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2014高考语文北京,2014年北京语文高考题

tamoadmin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1.文言文各省2014高考题2.语文一模怎么复习3.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满分是多少分4.谁有朝阳区2014年一模语文试题啊5.北京一零一中学的办学条件6.2014课标全国语文卷文言文1. 2014高考语文共有几套题 全国共有18套题。 1、新课标全国卷Ⅱ(适用省: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 2、新课标全国卷Ⅰ(适用省:河南 河北 山西 陕西)

1.文言文各省2014高考题

2.语文一模怎么复习

3.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满分是多少分

4.谁有朝阳区2014年一模语文试题啊

5.北京一零一中学的办学条件

6.2014课标全国语文卷文言文

2014高考语文北京,2014年北京语文高考题

1. 2014高考语文共有几套题

全国共有18套题。

1、新课标全国卷Ⅱ(适用省: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

2、新课标全国卷Ⅰ(适用省:河南 河北 山西 陕西)

3、北京卷

4、上海卷

5、江苏卷

6、天津卷

7、湖南卷

8、重庆卷

9、山东卷

10、广东卷

11、浙江卷

12、湖北卷

13、四川卷

14、福建卷

15、安徽卷

16、辽宁卷

17、江西卷

18、广西大纲卷

2. 语文文言文题目

2014年安徽省三(15分)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5)宜乎众矣 宜: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三(15分)

14.(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5)当然(5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2分)

17.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4分)

3. 2014年济宁高考语文文言文默写范围

高考大纲背诵篇目(高中段)

B2:卫风·氓 离骚 前赤壁赋

B3: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 锦瑟 劝学 师说

B4: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B5:逍遥游

Xx:阿房宫赋 虞美人

卫风·氓(B2-4) 离骚(B2-5) 前赤壁赋(B2-9)

蜀道难(B3-4) 登高(B3-5) 琵琶行(B3-6)

锦瑟(B3-7) 劝学(B3-9) 师说(B3-11)

念奴娇·赤壁怀古(B4-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4-6)

逍遥游(B5-6)

阿房宫赋(X4-3)虞美人(X3-3)

4. 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值的判定及答题套路有哪些

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15分)[文言文阅读] 8~12,单选 四、(21分) 13题,文言文翻译,8分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②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

③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语序句式断句法例子 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2、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食帛。

文言文各省2014高考题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 语文

1.解析选B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依据文中论述的悲剧在第三段限定为“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而D项为历史事实,而非文学艺术。

2.解析选C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为偷换概念,文章倒数第2段倒数第2行说,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获得悲剧感。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依据文章倒数第2段,悲剧作为艺术,它建立了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展现的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些陌生的空间,审美主体才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才能体会“以悲为美”的意思。

4.解析选C。本题重点考查对常见的文言实词的识记理解能力。“励精”是“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之意。

5.解析选D。本题重点考查对文中语句的解读推断能力。断句遵循两个原则1不破坏词语相对完整性2符合我们平常朗读习惯。断句语句表现的是面对李揆的嫉妒休烈坦然应对,前主语多为李揆,后主语多为休烈,先交代李揆嫉妒的缘由,采用的打压手段,后叙写休烈的坦然。补充省略的主语,抓住词语名词、代词“宰相李揆”“之”“国子祭酒”“之”“休烈”以及虚词“以”,理清事件的逻辑性就可以了。

6.解析选A。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精准概括、提炼的能力。“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评析不当,错误。并非直言不讳,而是委婉含蓄。

7.解析

(1)这个句子关键抓住实词“罪”,从句子结构看应为动词,可翻译为“归罪”。重点实词为“规”,依语境理解为“改正”。

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主,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2)这个句子关键抓住“下”“亲”“推毂”等实词和“曾无”固定句式。可以翻译成“屈身对待”“亲近”“推荐”,“曾无”可以翻译成“连……都没有”。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评分标准(1)“罪己”“规过”翻译正确各1分。(2)“亲贤”“推毂”“曾无”翻译正确各1分。

附译文

于休烈是河南人,有美好的品性,坚贞、诚实,机敏有悟性。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学习,擅长写作文章。被举荐为进士后,授官秘书省正字,后又转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佐朝政,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出京做了中部郡太守。时值安禄山发动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升迁做了太常少卿,掌管礼仪方面的事,兼修订国史。肃宗从凤翔回到京城,振奋精神致力于听从接受大臣建议。曾经对休烈说:“国君的举动一定书写,是好的历史。我有过失,你书写吗?”于休烈回答说:“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主,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当时中原发生了动荡叛乱,经典书籍基本找不到了,没有历史书籍可以检索、搜寻。休烈上奏说:“《国史》《实录》,是圣朝大的经典,修订撰写了很长时间,现在没有底本。我期望下御史台推断勘订从史馆得来的资料,让府县官吏收集寻访。有人从别处收到《国史》《实录》,如果送到官府掌管机构,要付大价钱收购赏赐。”以前的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战胜贼人,进入东京,至此把他家里收藏的《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府。不久,于休烈转任工部侍郎,修订国史,奉献《五代帝王论》,皇帝嘉奖了他。宰相李揆自夸才能嫉妒贤臣,因为休烈修订国史和自己地位并列,很嫉妒他。上奏让休烈做了国子祭酒,权且留在史馆修订编撰史料来使他在自己下列,休烈很恬然淡定,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代宗即位后,辨别名望官品,宰臣元戴很赞成他,于是征拜他做了右散骑常侍,依照以前兼修订国史,多次升迁被封为东海郡公,加任金紫光禄大夫。在朝总共三十余年,多次掌管要职,家里没有多少积蓄。为人恭敬节俭温和仁爱,不曾在脸上显现欢喜生气的神情。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休烈)十分喜好经典书籍,经常手不释卷,直到临终。大历七年去世,年龄八十一岁。这年春天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皇上特地下诏赠名号韦氏国夫人,埋葬那天提供了很盛大的礼仪。等到得知休烈去世的消息,追思悼念了很长时间,褒扬赐官尚书左仆射,赏赐百匹赙绢、五十端布,派拜见使者内常侍吴承倩去个人府第宣告慰问。作为一介儒生的荣耀,很少有和他并列的。

8.解析这首词的上半阙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等。春天风雨交加,枝残花落,为凄凉惨败之景,再加上残日西斜、寒水自碧,让人对诗歌抒发的情感有了初步感受。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评分标准既明确作用还要结合内容分析。要点答出奠定感情基调,2分。要点②结合内容分析,描绘画面概括氛围,3分。

