除了科举制,并且引进西方的在关于考试方面的制度。所以,中国现在的高考形成就是由这两个方面引起的:第一,因为科举制的根深蒂固;第二,引进了西方的考试制度。如今我国的高考可以说是科举制和西方考试制度的相结合。
高考的发展历史。一千九百零五年,科举制正式被清政府废除,与此同时,我国现在的高考制度开始出现。一千九百三十六年,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百多所大学,但是那个时候的高考制度还不够完善,那时候高考命题还是由每一所大学自己出题,而且参加高考的考生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报名参加自己想要的大学,因此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会被不止于一个大学同时录取。
为了规范高考,颁布了新的制度。一千九百五十二年,中国建立了新的高考制度。一千九百七十七年,高考重新恢复。同年的十月,举行了高考。一千九百八十一年,英语列入了高考科目。一千九百八十三年,提出了定向招生。同年,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考的外语科目,不再仅仅只有英语。一千九百八十五年,提出了双轨制。同年,四十三所大学可录取保送生,上海成了全国第一个可以自主命题的省份。之后的第四年,高考全国推行。一千九百九十四年,提出了三加二制度。等等。高考因为其特殊性,所以高考总会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完善。
恢复高考那一年的高考试卷曝光:难度大不大?
有区别
本人就是八十年代末参加的高考,说实话,当时我们对高考还是非常重视的,无奈当时大学是精英教育,大部分人是无缘大学的。由于高考录取率太低,很多高中毕业生会考不上大学,会默默接受落榜的结果。甚至会出现高考预选直接被刷下,没有资格参加高考的机会。而现在高中生只关心的是能不能考上985、211大学,或者是一本大学,不会担心没有大学上。
一、复读是八十年代学生的常态。由于当年的录取率非常低,就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复读都是常态。高中毕业生首先进行高考前的预选,如果成绩不够好,就会在预选时被淘汰,从而失去参加高考的机会。我姐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好,在高中上了二年就参加高考,虽说预选顺利过关,但高考时无奈落榜。之后复读一年考上重点大学,成为全村恢复高考后第一个大学生。当时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所以复读一年后考上,年龄也只有17岁。而同村的一年年纪比她大几岁,据说是成绩非常不错一个男生,竟然复读了好几年,最后还是没有考上学。
最有意思的是,我姐的同学,竟然阴差阳错地又成了我的同学,要知道我姐比我高四届。要说能考上高中的还算成绩不错的了,还在高中比我姐好几年,最后是同我一届终于考上大学,我上的本科,他上的专科,总算修成了正果。我也算是我们村第二个上大学的吧。
二、考试在七月。不同于现在的高考,都是在六月七、八日高考,而当时,我们的高考是七月六、七、八三天,素有黑色七月之说。无疑七月的天气是比较热的,甚至有些教室连风扇都没有,考试也是种煎熬。反正那时高考都是自己的事,没有家长去陪考的。哪像现在,高考前几天就把考点附近的宾馆订好了,还给准备好营养的饭菜。
三、没有课外补课,全靠自己在学校学习。跟现在学生不一样,家长跟老师互动密切,共同教育,还有各种辅导班,甚至家长花大价钱请老师一对一补课。我们那时根本就没有课外补课的,顶多是学校组织大家在高三时早点开学,晚点放假。同时我我爸妈在我姐和我上学时就从没到学校去过,也没见过我们的老师。到高中有时需要送米什么的都是我大姐去的,从没跟老师有打过交道。老师依然对我们非常好,毕竟我们的成绩还是比较拔尖的。
四、高考压力不比现在低。虽说大部分高中生会接受高考落榜的命运,但如果能考上大学,那毕竟对农村孩子来说就是跳龙门呀,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大家学习很努力,也非常希望通过高考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压力非常大。第一年高考,当时自信过了头,以为考一个本科是可能的,结果名落孙山,差点没有机会复读了,我高考前父亲病逝了。后来在母亲及哥姐的帮助下才得以复读,复读过得非常清苦,常常营养不良,得有神经衰弱,以至高考前一晚直接整晚都没睡,可见有多紧张。
每个时代有自己的特点,在那八十年代,考上大学意味着就有了工作分配,毕竟那时的大学生是比较稀缺的。特别是当时农村条件还不太好,考上大学可以直接从农民变成干部身份,成为了城里人,这个差距是巨大的。而现在除了考985、211大学,考其他大学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压力反而没以前大了,而且现在出来工作,靠关系和人脉更多。
为什么80年代高考人数下降?
1977年,是恢复高考第1年。与现在夏天举行高考不同,当年的高考,是在冬季举行的。1977年的高考,和现在的高考有什么不一样呢?
大家都知道,2019年高考,全国考生根据地域不同,一共有9套高考试卷。但是,在1977年,全国各省区的高考试卷,都不尽相同。那时候,各省的教育水平差别特别大,因此,采取了各省自主命题。小编就找到了河南省档案馆保管的1977年河南高考考卷,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份考卷的难度大不大?
1977年河南省高考试卷印刷特点
1977年,中国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水平很落后,体现在印刷水平上,当年的河南省高考试卷,居然是油印的。我们从现有曝光的河南省高考试卷就可以看到,高考试卷所有的字,都是手写的,高考评分标准,也是手写的,而且,是采取邮印的印刷方式。今天的考生,可能很难理解这种行为。但是,在当年,中国的印刷业,确实非常不发达。实际上,小编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也还有老师手写试卷刻版印刷。
1977年河南省高考试卷难度
1977年的高考,到底难不难呢?我们来看1977年河南高考语文试卷部分,从这张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的必答题30分,第一小题是解释词语和句子,选择了三个词语和一个句子,这三个词语分别是:鞠躬尽瘁、哗众取宠、杜撰,要求解释含义,难度相对还是很轻松的。第2小题,是两道问答题,选择其中一道作答,分值7分。其中一道问答题的问题是: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的含义解释,以及要求考生分析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实际上,以上的这些高考题目的内容,在今天的初中课程中,基本都已经学过了。今天的高中生,面对这些题目,应该说,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现在来看,1977年河南省高考历史题,第1道题目考查的是北京猿人;第2道题目考查的是黄巢生活的年代,明显是唐朝;第3题考查的是7次航海下西洋的那个人是谁?很显然是郑和。这些知识,一般情况下,从小学到初中的历史课本中,都有涉及。因此,哪怕是今天的初中生,去做1977年的这套高考历史题目,可能也非常轻松。面对这套题目,今天的高考考生们,可能只能感叹:恨不早生40年。
80年代高考人数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从1982开始实际预考(也叫筛考)制度,淘汰了60-70%,也就是高三学生只有约30-40%有资格参加高考。至于为什么要进行预考,我想最主要原因是减少高考组织工作的压力,因为被淘汰的那一部分本来就没有多大机会考上大学。以那时高考的录取率20%左右来计算,如果没预考,都参加高考的话,录取将降到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