9.解析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情感的题目,要注意标题,注释,和诗歌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答题时注意是词的末尾两句。写出了词人因愁而无心下棋,但又想通过下棋摆脱愁苦,因而思绪烦乱,犹豫不决。抓住动作,结合前句进行合理联系,就能得出答案。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评分标准准确答出词人愁情,2分;能借助诗句,抓住动作“整顿”、“沉吟”进行分析阐述的,4分。

10.解析(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中易错字为“长”,易写为“常”;还有“太”值得注意。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其中难写字为“猱”;易错字为“度”,易写为“渡”;“援”字也为难写字。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是易错字。

只有建立在对默写名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联想得到答案。

评分标准多字、漏字、错字不得分。

11.(1)解析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选CE不得分。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涵盖面广,涉及内容、手法、语言等方面。需要我们全面分析选项,落实相关文段、放眼全文脉络、慎重确定答案。B项,原因分析不完全正确,我吃惊的是为何渡夫说出这般吓人的话,当然也有防范意识和担心。C项,结合文章相关语段分析,留下住宿的缘由是上岸返回,路途遥远,一样危险。E项,对渡夫脸上没有异样表情,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的心理情感分析不正确。应该是惊诧于老人的淡定以及胸怀的宽广。

(2)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概括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正面描写来分析总结,还要结合环境描写、陪衬人物等侧面手法来剖析。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复。结合语言,自述的自身经历以及神情举止可整理概括出人物性格。由文中渡夫对“我”的种种担心安排,以及和我的坦诚对话、“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可分析出人物热心等性格;由文中“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等句子可看出对生活的态度,刚强不屈,坚强对待,坚持自由的性格。

答案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各2分。要点①要答出对人的态度,热心。要点②要答坚强独立的性格;要点③要答出对生活有信念、对命运不屈服的意思。

(3)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叙述表现手法,是一道鉴赏题。要重点考虑情节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

注意不同叙述角度的作用,结合叙述方式的好处,分析文本。叙述角度上,文章以第一人称写作,显现了事件的真实性;叙述方式上,作者并未直奔主体,而是用谈价钱引出,颇为引人;主体通过两人的交谈展开流动,落脚点可集中在渡夫身上;内容安排上溶入情景描写,让人展开联想体会

评分标准第一点是叙述角度为第一人称,结合文本分析好处,2分;第二点叙述方式上开篇引入方式及好处,2分;叙事过程的方式及作用,2分;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2分。

(4)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阅读能力。赏析解读赏析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结构上,文章故事情节由渡夫感情的急剧变化结尾,在歌声中结束,出人意料形成突转;内容刻画人物形象上,前文写了渡夫经受的打击、苦难,而仅隔一晚,态度发生巨大变化,看出人物胸怀的宽广,洒脱豪放,同时也可理解为排遣自己的痛苦;抒发的思想情感上,默默的承受变化突变为纵情高歌,体现了苦难的深重;主题的关系上,歌声也唱出了渡夫的心声,体现了渡夫对生活的态度。

答案:

评分标准答案能答出结构情节安排的特点和作用,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思想情感的抒发,和主题表现的关系四方面作答,每方面2分,两点5分,三点以上8分

12.(1)解析答B得3分,答E得2分,答A得1分,选CD不得分。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A项文章第二段中虽提及玻尔对爱因斯坦的评价,但未明确表明爱因斯坦对他有直接的支持;C项关注倒数第三段信息,文中只是说玻尔去德国调查德国科学家安全情况,并非有敏锐的察觉,也未提及是大批犹太科学家,他参加的是救援组织,并非抗敌组织。D项倒数第二段是着力点,文中只是出于对研究成果的担心,是出于良知,并非有政治家远见,只是建议英美首脑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而并不是禁止使用核武器。是歪曲文意。

(2)解析考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是一道局部文意概括的题目,先锁定答题区间,再提取关键词,然后分条作答。答题区间为第一、二段,尤其是第二段开头两句话。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点明身份地位;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一相对论和量予力学点明争论内容;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点明影响的广泛。整理即可。

答案(1)从成员看,论战双方都是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2)从内容看,辩论涉及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3)从影响看,辩论带动了物理学界的学术争鸣。

(3)解析考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是一道局部文意概括的题目,先锁定答题区间,再提取关键词,然后分条作答。答题区间为倒数第三段,段落结构为分总式,结论句就是“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推前整理分三条三个层次概括,第一层从“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抽取信息;第二层从“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抽取信息;第三层从“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可概括出精神独特。

(4)解析本题考查文本的探究能力并能提出个人见解。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课标卷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一种方式,答题时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中的事例作深入的分析。立足人格魅力分析整合文本材料,从第二段“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可看出无个人恩怨;从第三段“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可分析出善于培养发现人才;从第五段可抽取信息整合出人道主义精神,从立足本国建立哥本哈根学派为祖国培养人才,看出其爱国情怀。

答案

13.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现代汉语成语运用的能力。“当仁不让”侧重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责无旁贷”侧重责任担当;“义不容辞”侧重道义必须性。①句中“天职”强调应当应分,指的是道义;②句中“承担义务”则更多是一种责任;③句中突出面对重任,强调积极主动。此题分析语境是重点,故选C项

14.解析选D。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他充满着辩证法”主谓搭配不当,应该为“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运用了辩证法”;

C项乱用介词,“就……方面”后面连接动作性很强的动词,应该将“就……方面”改为“在……方面”;D项语序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应该把“不仅”放在“过程中”的后面。

15.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语言连贯、语言内部联系的掌握程度。答题的时候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

根据③叙述内容推断主语应为“珠算口诀”,而④句依照逻辑应该是“珠算算盘”,可以连接为⑥③和②④,⑥中关联词“则”可确定上句对应句有②,①和⑤都是珠算的优势 ,与前面对珠算的介绍构成前因后果关系,而⑤为最终结论,因此排列为②④⑥③①⑤

16.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根据上文的坏处列举,应该为概括性较强的一句话。②处根据转折连词“然而”应为“坏处”的反面“好处”,下文具体内容也印证了这点。③根据前文内容植物还活着,而如果土壤被污染,后果则为植物死掉,也回应了后面“失去”二字。

答案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17.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图是构思框架,表述时依照一定的顺序,先总后分注意事件的开展顺序,先准备后实施,不要丢落信息,再调整保持连贯。

评分标准内容完整,1分;总分归类准确,1分;表述准确,2分;语言连贯,2分

18.写作提示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材料中提到的规则和新情况。材料中如果按照规则,习惯上结果为一人下桥,一人通过。而比赛中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众人认为这样做有争议。实力较量,体现公平。打破习惯,合作共赢。若从预赛中两个学生的做法切入,可围绕"变通““合作双赢“等立意。若从众人的角度切入,可围绕"规则““循规蹈矩”等立意。当然还可以把二者接合起来,围绕”变通与规则”立意。可用“闯红灯,等红灯”“包拯守规不徇私” “绝不在高速路上下车的日本人”“新西兰总理赔不是” “王羲之的字”“杜甫的七律,首创拗体””我国齐白石的画,西班牙毕加索的画,无不是有了深厚的规矩基础才有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等材料作为论据。

参考题目:《严守规则,彰显公平》《习惯可破,结果共赢》《循规蹈矩不等于墨守成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与变通》《死规则,活智慧》。(不当之处,请原谅)

语文一模怎么复习

1. 2014语文全国高考卷文字版全卷 谢谢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

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 *** 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代 *** 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 *** 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B宋代 *** 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 *** 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

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

2. 全国各省市高考题模拟题精编卷(全国卷)中的语文古文翻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日:“《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翻译:于休烈,河南人。于休烈性情纯厚谨慎,机敏聪明。从小好学,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科,多次升官任右补阙、起居郎、集贤殿学士,改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佐朝政,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出京任为中部郡太守。

正值安禄山叛乱, 肃宗即位,改任太常少卿,掌管礼仪事务,兼修国史。肃宗从凤翔返回京城,特别注重听取臣下建议,转对于休烈说:“国君的任何举动都要记録下来,这才是良史。朕有过失,卿是否记下了?”他回答说:“夏禹、商汤检讨自己,他们开国立业也―分盛大。有德之君,不忘纠正过错,臣不胜庆贺。”当时中原凋残,典章几乎散尽,没有史籍可供查寻。于休烈烈上奏说:“《国史》一百零六卷,《开元实録》四十七卷,起居注连同其它綦籍三千六百八十二卷,都保存在兴庆宫史馆。京城被叛贼攻陷以后,全被焚毁。而且《国史》、《宵録》是圣朝大典,修撰多年,如今部没有保存下来'希望交忖御史台审问勘查史馆的有关官员,今府县招致访求。有人另外收存《国史》、《宵録》的,若送到官府,重金购回并从优奖赏。

前任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身陷贼中,此时进入东京,至此将他家收藏的《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府。

于休烈不久改任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上《五代帝王论》,皇上非常赞赏。宰相李揆自负才能嫉妒贤人,因于休烈修国史与自己同列,嫉妒他,奏请任他为国子祭酒,暂留史馆修撰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安然自处,亳不介意。

代宗即位,鉴别官员的名望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载称赞,于是被授为右散骑常侍,依旧兼修国史,不久加授礼仪使。升任礼部侍郎。又改检校工部尚书,兼判太常卿事,正式授任工部尚书,多次进封为东海郡公,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在朝 *** 三十多年,历任清贵显职,家中没有一石的积蓄。恭谨俭朴温和仁义,从不将喜怒之情表现脸!而礼贤下上,扶持后进,虽位尊年高,从无倦怠之色。酷好书籍,手不释卷,直到临终。大历七年去世,终年八十一岁。这年春天,于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皇上因于休烈父子儒行著名,特意下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安葬之日赐给仪仗鼓乐。等到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怀悼念了很长时间,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绢一百匹、布五十端,派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到他家中宣旨慰问。儒士的荣耀,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的。

3. 2014高考语文共有几套题

全国共有18套题。

1、新课标全国卷Ⅱ(适用省: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海南)

2、新课标全国卷Ⅰ(适用省:河南 河北 山西 陕西)

3、北京卷

4、上海卷

5、江苏卷

6、天津卷

7、湖南卷

8、重庆卷

9、山东卷

10、广东卷

11、浙江卷

12、湖北卷

13、四川卷

14、福建卷

15、安徽卷

16、辽宁卷

17、江西卷

18、广西大纲卷

4. 成人高考语文和英语

成人高考考试科目:1。

专升本考试 (1)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一级学科):政治、外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一级学科):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3)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高数(一)。 (4)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除中药学类外)等六个一级学科:政治、外语、高数(二)。

(5)法学:政治、外语、民法。 (6)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7)农学: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9)体育类: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上述科目实行全国统考。

除日语、俄语由各省(区、市)自行组织命题外,其他科目均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各科命题范围不超出《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

2。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考试: 高起本、高起专考试按文科、理科分别设置统考科目。

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三个语种,由考生根据招生专业目录中明确的语种要求进行选择。 报考高起本的考生,除参加三门统考公共课的考试外,还需参加专业基础课的考试,文科类专业基础课为“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理科类专业基础课为“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

以上试题均由教育部统一命制,每门满分150分。各科命题范围不超出《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

(1)高起本各专业考试科目: 文史类、外语类、艺术类:语文、数学(文)、外语、史地。 理工类、体育类:语文、数学(理)、外语、理化。

(2)高起专各专业考试科目: 文史类、外语类、艺术类、公安类:语文、数学(文)、外语。 理工类、体育类、西医类、中医类:语文、数学(理)、外语。

5.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1)以:凭价。

(2)克:战胜.取胜。小题2: B小题3:译文:管理百姓(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边界)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小题4:和 天地 君臣 九族小题5: 施行仁政 不要担忧和害怕贫困,而应努力做到“和”。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

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注意“ 以 ”就凭着之意,注意在课下总结“以”字的用法和意义。经常考到。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A项中的“利”解释为:有利的;好处。

B项中的“之”解释为“助词,的。C项中的“而”解释为:译为“却”,表转折;表顺承。

D项中的的“生”解释为:生命;生长。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

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翻译和理解。方法: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把“域”、“以”、“固”、“威”翻译出来。小题4:试题分析: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

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两文都围绕“人和”。

乙文从“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从天地,君臣,九族三个方面论述的“和”字。小题5:试题分析:本题是《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部分。

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方法: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两文都围绕“人和”。

把“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翻译出来既可作为答案。

6. 2014年安徽省语文高考考的古诗文有那些

2014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会员转发 2014年03月08日 10:54:12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⑨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⑩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4、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chú)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

7. 高考文言文试题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6(含译文)

(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课: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 革: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 一:纯一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而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 问征人以前路

答案:B 解析:A.“州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的“乃”为副词,译作“才”;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的“乃”为连词,译作“竟然”;B.“而”:都做连词,译作“就”。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的“因”为介词,译作“用”,“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的“因”为连词,译作“于是、就”;D.“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的“以”为连词,译作“来”表目的,“问征人以前路”的“以”为介词,译作“把”。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原文中说的是“后世再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之衰败。”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4分)

大概用来治理天下国家的人,不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满分是多少分

2014年高考语文一模复习攻略

新考纲发布,教育考试院也官方给出了样卷,期末考试中,海淀区和东城区也以新题型的方式进行了期末统考。而这些也对考生接下来的复习起到非常好的指导作用,相信考生们对于高考新题型都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总结了期末考试的经验和教训之后,一模考试也已经临近了。在整体考试内容上,一模考试与高考,在形式以及内容难度上都非常相近。这次对于考生评估目前成绩水平非常重要,希望考生全面复习,巩固所有的知识点。以下,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曹兰晶老师针对高考语文各模块知识点给予了复习指导,希望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语基部分

高考改革之后,语基部分进行了形式上的革命性变化。将以篇章形式出现,而不再是独立的字音、字形等。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来,高考对语基的考察,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尤其是默写的考察将更加灵活,更加需要关注文本的本身含义,而不要只是死记硬背。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阅读难度一般不高,在选择题的考察上主要题型比较固定,不会有太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从2013高考开始,北京增加了4分的简答题。从高考的数据来看,这一题的得分情况不容乐观。高考时的平均分不足一半,甚至有个别城区平均分不足一分。其实这类题型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是主要考察考生在答题时的语言运用,提取信息能力以及概括归纳能力。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考察考生是否真正了解了文本的含义。所以考生们在复习时要关注文言文的真正内涵,而并非只是片段性的学习。

大部分考生断句部分失分情况并不严重,但是得满分也比较不容易。考生们总是喜欢单凭语感与关键文言词语进行分析断句,并不认真领会文本含义。在复习以及做题时一定要关注文本含义,进行翻译,而不只是凭借语感或者是关键词句。

三、诗词鉴赏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目来看,北京高考的诗词鉴赏难度并不高。今年最大的变化是诗词将要变成两诗对比类考察,但是这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本质上并无变化。首先在诗词本身相对比较容易理解,题目类型也比较固定,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都属于常见题目。但是近两年北京越来越关注对于诗词本身情感的理解,所以考生在复习以及做题时要以读懂诗词作为答题的基本出发点,而并非简单的套作答题模板。

四、社科文阅读

2013年北京高考中将本题的选择题增加为两题,以及一道简答题。考生们在这一类型阅读中总是在细节部分出现偏差或遗漏,导致答题出现失误。社科文阅读主要关注信息的准确性与语言的严谨性,考生要做的就是要关注题干与选项细节,严格地从文本当中进行概括或者推断。争取做到不失分。简答题部分采用材料链接的方式进行考查,需要考生结合文本与材料进行综合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北京的高考以及模拟考试中,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考察主要以散文阅读为主,只有在二模时会进行小说阅读的考察。所以考生在一模考试时可以以散文阅读作为重点进行针对性复习。大多数考生在散文阅读部分答题时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答题思路与技巧,但是在做题时总是有不同程度的失分。很大原因是答题技巧的应用并不灵活,只会死套模板,并不能结合文本。但是就近几年北京高考真题来看,散文阅读越来越注重对于文章本身的理解和对中心情感的领悟。大多数的答案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需要考生进行大量的思考与延伸,更多时候,需要考生针对文章本身从文本中寻找答案。所以,考生在做题时,不应只关注题目本身所涉及的考点,更应该关注文本信息。只有真正理解了文章的表层与深层内涵才能在散文阅读中得到更加理想的分数。

六、写作

作文可以说是北京高考语文近几年中变动最大的模块。从题目类型上来说,材料类尤其时事类材料越来越多,而考生对于这一类的作文审题分析问题比较多。高考作文将越来越关注考生对于作文材料或者题目的分析能力,在题目要求中甚至明确提出“在材料含义范围内”,这就要求考试在审题立意以及整体的文章行文中必须时刻紧扣材料内涵,严禁套作。至于考生最关注的素材方面,从2013年的高考作文“手机”来看,传统的人物生平类素材并不能适应当前的作文形势了。高考作文将越来越鼓励学生关注现实,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考生应该学会从时事中选取素材。这样既降低了学生积累素材的难度,也能增加文章的深度。在行文方面,考生应该更加关注对于材料的解析,以及对于素材的分析能力,而并不只是传统的罗列素材,应该让素材为说理服务,要彻底改变写作为素材服务的传统观念。

总之,一模是全面系统的考察考生的整体答题思路与能力的的机会。今年北京高考变化颇多,希望考生们都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以最新的眼光认真备考。最后,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曹兰晶老师预祝大家都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有关课程的任何疑问,您均可致电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专业老师会为您答疑解惑。

谁有朝阳区2014年一模语文试题啊

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满分是300分

高考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数学实行文理科分卷考试

“文科综合”指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

“理科综合”指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

语文、数学、外语各科试卷满分均为150分,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试卷满分为300分,

总分750分。

北京一零一中学的办学条件

2014年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14.3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就是汉胡① ,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甲 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让你 ②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 深沉;可能会 丙 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偌(n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ǔ) 目不瑕接

B.偌(r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ǔ) 目不暇接

C.偌(n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ù) 目不暇接

D.偌(r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ù) 目不瑕接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浩荡 深厚 沉湎 B.浩瀚 雄厚 沉湎

C.浩荡 雄厚 沉醉 D.浩瀚 深厚 沉醉

3.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言以蔽之 B.生机勃发 C.柳暗花明 D.不知所以

4.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宜用迎接友人访的一项是

A.珠联璧合乾坤定,花好月圆鸾凤鸣。

B.华夏年年腾骏业,新春岁岁展宏图。

C.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D.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5.某高校毕业生听完著名就业辅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发,立刻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望得到帮助。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学生××

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可能有些唐突,但您务必要回复我!学生××

C.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

D.张教授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请您尽快把邮箱地址发给我。情急之中,虽然有些唐突,但相信您能理解!学生××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一9题。

牡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使昼呜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花王之封,允宜肇于此日,惜其所见不逮,而且倒行逆施。诚哉!其为武后也。

予自秦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予曰:“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兹得此论,更发明矣。艺植之法,载于名人谱帙者,纤发无遗,予倘及之,又是拾人牙后矣。但有吃紧一着,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请畅言之。

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予曰:“匪止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无定论?。? (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①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允宜肇于此日 肇:开始

B.惜其所见不逮 其:代词,指武后

C.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 悉:详尽

D.匪止士民之家 匪:少,微薄

7.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

选择绝对胜利的一方和群花决一雌雄,还不知鹿死谁手呢

B.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

如果不给它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被贬到八千里外的耻辱呢

C.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

其他的花还能受点委屈,只有牡丹绝不肯通融

D.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

我曾经把这话对朋友说,有朋友认为这说法太迂腐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强项若此,(牡丹)得贬固宜

B.(武后)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C.(予)兹得此论,更发明矣

D.同人诘予曰:“(牡丹)有所本乎?”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看到书上有关牡丹被贬的记载以后,作者才开始认同牡丹的花王地位。

B.作者认为植物生长自有规律,就是圣贤也无法让冬天的田地长出穗。

C.作者从秦地巩昌带回一些牡丹,朋友嘲笑作者的行为是“趋冷非趋热”。

D.关于牡丹朝南才能生长的问题,作者认为李白的诗句为此提供了根据。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7分。

10.结合上文,请简述作者认为牡丹不同于其他花卉的两个独特之处。(4分)

11.请用斜线(/)给下面文段断句。(5分)

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详景公乃止

(取材于刘向《说苑·正谏》)

12.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任选4题作答)(8分)

①在《诗经·氓》中,作者借女子的口吻,倾诉了妇女婚后的辛苦劳作,“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如陶渊明的《归去兮辞》中,“ ,泉涓涓而始流”,范仲淹的《苏幕遮》中,“。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都是借景抒情的名句。

③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吾未见其明也。”

④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用“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这四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

⑤《赤壁赋》一开篇,在月夜秋江美景中,苏子“举酒属客, , 。”

⑥在《窦娥冤》“刑场”一折中,窦娥指天斥地:“地也, 。天也, ”,表达了她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一③题。(20分)

泾溪

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溪兴①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注释:①此诗系诗人晚年归隐家乡时所作。②瓦瓯:陶制的小盆。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诗运用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B.后诗托物言志,借助溪流表达诗人的人生志向。

C.两诗内容不同,前诗旨在说理,后诗意在抒怀。

D.两诗风格不同,前诗平实警策,后诗自然清新。

②从《溪兴》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③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泾溪》一诗后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认识。不少于150字。(12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①传统意义的中国人,对于“人”“社会”“历史”的认知是基于“内”“外”这个维度而构建的:一切事物,都在“由内而外”或“由表及里”的一层层递增或递减的“差序格局”中体现出。因此,在中国传统思想探索中,对于“我”的关注,自然地就继续向“内”的方向深入,引出“心”这个范畴。

②“心”是自我体验和修养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思想、意识、态度、情感等等,但我们特别要关注一个内涵,是它常常倾向和暗示一种“主体性”,就是说当人们谈到“心”的时候,总是自然产生一种“心心相通”的感觉,即使讨论别人的“心”的时候,其口吻就像一种“设身处地”的类似于“主体”的角度在说话。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这个“心”,就有这种感觉,这首诗中杜甫好像和几百年前的孔明获得了一种跨朝代的“通感”,仿佛在直接感受孔明那种“良苦用心”。在这种陈述的习惯中,“将心比心”的说法,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③“心”的概念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含有很强的道德伦理性,因此“心”也自然地代表着“做人”“为人”方面的最需要珍重的东西。当你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背后假设的“我”与世界的关系已经是一种“由里及外”“由己及人”的具有“伦理”意义的“差序格局”。而从“心”出发的这种“内”“外”之间一层层外推的关系,应该是“诚”“正”“仁”“爱”“恕”等,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这种“内”“外”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诚、共存、协调、和睦、温和、宽厚、利他、建设性的等等。这种关系是符合“天人合一”“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人际关系的生命伦理道德的。“心”的主观性和它的道德性,包含着对认知主体的“人”本身的鞭策和制约,这种观念直接把“我”和世界的关系公开地“伦理化”,理直气壮地把探索世界的过程解释为一种“修身”以达到“经世济民”的过程。从“心”开始,通过“修、齐、治、平”这一层层“伦”的次序,由内向外推广开去,构建每个人心中的世界图景。

(取材于费孝通《将“心”比“心”》,有删改)

14.下列对文中“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心”是关乎自我体验和修养的概念,它的内涵包括思想、意识、态度、情感等。

B.“心”常常倾向和暗示“主体性”,说到“心”时,总会产生“心心相通”的感觉。

C.“心”代表“做人”“为人”方面最需要珍重的东西,因为它有很强的道德伦理性。

D.“心”有主观性和道德性,它把我与世界联系起,由外而内,达到“经世济民”。

15.下列诗句中“心”符合文中“心心相通”的意思的两项是(4分)

A.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D.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E.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6.阅读下面材料,请从第③段中选三个四字词语(不含标点),填写在下面方格中,指明“我”实现愿望的正确途径。(5分)

材料:在英国最古老的一个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这样一段文字: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世界,于是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我醒悟了,我发现我实现愿望的途径是错误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排骨里的萝卜

①女儿一回到老家,我母亲就把她带进菜市场,逐一询问她想吃什么。从东头问到西头,女儿一直摇头。母亲急了:“总要吃啊,小祖宗,你到底想吃什么?”女儿两眼埋在手里的卡通画册里,淡淡地说:“我要吃排骨里的萝卜。”

②不吃排骨,不吃萝卜,却想吃排骨里的萝卜。女儿的理由是:排骨太腥太腻,萝卜太清太淡。女儿是在吃多了排骨后才挑上萝卜的。几年前她在萝卜盘中翻找罕见的排骨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③突然就领悟了现代人的忧怨:享受着现代文明带的高效、便利、繁华、奢侈,却怨叨着它的拥挤、功利、急躁、嚣张。驾着豪华轿车,却骂着它的尾气;用DNA技术修改着生命,却忧心着社会伦理和生命尊严;推行着经济政治一体化,却牵挂着多元文化的丧失。

④现代人远离了乡村,然后思念它,看见乡村的一草一木,就一惊一诧的。乡村很美,但得远远地看。乡村是一幅经典名画,是用欣赏的,而不是用居住的、生活的。现代人激情四溢地回到乡村,只是想看看春天离得有多远,然后用相机拍下,用画框装裱好,点缀到城里的水泥墙上。现代人在城里模仿着乡村的绿,怀念着乡村的安详和静谧。

⑤现代人越越爱回忆从前在乡村的日子。那段吃不饱的时光,现代人回想起已全然消散了饥饿的惶恐,脸上是掩不住的羡慕,荡漾在记忆里的是一段段情意融融的细节,一首首田园诗,一曲曲牧歌。过去了的,就是罪恶也没什么不可饶恕的。但这得有个基点,回忆和观赏必须站在今天韦衣足食、和平安宁的阳台上。

⑥现代人已学会了蘸着传统的汤汁去吃现代文明的点心,然后用现代思想作武器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反叛。现代文明授予现代人以现代武器,现代人首先用这武器向现代文明开火。

⑦为什么突然想吃农家味的小菜小饭?因为现代人距农村越越远,也离家越越远。然而如果连吃三天的农家饭,现代人非骂娘喊救命不可。想一想,当初身居乡村时,我们怀想的是什么?是生猛海鲜,是遥远的都市。乞丐的梦常常是席梦思,而富翁的梦更多的是街头的石板和公园的长凳。

⑧人天生有根反骨,就长在后脑勺下。人在现实中躁动,要么歌唱未,要么缅怀过去,总是把现实不尴不尬地晾在那儿。尽管人们总是从现实中榨取最多的滋养。

⑨我知道如何让我女儿在萝卜中翻找排骨了:弄一锅子萝卜,点缀几小块排骨。排骨中的萝卜和萝卜中的排骨一样好吃,一样滋养人,喜恶自量的比例。比较排骨和萝卜到底谁更富营养是现代人的浅薄所在,没什么是特别有营养该特别多吃的,也没什么是特别没营养特别不该吃的,你所稀缺的才是你最需要的。

⑩在排骨的背景下,现代人一年四季品尝着萝卜。这萝卜还是原汁原味的萝卜吗?但现代人仍管它叫萝卜,而且时尚地自称不吃排骨。

(取材于董玉洁《排骨里的萝卜》,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通过写女儿挑食,要“吃排骨里的萝卜”,引出下文对“现代人的忧怨”的思考。

B.第④段写现代人“激情四溢地回到乡村”,说明现代人越越厌恶都市,渴望回归田园生活。

C.第⑥段中写现代人“用现代思想作武器”,“向现代文明开火”,表明了现代人的反思和反叛。

D.第⑦段中“乞丐的梦”和“富翁的梦”构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批判了现代人的无知和愚昧。

E.文章以现代人“时尚地自称不吃排骨”做结,首尾呼应,而“时尚”一词,尤为耐人寻味。

18.文中说“现代人远离了乡村,然后思念它”。结合文章,概括现代都市人思念乡村的具体表现有哪些。(4分)

19.文章以“排骨里的萝卜”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10分)

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当你碰到有人吸烟时,你会如何劝阻?请把劝阻的话写成一段文字。

要求:1、理由充分。2、语言精练得体。3、150字左右。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

也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

还有人说:应该有所怕,有所不怕。

以上看法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3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2.C浩荡,形容广阔或壮大;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 深厚,(感情)浓厚;雄厚,(人力、物力等)充足。 沉湎,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等方面),不能自拔;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3.C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生机勃发:指植物生长初期,长势旺盛、茁壮的意思。引申为生命力旺盛。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不知所以: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4.D5.A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D(匪:不,不是)7.A(“选择绝对胜利的一方和群花来决一雌雄”有误)

8.D(省略成分应为“尔”)9.C(“趋冷非趋热”有误)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7分。

10.(4分)牡丹依时守季开花,不畏强权,即使遭贬亦坚守节操(独迟2分);牡丹朝南才会生长,改变方向就会死,个性刚强,绝不委屈通融(不改向2分)。

11.断句(5分)

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详/景公乃止(评分标准:标记“/”处,共10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齐景公建造高台,台建成后,又想要铸造大钟。晏子进谏说:“君王您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建造高台,现在又想要铸造大钟,这是加重百姓赋税的行为,百姓一定很痛苦。把加重百姓赋税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快乐,不吉祥。”景公于是停止了。

12.默写(8分)

①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②木欣欣以向荣 山映斜阳天接水③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④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⑤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⑥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13.(20分)①(3分)B

②(5分)答案要点:一个随遇而安、闲适自在、孤寂的隐者形象(2分,形象特点1分;隐者形象1分)

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点分析(3分)

③(12分)评分要点:人生哲理: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概括哲理2分,意思对即可)观点明确2分;联系实际分析4分;语言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4.(3分)D(“由外而内”有误)15.(4分)A C

16.(5分)从心出发(从心开始) 由己及人或推己及人(由内向外、由里及外)

经世济民

(答对一个2分,答对两个4分,答对三个5分。答错顺序不给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7.(4分)BD(B“渴望回归田园生活”有误。 D“无知和愚昧”于文无据。)

18.(4分)到乡村赏景,拍照;回忆从前在乡村的日子;吃农家饭。(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4分)

19.(6分)题目生动新颖,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特点1分);以小见大,用平常事物来反思现代人的忧怨与矫情(手法2分);题目隐含作者对现代都市人矛盾心理的嘲讽和批评(情感态度2分);题文照应(题目与文首、文尾相照应)。(结构1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0.(10分)(理由充分4分;层次清楚,结构完整2分;语言精炼得体4分。)

21.(50分)(请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牡丹能够在群花中称王,开始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要说牡丹的颜色和香味,比芍药能强多少?选择最好的牡丹和最好的芍药来决一雌雄,还不知鹿死谁手呢?直到我看了《事物纪原》一书,说武则天冬天游后花园,(看到)所有的花都竞相开放,只有牡丹花迟迟未开,于是将牡丹贬到洛阳,我这才恍然大悟说:“牡丹刚强不屈若此,被贬谪本来就是应该的,如果不给他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被贬到八千里外的耻辱呢?”(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时令季节,如果违反时令季节,那么就算有十个像尧那样的圣贤,也不能让庄稼在冬天长出穗来。武则天虽为人主,但是她能强令公鸡白天打鸣吗?如果她有见识,就应当贬损其他花卉而只推崇牡丹。花王的封号,本应从武则天赏花的这一天开始,可惜她的见识达不到,而且倒行逆施。的确,武则天就是这个样子!

我从秦地的巩昌带回十几棵牡丹,朋友用“群芳应怪人热情,千里趋迎富贵花”的诗句嘲笑我。我说:“牡丹是因为坚守自己的节操才被贬的,我把它们带回来,这是趋冷而不是趋热。”现在对于我得到的这个结论,更加明确了。种植牡丹的方法,在名人的画谱当中已经记载得没有一点点遗漏,如果我再谈,就又是拾人牙慧了。但有最重要的一点,花谱当中偶尔有记载但是说得不是很详尽,就让我通快地说吧!

所有的花都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应当向阳,这是种植花卉的共同原理。其他的花还能受点委屈,只有牡丹绝不肯通融,让它朝南就会生长,让它朝其他方向就会死,这是牡丹高亢刚直、不可改变的本性,武则天都不能让它屈服,又有谁能使它屈服呢?我曾经把这话对朋友说,有朋友认为这说法太迂腐。我说:“不只是平民百姓,即使是帝王之尊,想种植这种花,也不能不遵循它的习性。”朋友反问我说:“(你)这话有根据吗?”我说:“当然有根据。我的本家李白有这样的诗:‘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帝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的人朝向北,那么花不是朝南是朝哪个方向?”朋友笑着赞同这一说法。这些话难道不是定论吗?

2014课标全国语文卷文言文

学校坐落在圆明园内,南接北京大学,东邻清华大学,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现代都市中独特的园林式学校。学校同时拥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供12至18岁的青少年就读。截至2011年,学生总数约为3500人。另有双榆树、上地、怀柔3所分校。 多元合作办学格局附属学校情况一览表 学校名称  创办时间  属性北京一零一中学双榆树校区1987年初中三年的全日制公立学校北京一零一中学上地校区(原名上地实验学校)1998年全额拨款公办办学体制改革试点

校初中三年的全日制公立学校 北京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2013年公办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参考资料:

全校上百间教室全部配备了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千兆校园网,百兆至桌面,出口独享60M带宽;8个专用机房和百人电子阅览室可满足600人同时上机学习或上网浏览。图书馆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阅览室座位400个。数字演播中心拥有满足小型综艺节目录播的350平方米专业演播厅和150平方米虚拟演播室各一个。校园内辟有1500平方米科技活动实验园地,园内建有600平方米玻璃温室,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均可调节。学校还有高水准的学术报告厅和可供百人学生交响乐队练习的音乐排练厅。

学校有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分子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16寸远程控制折反射天文望远镜等设施,为学生搭建起多元发展的平台。电子阅览室、数字演播中心、科技活动实验园地、学术报告厅、交响乐团音乐厅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学校体育场地占地4万平方米,拥有排球馆、体操馆、足球场、网球场等室内外场地。学生宿舍楼4人间,独立卫生间,可供热水淋浴。 高考成绩 学校统招生高考重点本科升学率100%,有6位同学先后获北京市高考状元。2007年和2009年培养出高考状元2名,单科状元5名;2012年高考文理重点率100%,文科总平均分名列海淀区第一、理科总平均分名列海淀区第二、文科综合名列海淀区第一。

2012年高考,学校文科总平均分位列海淀区第一,其中文科语文、英语、文综总平均分海淀区第一,文科数学海淀区第二,理科总平均分海淀区第三,其中理科语文、数学、英语总平均分名列海淀区第二;共有173人考分在600分以上,文科21人,理科152人;文理重点率继续保持100%,钱学森理科实验班的总平均分高达643,文科实验班的总平均分为601,文科李同学以668分(含加分)获北京市第二名,理科张同学以711分(含加分)进北京市前五;有150多名学生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自主选拔加分,另有近30名同学被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纽约大学等美国排名前三十的大学录取,占申请出国留学学生总数的80%。

2013年高考,学校理科各科均分及理科总平均分继续位居北京市前列,共有300多人考分在600分以上;文理重点率继续保持100%。首届人文实验班有10多人660分以上,总平均分高达641分,程同学以695分进入北京市前五名;理科最高分冉同学考出721分的优异成绩;钱学森理科实验班的总平均分高达673分,有160多名学生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自主选拔加分,另有40多名同学被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排名前三十的大学录取,占申请出国留学学生总数的95%。

2014年高考,学校文理总平均分继续位居北京市前列,共有300多人考分在600分以上,其中文科考生全部600分以上,理科考生600分以上达95%;文理重点率继续保持100%;语文、数学各有一名同学问鼎北京市单科状元,3名同学作文满分;有150多名同学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自主选拔加分,另有50多名同学被杜克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名校录取。 竞赛成绩 学校先后有多名学生获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一等奖、美国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英才奖等各级各类奖项,并有三颗小行星以钟越尘、王昊昱等学生名字命名;学校连续多次荣获北京市科技教育最高奖金鹏奖及艺术教育最高奖金帆奖。初高中学生在毕业会考和北京市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多次获得北京市第一名。 学科竞赛 2014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中阶段有11人获得全国一等奖、27人获得全国二等奖、19人获得全国三等奖。 教师荣誉

2012年1月9日,郭涵校长获得“金粉笔”年度人物奖。北京市优秀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改革开放30年北京教育功勋人物,全国学校德育管理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推动读书模范人物。曾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严寅贤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推动读书十大模范人物”等荣誉称号。

孔繁华曾被评为海淀区优秀***员,优秀班主任。

郑燕莉曾荣获“北京市先进个人”、“北京市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海淀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海淀区艺术教育先进个人”、“海淀区艺术之星”称号。

教师著作

严寅贤参编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教师能力概论》、人教社《语文》第3册、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

孔繁华的论文《唤醒沉睡的心灵》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高中英语过程写作行动研究》在全国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并获得北京市中小学外语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她的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获北京市第五届基础教育英语教与学展示微格教学评比一等奖;还参与编写或主编了人教社《新起点》英语教科书以及《新课标高中英语词汇学习手册》等的编写工作。

钟晓晨2000年主编《中学生作文成功法—联想和想象》;2001年编有《新思维精品作文—抒情畅想篇、理性评说篇》;2007年编《文学名著导读》(再版)、《经典古文阅读迷津指点》;2010年参与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 校训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注:1955年由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并释其含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校并以此为校训。) 校歌 团结起来前进!

团结起来前进!

祖国需要我们,

祖国需要我们,

我们要排山倒海地前进!

我们要排山倒海地前进!

我们是革命的儿女,

我们从风暴中诞生,

酝酿着优越的本领,

锻炼着不屈的精神。

要建设共产主义的社会,

要创造人类持久的和平,

不怕艰难,不怕牺牲,

实事求是,活泼民主。

这是我们共同的生命,

这是我们共同的生命。

一零一,一零一,

你是永不自满的象征,

由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由完成走向更高的完成。

团结起来前进!

团结起来前进!

团结起来,团结起来,

我们要排山倒海地前进,

我们要排山倒海地前进! 学校注重以研学和社团为平台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模联社、京剧社、动漫社等在内40余个学生社团。学校于每年的12月9日举行“一二九”合唱节,每年5月份举行施光南艺术节。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前会举办运动会,每学年会举办庄严的开学典礼等;每年举办“古韵金声”古典诗词诵读会、“数字星空”数学节、施光南艺术节、模拟联合国大会等,以及定期开展的与国内外大师面对面等高端大型活动。学校金帆乐团蝉联三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并获得维也纳第34届国际青年音乐节第一名。

北京一零一中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林匹克青年营(Olympic Youth Camp)营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终点站。

1. 2014全国标准卷一语文答案

2014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答案语文答案 1.B2.C3.D4.C5.D6.A7.答: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答: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8.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9.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10.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威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1.(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2)答: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3)答: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4)一答: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12.(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2)答: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3)答: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③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4)答: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13.C14.D15.B16.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17.示例: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2. 2014全国卷1语文必背篇目

新课标高考语文要求背诵默写的64篇(首)古诗文目录高中14篇: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 《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

3. 2014全国标准卷1语文答案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 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 D.霰弹 (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

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完成5,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对于中国并不贴切,那就是网络阅读, ,本来说存一年第Ⅰ卷一,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为什么直到明清,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哈尔滨至北京, 。19世纪以来,他就很兴奋,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在技术条件完备,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视野更加开阔,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答。

①能够对文字、(9分、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③与传统阅读相比。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7题。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D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听三方面的内容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⑥还具有共享性,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依然是个问题、看、开放性和互动性A.③②⑤④①⑥ B.③⑥⑤①②④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④③②①⑥二,在中国古代。B.他家离铁路不远,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草长莺飞,吸引力更强。”

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 、影像:“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木为主要材料,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风声鹤唳。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也更直观,信息更加全面、(12分,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但这是有风险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 (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2.下列各句中,很少使用石材,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 ,先进的玉石文化,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 。其次,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3.下列各句中、,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更逼真④提供读。秦朝修建阿房宫,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但更深究其故。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C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因此,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影响力更大,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 :“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时至今日,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展开。

4. 2012课标全国高考 语文文言文

(一)文官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燧未第时,梦神人示以文书,记其一联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已而果符前事。未几,丁忧。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累迁至国子司业兼权起居舍人,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产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产,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为请诸朝,发太仓来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②镪:成串的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隧格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

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

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魔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

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

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佣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试题答案

4.D 5.C 6.A

7.(10分)

(I)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

力未富,应当外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

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5. 高考全国卷2语文必背古文

《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曹刿论战》-《左转》《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出师表》-诸葛亮《桃花源记》-陶渊明《三峡》-郦道元《马说》-韩愈《陋室铭》-刘禹锡《小石潭记》-柳宗元《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爱莲说》-周敦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关雎》-《诗经》《蒹葭》-《诗经》《观沧海》-曹操《饮酒》-陶渊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次北固山下》-王湾《使至塞上》-王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李白《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观刈麦》-白居易。

6. 高考

初中50篇:? ? 文言文16篇?1《论语》十则?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孟子《鱼我所欲也》?4《左传·曹刿论战》?5诸葛亮《出师表》?6陶潜《桃花源记》?7郦道元《三峡》?8刘禹锡《陋室铭》?9范仲淹《岳阳楼记》?10欧阳修《醉翁亭记》?1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2周敦颐《爱莲说》?1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4﹡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5﹡?韩愈《马说》?16﹡柳宗元《小石潭记》? ? 诗词曲34首?17《诗经·关雎》?18《诗经·蒹葭》?19曹操《观沧海》?20陶潜《饮酒》?21王勃《送杜少 ? 府之任蜀州》?22王湾《次北固山下》?23王维《使至塞上》?2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5李白《行路难》?26杜甫《望岳》?27杜 ? 甫《春望》?2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2白居易《观刈麦》?33李贺《雁门太守行》?34杜牧《赤壁》?35杜牧《泊秦淮》?36李商隐《夜雨寄北》?37李商隐《无题》?38﹡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9李煜《相见欢》?40范仲淹《渔家傲》?41晏殊《浣溪沙》?42王安石《登飞来峰》?4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4苏轼《水调歌头》?45陆游《游山西村》?46辛弃疾《破阵子》?47文天祥《过零丁洋》?4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9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0龚自珍《己亥杂诗》高中14篇:?文言文5篇1荀子《劝学》?2庄子《逍遥游》?3韩愈《师说》?4杜牧《阿房宫赋》?5苏轼《赤壁赋》上文言文9篇?6《诗经·卫风·氓》?7《离骚》?8李白《蜀道难》?9杜甫《登高》?10白居易《琵琶行》?11李商隐《锦瑟》?1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14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 ? 文言文16篇?1《论语》十则?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孟子《鱼我所欲也》?4《左传·曹刿论战》?5诸葛亮《出师表》?6陶潜《桃花源记》?7郦道元《三峡》?8刘禹锡《陋室铭》?9范仲淹《岳阳楼记》?10欧阳修《醉翁亭记》?1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2周敦颐《爱莲说》?1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4﹡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5﹡?韩愈《马说》?16﹡柳宗元《小石潭记》? ? 诗词曲34首?17《诗经·关雎》?18《诗经·蒹葭》?19曹操《观沧海》?20陶潜《饮酒》?21王勃《送杜少 ? 府之任蜀州》?22王湾《次北固山下》?23王维《使至塞上》?2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5李白《行路难》?26杜甫《望岳》?27杜 ? 甫《春望》?2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2白居易《观刈麦》?33李贺《雁门太守行》?34杜牧《赤壁》?35杜牧《泊秦淮》?36李商隐《夜雨寄北》?37李商隐《无题》?38﹡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9李煜《相见欢》?40范仲淹《渔家傲》?41晏殊《浣溪沙》?42王安石《登飞来峰》?4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4苏轼《水调歌头》?45陆游《游山西村》?46辛弃疾《破阵子》?47文天祥《过零丁洋》?4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9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0龚自珍《己亥杂诗》高中14篇:?文言文5篇1荀子《劝学》?2庄子《逍遥游》?3韩愈《师说》?4杜牧《阿房宫赋》?5苏轼《赤壁赋》上文言文9篇?6《诗经·卫风·氓》?7《离骚》?8李白《蜀道难》?9杜甫《登高》?10白居易《琵琶行》?11李商隐《锦瑟》?1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14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7. 新课标2013全国高考语文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

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

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

进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

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 的年代》) 1. 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痛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0》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 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他人说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 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

《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 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美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地老子。

文章标签: # 阅读 # 语文 # 高考